大鉴宝家
字体: 16 + -

第113章 子冈牌

    李修珉现在想要知道的,是那块子冈牌到底是什么时候的。

    其实,也不一定非要陆子冈亲手雕琢的才值钱。只要是名家出品,加上一点历史,总是挺值钱的。

    当然了,要是陆子冈的作品,那就更不用说。

    陆子冈什么江湖地位,古玩界和玉雕界都非常清楚。那可是一代宗师呀!无论什么材料,他们的作品都有许多人追捧,没办法,谁让人家的铁粉多?

    “看样子,是明朝的。”言老看了几眼,基本上肯定。

    说起明代玉器,首先想到的就是“粗大明”、“陆子纲”这两个粗工与精工的矛盾体。

    明代玉器多为和田玉的青玉和白玉,有少量碧玉及墨玉出现,明代晚期也出现了很多棕色和青灰色的杂料。

    “明朝的玉器,大多都会呈现一层类似玻璃质感的透明膜的视觉效果,就像这块玉牌。”言老说道。

    这种效果,不同于汉代的“玻璃光”,感觉是薄薄一层的贴膜,也不同于玻璃的纯透亮质感,有着独有的柔和滋润感。

    陆繁听了,微微点头,他明白,这种视觉效果,就是明代特有的抛光技术所致。具体是何种抛光技术,现在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这种视觉效果却能成为我们鉴别明代玉器的重要因素。

    到了清代,因为审美与抛光技术的改变,这种覆盖晶莹剔透薄膜的视觉感受也再也没有出现在清代玉器上。

    而现代,技术不一样,弄出来的效果也会不一样。

    因此,单凭这一点,言老就能基本上确定,这是一块明朝的子冈牌。

    “明朝的?看这雕工,好像挺不错的一件宝贝呀!”李修珉惊讶。

    目光中,可不仅仅是惊讶,还有羡慕。实话实说,他是真的挺佩服陆繁,这个年纪,拥有这份眼力,绝对是相当罕见的。

    除了能力出众,陆繁的运气好像也很旺盛。

    以前,他算是倒霉到家的人。可自从亲近陆繁,大家交了朋友,他好像也沾了光,沾了运气,频频捡漏。

    当然,跟陆繁没得好比,那家伙简直就是幸运女神附身一样,随时都可能遇到宝物。

    “不是好像,这雕工绝了,你可能没看出来。小陆,你怎么看?”言老将问题丢给陆繁,想听听陆繁的见解。

    看得出,他是有意在考验陆繁。

    因为鉴宝大赛就要开始,参加比赛的年轻人,也有很厉害的,言老多少还是有点担心。

    “我要是没看错的话,这应该是陆子冈的作品。”在言老面前,陆繁觉得没有必要藏拙,可以放心说出来,是真的把他当成长辈了。

    “哦?怎么说?”

    李修珉则是瞪大眼睛:“不可能吧?”

    文物市场见到的老工子冈牌中多为清代和民国时期所制,又以乾隆时期苏.州制子冈牌最为精美,无论是用料和雕工都很讲究。

    相比之下,普通见到的明代玉牌子不但数量少,而且用料为青白玉,雕工也不精,虽然大都有“子冈”落款,但与陆子冈本人的名气相比,可谓名不附实。

    古代,在玉器上留下作者大名的,大概只有陆子冈。他是我国玉雕史上最负盛名的琢玉大师,此人琢玉鬼斧神工,名气很大。也因此,无论是同时代或是后世都是仿者如潮,到了现代,落有子冈款的子冈牌可谓“俯拾皆是”,真品却万中无一。

    “首先,我们可以鉴定这是明朝的物件。明朝的子冈牌,市面上不少都是粗制品,也符合明朝玉雕的大致风格。不过,如此细腻的雕工,明朝就没有几位玉雕大师能做出来。其中,做的最好的,无疑就是陆子冈。”陆繁解释道。

    “那也不能说明,这一定是陆子冈的作品吧?”李修珉质疑道。

    在明朝,玉雕分南北两派。北派是“粗大明”的风格,粗犷,有浮雕图案时地子磨得不够平整。

    而南派的制玉则多玲珑奇巧,陆子冈是南派的代表。可是,南派也有很多其他大师人物呀!

    陆繁点头:“当然还不能完全肯定,毕竟精细雕工的玉雕大师,明朝也还有好几位。那么,我们再看看‘磨地子’和刀法。”

    陆繁指出,这块子冈牌为平面浅浮雕形式,剔地阳文。在工艺上,其最特别的、也是与其它子冈牌最大的不同的地方有两点,其一是:“磨地子”,另一个是“刀法”——文饰图案的阴刻琢线。

    “磨地子”,简单地说就是在紧挨着阳文附近的地子呈磨砂状,糙如磨砂玻璃。

    “传说,这‘磨地子’是陆子冈所创。另外,我们都知道,陆子冈的拿手绝技,是昆吾刀法。”

    我们知道,过去和田玉器的雕琢是用砣具以“金刚砂”为介质沾水进行碾磨的,而非用刀雕刻,不存在什么真正的“刀法”。

    但陆子冈琢玉,那是真正用“刀”来完成的。传说,他雕琢玉的刀,就是大名鼎鼎的昆吾刀。

    陆繁说完,言老赞赏地点头。

    “不错!但其实还有一点,那就是笔墨情趣。”言老补充道。

    李修珉皱眉:“笔墨情趣?”

    “嗯!所谓笔墨情趣,简单地说就是指书画中笔法和墨韵所体现出来的情趣。”

    言老举例,比如眼前这一块子冈牌中的“磨地子”表现了墨韵的浓淡变化,则其文饰琢线或阴刻线更多地体现出书画中的笔法或笔意,两者结合就有了书画才有的笔墨情趣。

    “陆子冈后的子冈牌就失去了‘画家的笔墨情趣’,因为路子走错了。”言老指点道。

    “我的天!陆兄弟,你是哪里找的?”李修珉又羡慕,又震惊。

    陆繁想起顾海波一副塞过来的举动,又忍不住轻笑起来。

    “别人硬要卖给我的。”陆繁笑道。

    “硬要卖给你?多少钱?”

    就连言老都有点傻眼。

    “挺贵,一百五十万!”陆繁将情况大致说一遍。

    卖他子冈牌的家伙,什么都不懂,入手这件物品,本来是要贿.赂人的,可没想到被人套路。

    最后,以为这是一件假货,就迫不及待想要从陆繁他这里收回成本。

    “这种好事,怎么没让我遇上?”李修珉极其郁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