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鉴宝家
字体: 16 + -

第82章 流拍

    拍卖会取得一个开门红,仅仅那幅画,就足以让古玩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提到他们拍卖行,名气算是打了出去。

    随后出现的竞拍品,落差有点大,竞拍并不激烈。

    一连好几件,都是很常见的瓷器,品色也不大好,交易价格都在几十万上下浮动,显得有点无聊。

    “南宋物件,我猜日本人又要出手了。”李修珉很笃定地说道,眼神瞟向蔡英几个日本人。

    陆繁不解,那只是一件南宋民窑青釉,算不上什么奇宝。

    古代南方青釉,是瓷器最早的颜色釉。所谓"青釉",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有:月白、天青、粉青、梅子青、豆青、豆绿、翠青等,但多少总能泛出一点青绿色。

    正在拍卖的那件盘口瓶,就是梅子青。

    它始创于南宋时的龙泉窑,其色泽可与翡翠媲美,又恰似青梅色,故名。为南宋龙泉窑最为经典、稀有的釉质。

    可尽管如此,这种瓷器在国内,并没有很珍奇。相比元青花、明清时期的彩瓷等,要逊色很多。

    李修珉就知道陆繁会一头雾水,笑着解释:“日本的瓷器收藏以高古瓷为主,宋元瓷器居多,尤其是宋瓷。他们非常崇尚宋代的文化。当然,汉唐文化在日本也有很大影响,汉绿釉也是日本藏家非常重视的品类。”

    大部分日本藏家厌恶过于艳丽的明清瓷器,甚至清代官窑被他们当作工艺品,而不再是古董的概念。

    在日本,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继承。茶道、花道、香道被合称为雅道,传承发展至今。很多建筑形式和内部装饰也都保持传统。瓷器也以更朴素、更有文人情趣的高古瓷为主,也因此看轻明清官窑瓷器。

    陆繁脸色惊异,竟然还有这种事?

    “不可思议吧?”李修珉可是见过,日本人为了抢夺一件宋代瓷器的疯狂场面。

    陆繁没有评价,但心里还是有些理解日本人的收藏观念。

    果不其然,蔡英身边的日本人多次喊价,志在必得的架势。看他连上的表情,竟然有一丝狂热。

    “如果是官窑,那就挺稀有的,民窑的话,还是算了。”陆繁摇摇头。

    南宋官窑青釉是很值钱的,加入台上的那瓶子属于官窑,珍贵程度不会比之前张大千先生的那幅《寒鸦图》差,甚至更加贵重。

    要知道,宋代官窑瓷器,瓷中贵族之一,历来也是声名显赫,此至几百近千年来几乎演绎为神话一般。进入当代,高古珍稀文物真品之所有权几乎为国有公博和海外洋博所垄断,以至于那名贵的官窑器几乎都被藏在博物馆,民间流通极其罕见。

    “一百八十五万!”日本人还在加价。

    或许是现场中国人的有意为难,不愿意让日本人那么轻松将宝物带走,所以总有人怼一怼。

    一件民窑作品,往日也就几十万的价钱,如今直接飙升到一百多万。

    “还真是执着,这都不放手。”陆繁有点佩服。

    从这也能看出,日本收藏界对宋朝文物的喜爱程度,确实是真爱粉无疑。

    拍卖行的黄文斌等人也惊喜不已,按照他们原来的推测,那也就是七八十万的货,如今都翻了一倍多。

    现在,他们看蔡英等人,怎么看都觉得可爱。

    蔡英又一次扯了扯身边的“兄弟”,提醒:“三木君,你没看出周围的恶意吗?一件民窑瓷器而已,不值得。”

    “蔡君,你不懂!”

    “……”

    在场的中国玩家见好就收,不然真把自己给坑进去了。

    最后,那件南宋民窑青釉被日本人一百八十多万的高价拍走。

    又是几件寻常的玉器、象牙雕件等,竞拍状况很平淡,均没有拍出特别高的价钱,竞争对手也少,感兴趣的收藏家差不多就是给面子叫一次价。

    尤其是那件墨盒,因为底价定得有点高,一度出现全场噤声的尴尬场面,要是没有人竞价,很可能要流拍。

    “疯了吧?这玩意底价十五万,大家又不是菜鸟。”李修珉感觉拍卖行失策了。

    然而,拍卖行也有点无奈。这件物品,是顾客寄拍的,并非自己拍卖行的东西,顾客要求起拍价十五万起,他们能怎么样?

    “我就说过,十五万肯定是不行的。要是十万,还会有人感兴趣。”拍卖行的鉴定师对黄文斌说道。

    说起来,这种铜墨盒,也是近这一两百年才兴起来的。

    中国的文房用品,每一种都充满了文化方面的乐趣。流行于我国近代历史上的铜墨盒,与源远流长的文房四宝相比,也许历史并不算长,影响也不是四海皆知;但这满载着文化情趣的文房用品,却让人有一种一见倾心的喜爱,一种割舍不下的情怀。

    据说,铜墨盒兴起于嘉庆年间。

    说的是嘉庆时一个秀才准备去赶考,其夫人为了让丈夫方便考试,便研了许多墨汁,装在一个梳妆用的金属盒里,为了防止外溢,又在里面铺了一层丝棉。秀才到京后,其方便的“墨盒”一下子便被读书人看中。于是,铜墨盒便应运而生,在文化圈子里流行起来。

    圈内人会发现,墨盒基本上都是铜质的,极少其他材料。

    可能会有人问为什么。

    首先,铜结实耐用,容易携带,不必担心被轻易地碰坏,也不必担心被墨汁轻易地腐蚀。而且铜质细腻光滑,可以做成各种造型,越用越亮洁美观。

    就在大家以为要流拍的时候,陆繁开口:“十六万!”

    拍卖师姜宁赶紧下锤,虽然成绩不佳,可总比流拍强。

    三次落锤后,姜宁松了口气道:“恭喜这位朋友,以十六万拍得此宝。”

    黄文斌等人感激,都认为是陆繁给面子,省得他们拍卖行脸上挂不住,算是卖他们拍卖行一个人情。

    即便是陆繁身边的李修珉也是这么猜测的,所以没有多说什么。

    陆繁心里却微微有些激动,别人没看出那件墨盒的珍贵之处,他神奇的双眼却不会看走眼,是一件宝物,起码不是十多万就能拿到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