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鉴宝家
字体: 16 + -

第30章 仿品?

    李修珉左看右看,虽然是高仿品,但三四千的价格,算不上值吧?更谈不上什么运气。

    “有猫腻?”他忍不住问道。

    这话,让老董马上不高兴了。

    “能有什么猫腻?我们这绝对不会做出坑顾客的恶劣事情来,讲究的是诚信。看这仿古的工艺,都快要以假乱真了。”

    “老陆,你怎么看?”胡硕看向陆繁,他只相信自己的兄弟。

    “没什么猫腻,别担心。”陆繁摇头笑道。

    “看吧!还是陆兄弟有眼光。”老董露出笑容。

    然而,接下来陆繁的话,他就笑不出来了。

    “不过,这瓷瓶可不像是仿品,至少不是现代的仿品。”

    陆繁一开始也没有注意,等胡硕挑了这个,他才费神去观察,结果吓他一跳,无论如何都想不到,那一排的高仿品里面,还藏着一个真的。

    更令人费解的是,这瓷瓶“身上”同样打上了文趣轩的标识。

    “什么意思?”

    “董哥不妨再认真看看这洒蓝釉花瓶。”陆繁说道。

    眼前的这花瓶,之所以能吸引胡硕,估计也是因为其颜色的特殊吧?平时我们看到的瓷器,都是白色作为底色的,可这一只则是以蓝色作为基调的。

    这种瓷器,也就是所谓的洒蓝釉,在明朝的时候就被创造出来,之后停烧,到了清代康熙时期才又恢复生产。

    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洒蓝釉瓷器呈色稳定,做工精细,很多辅以金彩装饰,也有少量辅以五彩和釉里红装饰。

    “有这样的事?”李修珉都瞪大眼睛。

    在文趣轩捡漏,那可是大新闻呀!

    而且,据他所知,洒蓝釉由于烧造时的工艺复杂,成功率比较低,因此洒蓝釉瓷器在当时也是比较珍稀的一个品种。

    假如是真的,几十万都不好意思开口呀!

    “什么年代的?”他追问道。

    如果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这些时期生产的,那就相当值钱的。

    清代后期,洒蓝釉瓷器的烧造水平有所下降,胎和釉等方面都无法与清早期的器物相比。

    所以,从收藏的角度讲,清代的洒蓝釉瓷器还是以康、雍、乾时期的制品为最佳。

    老董脸色再也不淡定,流露出一丝惊慌,连忙认真检查起来。从釉色来看,肯定不是明朝的。

    这种瓷器,是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所余白釉地仿佛是飘落的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

    明朝的时候,近于藕荷色或支青色,釉面亦欠匀净,色调深浅不一,但所制暗龙纹盘,里为白釉,外以青金蓝釉为地,龙身施淡孔雀绿彩,颇为精致。

    而眼前的这一只花瓶,色调均匀,釉面也干净,应该产自清朝之后。

    “不是明朝的。”他很肯定地自语道。

    胡硕是完完全全的行外人,听了之后,疑问道:“他怎么肯定不是明朝的?”

    李修珉扫盲道:“明朝时期的洒蓝釉,由于是吹釉,形成蓝白相间深浅浓淡大小不一的特殊釉面,像天空中飘着的密密麻麻的雪花,又像雪地上洒落的蓝粉,有的光素无纹,有的釉下划暗纹饰。”

    “嗯!没错!它不是明朝的。”陆繁点头。

    老董接着分析道:“这月影梅花图案,属于康熙时期比较流行的元素,有着康熙年间强烈的特征,瓶底的款识也是康熙时期的。但瓷胎不对呀!”

    图案纹饰,是鉴别瓷器年代的重要信息。

    各个时代都有一些独特的征状,如能掌握这些规律,在决疑辨伪中就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元代瓷器的变形荷花瓣和山石花朵不填满色的画法;永、宣瓷的牵牛花与海水江牙;正德瓷的回文和行龙穿花;嘉、万瓷的花卉捧字和道教书;康熙瓷的双犄牡丹和月影梅花;雍正瓷的过枝花与皮球花;乾隆瓷的万花堆和锦上添花等纹饰,这些都表示了突出的时代特征。

    “总听你们说瓷器的胎釉,其实都是什么?”胡硕好多专业名词都听不懂。

    陆繁跟他解释,所谓的胎,就是瓷器的本体,用泥弄出来,最初始的状态,就是瓷胎。至于釉,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一种连续的玻璃质层,或者是一种玻璃体与晶体的混合层。

    “胎质不像是康熙年间的。”老董有点糊涂起来。

    鉴别胎质主要是观察底足。一般来说,元代瓷器底足多露胎而且胎质粗糙;明、清瓷器有款者底多挂釉,清朝中叶以后则露胎者渐少。

    康熙时瓷器的胎釉,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

    他认真看了一会,还是认为是一个仿品。

    “是仿品!”最后,老董还是下定论,相信自己的判断。

    陆繁没有否认,点头:“确实是仿品,但它属于清末的仿品,放到今天,依旧是古董。看这里就知道了。”

    他指着一个花瓶的一个位置,根本就是现代能弄出来的。

    老董举着放大镜,又看了一会,最后脸色变了几下,沉默了十来秒钟,才承认:“应该是清末道光时期的仿康熙洒蓝釉瓷器。”

    “嘿嘿!那就有意思了。就算是仿品,它价值依旧不低,毕竟洒蓝釉烧制的成功率不高,存世量不大。如果是明朝的,那就不得了,可惜!”李修珉开口道。

    “刚才不是说洒蓝釉瓷器以康、雍、乾时期的制品为最佳吗?”胡硕又问。

    “有这么说过吗?清朝洒蓝釉,确实以康、雍、乾时期的制品为最佳。然而,明朝洒蓝釉只存在十年左右,所以存世量相当少,目前只发现三件明朝宣德洒蓝釉瓷器。”

    说来好笑,这种瓷器的问世,竟然是皇帝的一时贪玩。

    当年宣德皇帝迷上了掷色子的赌博游戏,下旨要求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一种专门玩色子用的瓷器。御窑厂的工人不敢怠慢,经过艰苦研制,创新地烧制出了洒蓝釉碗。

    而这位皇帝驾崩之后,洒蓝釉就开始停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