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鉴宝家
字体: 16 + -

第24章 祝枝山的字

    能给自己村带来财富的人,换成其他人当这个村干部,恐怕也要举双手欢迎吧?

    而消息传开,对陆繁他们也有个好处,那就是不再需要到处走。那些还没去过的村民家,都把自己家看上去比较老旧的东西都搬到刘启辉家门口。

    其中,那张价值百万的椅子,也搬了过去,正遭到大家的围观。都很好奇,究竟是怎么样的椅子,需要一百万。

    看过之后,基本上都理解不了,没有想象中的金光闪闪,搞不懂为何那么贵。

    “搞不懂,现在的城里人怎么会喜欢老旧的东西。”有村民开口道。他们农村人,都是希望能换新的,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古董嘛!古时候就有人喜欢的,也不是现在才流行。”

    “别说得自己好像很懂的样子,说说那椅子。”

    ……

    刘启辉的老妈还有点担心,悄声询问自己的儿子:“小辉,你同学花一百万,能赚吗?”

    “应该可以赚一些,但你别跟村里人说,省得尴尬。”刘启辉提醒道。

    刚刚回来的路上,他也问过陆繁这个问题。如果陆繁看在他的面子上,根本没有一点赚头,他会不好意思。

    但陆繁表示:你想多了,没人会做亏本生意。

    事实上,仅仅是红酸枝做的家具,还不值那么多。重要的是,太师椅的靠背处,还镶嵌了一块玉璧。单单是那块雕琢过的玉璧,价值就不下一百万。

    “晓得,晓得!”刘启辉的家里人都留了心眼,不能让陆繁难做人。

    村长是上了年纪的人,村里有什么东西比较老,他心里有数。这次过来,一方面是看一看刘启辉带回来的朋友,套点关系;另一方面,他也带来了东西。

    不过,他带来的东西不是自己家的,而是公家的。

    在来之前,他去和村里的族老谈过,从祠堂带一件物品出来,看值不值钱。

    他们村一直有个计划,就是将水泥路接到村尾去。村村通工程,从很多年前就开始搞,但那时候需要村民自筹一部分资金,他们村穷,也就被耽搁下来,水泥路只能修到村口。

    如今,村里大家搞茶叶种植,道路不能再拖了。

    因此,最好就是不需要村民筹钱,就能得到一笔资金,彻底将道路搞好。

    当村长得知,小辉的同学收古董,刘水家一张椅子就卖了一百万的时候,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

    他先夸了刘启辉一番,把有本事的同学、朋友带到村里来,相当于把贵人、机会带回来,对村子有益无害,村里是很欢迎的。

    紧接着,他拿出一幅古字画,表示传了至少两三百年的。

    陆繁打开一看,是一幅字,从上面的内容来看,应该是吊唁某位人物的,没有任何印章的印迹,但是留下落款。

    “希哲,古代有这个名人吗?”刘启辉瞄了几眼,落款处的一个称呼引起他的注意,于是忍不住问道。

    他的历史不是很好,不记得古代有谁叫希哲的书法家。如果不是古代名人,这幅字也就不值钱了。

    “希哲是表字,古代人比较在意,通常会在成年的时候,长辈赐下。”陆繁解释道。

    古代男子成人,不方便直呼其名字。所有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用来代表他的品德。

    “有印象吗?”

    陆繁笑了笑:“你也肯定知道他,只是表字可能没听过。”

    “哦?是谁?”胡硕也很好奇。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他的表字就是希哲。从这幅字的书法风格来看,也确实和他的笔风吻合,很可能是他的真迹,你们让我好好看一会。”

    胡硕和刘启辉听了,大为震惊。刘启辉怎么都没想到,自己村还有人能得到祝枝山的吊唁,说明两人关系不俗。

    村长等人就有点心急,不敢打扰陆繁,却偷偷询问刘启辉,祝枝山又是哪位神仙?

    “我们江南古时候很出名的书法家,被誉为四大才子,如果是他的作品,那就值钱了。”刘启辉简单解释道。

    在影视作品里面,祝枝山的形象不怎么好,感觉就是唐伯虎身边的小弟一样。

    实则不然,在书法的造诣上,祝枝山甚至超过唐伯虎,直追书圣王羲之,说是一代书法宗师也不为过。

    有一点,他和唐寅很像,那就是官场不得意,似乎古代艺术家的仕途生涯都不怎么好。

    村民们听后,都大为振奋,毕竟那是公家的东西,他们也有份。

    陆繁认真鉴赏了一遍,整幅作品,包含了两种书法:楷书和草书!

    正文是草书,后面的落款则是用楷书。草书,错落有致,很有一种韵律之感,好像是我们看乐谱一样,有高有低,彼此起伏的,很是俊美。

    这是典型的明朝浪漫主义风格的草书,也是祝枝山开创出来的。

    祝允明书法史上最巨大的影响,莫过于其重新倡导北宋尚意书风,并上承唐人狂草之路,使唐宋后狂草一脉的没落的局面有所改观,使得狂草重新出现在书法史的畛域里。

    他将黄庭坚草书与唐颠张醉素的草书,通过自己的整合,成为一种新式的草书图样出现在明代书坛,并使之成为明代草书的典范,开此风气之先河。

    村长等人大气不敢出,都盯着陆繁,希望能从陆繁口中得到好消息。

    半晌,陆繁才抬起头,跟村长等人说道:“依照我的看法,应该是祝枝山的作品,不过,没有印章,很多人都会不太敢确定,而且价值上也会受到影响。”

    “那如果陆同学收购的话,能出多少?”村长有点忐忑地问道。

    在场所有人都竖起耳朵,显然都很关心这个问题。

    陆繁沉吟了一会,在大家都有点不安的时候,才开口:“我也不能百分之百确定这是真迹,收购的话,风险会相对大一点,所以最多只能比那张椅子多十万。”

    那就是一百一十万?

    村长和在场的两三个村里有威望的老人相视一眼,很快就默契地下决定。

    “那就麻烦陆同学了,就你说的这个价吧!”

    陆繁提醒一句:“村长,你们可以先好好考虑,如果是真迹,它肯定不止这个价的。”

    村长立即摆手,表示明白,但他们都不愿意承担风险,宁愿现在拿一百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