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财女满堂
字体: 16 + -

第317章 论战

    紫月对襄城说了卫大妈要求她们将信函往来之事保密,襄城隐隐觉得奇怪,但是现在她哪顾得了这么多,郑重点头应下。

    五日后,襄城的信被沈立行的人送到高世曼的手中。高世曼刚从国子监回府,得知沈立行送了信回,拿了信后也不慌着看,洗了手、喝了茶后,舒舒服服地坐在书房准备拆开。

    这一看不打紧,竟是襄城手书,高世曼丢了茶杯便拆了来。本是怀着激越的心情看老友来信,但是越看就越是愤怒,她所珍视的朋友、大夏的公主、今上的掌上明珠,在蛮夷之地竟过着非人的生活!如今她意气风发,如何能忍受此种事情,小妾……呵呵,这是她最不能容忍的、她视之为蛮夷的加诸给好友的侮辱!

    想我泱泱大国公主,怎能沦落至斯!天威何在,颜面何存!她直想冲进宫中,为皇上当初的决定破口大骂。她也明白,皇上并非不爱襄城,而是天下子民,尽皆儿女,割舍,亦是一种高姿态!

    但是她就是忍不下这口气,好你个普布达瓦,竟敢如此欺凌我襄城!还有那个什么王妃觉蒙,终有一日,待我大夏雄师展翅,定将你们铲为齑粉!

    万国来朝,是我中华使命。

    自从盘古开天地,龙争虎斗不稀奇。分久必合合必分,此为华夏大真谛。吐蕃也好、已被融合的突厥也罢,迟早,是我华夏之肌理。

    四分五裂是涅槃、是阵痛,但却不是常态,华夏一统才是天道、是我中华民族的宿命。

    吐蕃,迟早融入大夏血脉。不是高世曼有雄心伟略,更非她想流名千古。在她看来,天命难违,这不过是一种自然的资源整合,不过是百川东到海,永不复西归。一双筷子变成一把筷子,捆在一起,更难折弯,夫复何求?

    皇上一代明君,肯定愿效始皇,奈何力不从心。高世曼相信,广积粮、高筑墙、厉兵秣马以待天时,这个机会,迟早会送至皇上面前。她更相信,每个雄主,都有一个平八荒、扫六合的英雄梦,试问天下间摆脱马斯诺需求层次倒数第二层的人,谁不想名垂青史。

    高世曼久久不能平静,门外等她回信的人暗暗纳了闷,少夫人回个信儿竟要这么长时间,于是撺掇着安心进去瞧瞧。

    高世曼余光瞧见安心在门外缩头缩脑,于是排除杂念,提笔与襄城写了回信。她交待襄城,稍安勿躁,她会慢慢想办法,保持联络,注意保密,信中不要提姓叫名,实在要提,就用别称或错别字,自己永远支持她!

    信写完,交由来人带走,高世曼次日带着襄城的信入宫求见皇上,她势必要让那个父亲知道女儿的近况,至于下一步如何,且看皇上如何。

    九月有十五天授衣假,是以皇上并不忙于朝政。皇上知她求见,允她进殿。哪知高世曼拿出信还没递至皇上手中便已屈泪盈眶,皇上一愣,并未多言,见是襄城来信,立时便拆开来阅览。

    他越看心越惊,拳拳父爱化作一腔悲愤,他强抑着拍案而起的冲动,咬了咬牙看向正在低泣的高世曼。

    “别哭了”,他柔声道,面前此人,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她是朝臣,是爱将之妻,更是爱女投契的玩伴儿。

    高世曼抽了抽鼻子,瞪着皇上,她对这个襄城的父亲,心中是有气的,她知道她即便表现出对皇上的愤怒,皇上也不会怪责她,说不定会更喜欢她。权倾天下如皇上,试问有谁比她更肆意在皇上面前表露出真性情?

    石磊磊以奇胜,木森森而耸秀。

    她,本就与众不同。

    皇上心情很低落,见她瞪着自己,反觉得心情好了不少。看着她眼中的嗔怨,紧抿的倔唇,皇上搓了搓自己的嘴巴,他真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才好。

    赞普冷落襄城至斯,不能不说他没将大夏王朝放在眼里,更没将他这个皇上放在眼里,可人家远在天边,他徒叹奈何,他不可能冲冠一怒为襄城,更不可能现在就挥师西去,马踏辽原。

    高世曼见他不语,趁着心中怒火未散大胆道:“皇上,区区夷狄,何敢欺我大夏?襄城是皇上掌上明珠,如今明珠暗投,于心何忍?我……我要杀了赞普!”

    皇上心下感动,有友若此,一生无憾,然而这不过是戏言罢了,杀了赞普,他也想啊,谈何容易。

    “世曼,赞普是吐蕃之王,犹如大夏之朕,你何德何能,能杀了他?”皇上心中暗叹,嘴上却再温慈不过。

    “皇上错矣!您乃我泱泱大夏之主,率土之滨,莫非王土。赞普不过弹丸之地弱主,吐蕃无非暂时孤悬蕃外,迟早天下同气连枝,他也必将沦为皇上膝下之臣,此为天意,天意不可违,何故长他人志气,灭我大夏威风?”高世曼心中有气,说话便很是直接,怕个鸟?她不信皇上此时不想拍死赞普,弹压捭阖。

    皇上一愣,随即咧了嘴笑了:“世曼,是彦堂在你面前多有龃龋吧?”

    高世曼也是一愕,脑子里迅速打了个筋斗道:“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还别说,这话还真不是沈立行说的,她不愿正面回答,于是又拿出了蛮缠的劲头对付面前这位天下至尊者。

    童和站在一边,心都拎起来了,当今天下,还没有哪位敢跟面前这位一般,在皇上面前较劲儿呢!哎哟喂,我的小心脏啊,若是惹恼了皇上,他这池鱼也要遭殃呐!

    皇上不怒反笑,发自内心。唯有她,此时正跟一只气蛤蟆似的瞪着眼,可爱之极。也只有她,这会儿不知怎么在强忍的高世曼才会这般憨直,看来沈立行将她宠的不像样了呀,虽为妇人,却如小女儿般跟皇上置起气来。

    童和从没遇到过这种境况,见皇上发笑,这颗心才终于放了下来。若论了解人性,这异世只怕没几个人能比出身mba的高世曼更为拿手。

    “世曼,你可知南征北战竭民力,予智予雄失民心。非朕怕战,实因自古以来,穷兵极武者,无有不亡者也”,皇上无奈叹息,每一个男人,都有一根肋骨是女人,还有一根肋骨是梦想,剩下的全是痴心妄想。

    “皇上,促进民族融合、消除民族隔阂,除了要加强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但也不要忘记战备。百川东到海,除了涓流逐低的自然规律,少不得也要人为改渠挖沟,您坐在这里,指望着万国来朝,这是痴想,战争与和平是互为辩证的,好战则名凋,忘战则名殆!”高世曼一口气吐出心中实言,希望皇上能够苟同也好。

    她说的绝不会错,如前世晚清那般,下场只有一个,万国来操!

    一字之差,华夏满目疮痍,这是血淋淋的教训,虽则没有哪国的历史不是伴随着血泪,可是高世曼来自另一世界,她是实打实的安享于盛世、却能居安思危的热血女青年。

    皇上喃喃地道:“好战则名凋,忘战则名殆……”他咀嚼着这话的深意,目光变得深邃起来。

    高世曼看着他,心渐渐也沉静下来。

    顿了顿,皇上道:“兵甲者,国家凶器,不得已而用之。隋主欲取高丽、颉利侵我国家,前代覆车,殷鉴不远,实要慎之又慎。”

    高世曼定定地看着皇上,想了想问道:“突厥世寇中华,历代不降,更不能诛灭,自秦汉以来,皆被朝堂视为心腹之患,皇上多年以前,何以劳兵马、费仓库,一举铲除灭绝之?”

    突厥能灭,吐蕃为何不可?

    谈及我朝与突厥颉利可汗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一战,皇上心中满是自豪,他正色道:“朕与其决定性的一战,正值他们史上最衰败之时,这是天意,也是我朝神武所致。又因其人面兽心,非我族类,势强则为寇盗乱我中华,一旦势弱则为绵羊卑伏屈膝,最是反复无常,其天性使然;其人,甚卑贱,不知世上有恩谊,只一味慑于武威,是以对其不得有半点心慈手软。”

    说起他们,皇上也是义愤难平。颉利战败,归降的各部首领皆被皇上封为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恩义尽施,大夏百姓的租赋,供养着他们,然而几年之功,颉利可汗之弟趁皇上临九成宫,秘密集结部众,乘夜攻袭皇上宿地,事败后全部被捕枭首,皇上这才痛定思痛,不再信任戎狄。

    当时皇上还下了罪己诏,谓之曰:“中原百姓,实乃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不过枝叶尔。扰其根本,以厚枝叶,力求久安,未之有也。”

    他将大夏子民喻为树根,四夷比之枝叶,伤其根本,以利枝叶,以此求得长治久安,当然是错的离谱的事儿。

    高世曼听了暗暗点头,这小日本不就是跟这突厥差不多嘛,我们对他们有礼有节,称其为“一衣带水”的近邻,而他们呢,手举屠刀,磨刀霍霍;美国佬因珍珠港事件激怒,给小日本喂了两颗原纸弹,他们反倒从此后认贼作父,对美国俯首帖耳,谦恭备至,每次美国要剪羊毛的时候,他们都首当其冲被其宰割。

    呵呵,真的是一个不能对其有半点好颜色的奇怪国家。

    高世曼听了皇上的话,半天也没做声,冷静下来,她也能设身处地的站在皇上立场感受天下明主之不易。皇上也静静地看着她,从今天开始,他对她又有了新的认识。

    “皇上,您是我心目中的明君雄主,如今国泰民安,仓廪实而百业兴,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这是上天的福泽,更是皇上的贤德,我相信那一天很快会到来!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愿我朝万世基业始于今朝,一命二运三风水,待您君临天下,许百姓万世荣华”,高世曼临走前还不忘使劲儿地拍了拍皇上的马屁。

    孔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于高世曼来讲,有机会在皇上面前拍马屁,乃人生之幸事啊,你好我好大家好,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