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财女满堂
字体: 16 + -

第284章 我劝大家皆抖擞,不拘一格投搞来

    安氏姐妹大窘,高世曼遮掩道:“没什么,秦二说他那里临时差人,我不过问问她们愿不愿过去帮忙。”

    沈立行哪里会信,喝了杯茶就又出去了,他得让这些匠人早些弄完,要不然夜里方便不成可不好。

    见他出去,姐妹二人皆松了口气,于是将自己的心思对她一说,高世曼心中有数,就准备去找沈立行商量,但是事情成与不成,并不是她能左右的,她们看上人家,也得人家看上她们才是,不然那岂不是成了怨偶?

    于是她对安氏姐妹道:“我还得跟大爷要人,这成与不成,可不敢保证。”丑话说在前面,省得好事不成,反倒落个埋怨。

    安然忙道:“成便成,不成少夫人便给我们姐妹指个人家便是,总不是嫁人,嫁谁都一样。”说是这么说,心里绝对不是这么想吧?

    高世曼一笑道:“行了,这可是终身大事,即便不成,也不能随意指个人嫁了,开什么玩笑呐。”

    安心嗔了姐姐一眼道:“就是。”

    安然回瞪了她一眼:“羞也不羞!”

    高世曼则捂着嘴看她们姐妹斗嘴。

    吃罢晚饭,高世曼拖着沈立行进了书房问道:“你手下是不是有个叫郭智的?”

    “怎么了?”沈立行盯着她看。

    “他是不是尚未成亲?”

    “是又如何?”他隐隐觉得跟安心、安然有关。

    “你觉得他能看上安然吗?”高世曼也不拐弯抹角,“还有丁山,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将这两个丫头嫁出去。”

    “嗯”,他就一个字。

    她不乐意了:“什么嗯啊?行不行啊。”

    “待我去问问,应该……没问题”,有人愿嫁,那两小子白拣了媳妇,还是自家女人亲近的人,有何不愿?他反正是这么想的。

    “什么叫应该没问题?你这么勉强,莫非……你想留下这些丫头暖床?”高世曼半戏谑半认真地问他。

    “胡说什么?”沈立行有些恼了。

    高世曼讪讪地咧了咧嘴小声嘀咕道:“谁胡说了……”

    沈立行瞪了她一眼,往书桌旁一坐,拿起桌上的工文看,也不理她了。

    隔壁净房快要收工,高世曼也没什么可督工的了,她瞧他不理自己,拿出字帖开始写字,哼,这也生气,谁叫男人都属狗,改不了吃屎呢,自己说说也不行吗。别看你这会儿不吃屎,能坚持一辈子不吃屎才算是好汉。

    不是高世曼小看谁,她是文科生,不说熟读历史,要说起来,历史上有几个男子痴情的?女子倒是不少。这种男子也许有几个,但她有自知之明,自己福泽还没那般深厚。如今杜姨娘已出局了,她能做的,就是力争和沈立行一生一世一双人,若是他敢找小三儿,那就别怪她以牙还牙。往开了想,女人有个孩子便得,此生最起码不会太寂寞,强求而来的东西,吃着都不香,正如嗟来之食。

    她在这里大有一副随遇而安的淡定,其实人怎么想,完全跟心情有关,若是她这会儿心情不好,沈立行敢这般不理她,她又要钻牛角尖了。

    沈立行那边忙着手头的事儿,余光却在留意这女人,见她一副洒脱的模样,并没因为自己不理她而使小性子,他倒有些生起气来。

    写完字高世曼开始伏案写自己的玉米红薯经。今春玉米大面积种植,皇上寄予厚望,她得将自己脑中所有与之有关的技术倾囊而出,她已经想好了,《大夏参考时报》十天一期,若是魏王那边能早些回话就好了。

    她不免有些嘀咕这魏王也太过谨慎了,自己身为大夏子民,还能将这国家社稷给带到沟里去吗?没有强的国,哪有富的家,自己前世在党的阳光沐浴下早已成长为自干五一枚,到了这异世,简直是便宜了李家皇权好不好?

    那魏王李态也着实没有什么魄力,屁大的事儿还要去请示皇上,他入宫求见,正是要对皇上报告高世曼所作所为。

    皇上自太子以下,最待见的只怕就是这个儿子了,崇贤馆交给他管着,银钱是大笔大笔地拨给他,如今太子失势,也不知道皇上是不是看好这个魏王,可他至今却提也不提立储之事。朝中诸臣也在观望,也有那胆儿肥的,立储的折子一上,皇上却留中不发,臣有疏谏,君不物色,你奈我何?

    皇上还年轻着呐,他自己也以为。

    听魏王说高世曼去崇贤馆请求协助,要办一个什么《大夏参考时报》,皇上心中一愣,没想到高世曼竟有这般想法,他想了想,这实是利国利民的一大好事,于是对魏王道:“世曼这个想法很好,你尽力配合于她。她说的很对,只要无关国家军队的机密,便可以尽数登录于那时报之上,让天下臣民能及时了解天下大事。”

    魏王点头应下,皇上顿了顿又笑道:“这没有好处的事情,就不知道她能坚持多久,朕拭目以待啊!”

    既然是没有好处、又利国利民的事情,您老给拨点银子呗,可惜皇上提也没提,公帑是天下民脂,岂敢有略损,皇上更不可能因为这么个还不知道能坚持几天的小报糜费国库,矫情市欢。

    高世曼想也没想过让皇上出钱,她有钱,有人,有资源有技术,何愁这时报不能传为天下美谈?

    待魏王出了宫,第二日便给高世曼传话,让她去崇贤馆一见。她知道此事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带着人便去了。

    魏王见了高世曼便笑道:“沈少夫人,本王想过了,你这事情是个好事,你也是父皇亲封的崇贤馆学士,今后有什么需要,只管来说便是。”

    高世曼见他口气大变,知道事成,暗想你这会儿才想起来我也是皇上亲封的学士啊,之前干什么去了,这魏王八成是请示上头去了,瞧着未免少些魄力。

    她面儿上自然是千恩万谢,这次来没见着那谢训,她忍不住问道:“蹇之怎么没在?”

    魏王笑道:“少夫人要见他?本王叫他去楼上拿书去了,一会儿便要下来。”

    高世曼笑道:“蹇之在殿下身边做事,怕是得用之人,我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魏王可允?”

    她可真怕这魏王来一句“既然是不情之请就别说了吧”,还好,魏王是中规中矩之人,可不是那等离经叛道之士。

    “哦?少夫人请讲”,魏王笑眯眯的。

    “既然崇贤馆愿意为时报提供时政时策方面的信息,可以让蹇之每隔一段时间整理汇总后跟我这边的人对接。当然,肥水不流外人田,时报会给予他部分辛苦费,相关人员也可酌情考虑。”让人家办事能不给好处吗?

    魏王哈哈大笑:“少夫人可真是个妙人儿,既然如此,却之不恭,本王替蹇之应下啦!”

    不怕你不应,高世曼看到谢训已走了过来,她陪着笑道:“蹇之来了。”

    谢训忙上前行礼,高世曼将请求他协助的事情一说,谢训想也没想便应下了,当他得知还有报酬,立马辞谢道:“少夫人折煞蹇之了,这区区小事,举手之劳罢了,怎可挟劳图报,不可不可!”

    见他言辞恳切,高世曼又高看了他一眼,她真诚地道:“蹇之不必急着拒绝,这信息收集之事也并非区区小事,你也需要别人的帮助方可更好完成,除非你想敷衍我。”

    谢训一愣,高世曼说的对,以他一人之力,也不可能将这事儿办的妥妥当当,于是也不再吱声,高世曼接着道:“我会安排下去,蹇之只管去做,其他的都不用你烦心。”

    谢训这才点头应下。

    再去国子监上课的时候,高世曼便笑问学生:“你们深入民间,可了解了什么疾苦么?若是没有疾苦,那趣事也可。”

    有学生问道:“老师,我家庄子上养的母羊,生了只七条腿的小羊,这算不算是趣事?”

    这算什么狗屁趣事啊,高世曼不禁有些腹诽,不过转而一想,这畸形动物在信息尚不发达的古代,也算是个趣闻了,于是道:“当然算了,你可以将那小羊的样子画下来投稿,老师保证给你一等稿费。”

    她与秦二商量过了,稿费分好几个档次,按长尾理论,应该有百分之八十的重要信息来自于百分之二十的人,所以要拉开稿酬区别。

    还有学生问道:“老师,我问过家里的管事了,他说以前遇到蝗灾,他吃过蝗虫,那蝗虫是可以烤来吃的,对不对?”

    这种问题嘛,高世曼小时候也吃过烤蝗虫大腿,但是这也弄到报纸上么?为了不打击学生们的积极性,她点点头道:“是的,但是我们毕竟是国子监的学生,除了这种信息,日后可以逐渐加深这些信息的层次,比如名人逸事、天下趣闻什么的,主要是具有一定社会意义并引起大家兴趣的简短信息。”

    国子监学生的领悟能力不弱,大家也差不多明白高世曼需要什么稿件了。自此,大家都开始留意生活中的点滴,他们也觉得高世曼说的很对,尽信书不如无书。

    高世曼去庄子例行检查的时候,也对杨庄头说了要办小报的事情,让大家若有什么生活中的好点子,也可以来搞稿,稿费从优。庄子村子里的人都议论纷纷,还别说,这里第一个投稿的人竟是位女性:陈寡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