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财女满堂
字体: 16 + -

第238章 朝野震动

    李陵不明所以,只能跟着走。

    原来自皇上继承大统,就开始在皇宫正殿设置崇贤馆,隶属门下省,由魏王李态主持署理。馆内精选天下有识之士,并甄选部分朝官兼任崇贤馆学士。皇上要求学士们和京城五品以上的官员,轮流在中书内省值宿,允许学士们经常进入内殿与皇上商讨谋划政事。

    天子认为以他一人之力,掌握领会治政的规律必会有所偏差,所以每当召见,他都与大臣们亲切交谈,询问收集民间的情况,力求知道天下百姓喜欢什么,憎恶什么,民生如何,民情如何,更多的是了解国家在治政方面的得与失。

    中书、门下两省互为监督,防止国家政策产生过失和偏差,所以天下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四海升平。饶是如此,在皇上看来,粮食亩产三百多斤已是和平年代的极限,今日突闻齐王说他们种出来的粮食高达一千一百斤,天子内心的震撼和触动,是没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他急于召见中书省各学士官员,要将这个消息与他们分享,他心中翻着浪花,脚下生风,刚走了一半李陵便明白这个父皇要做什么了,忍不住笑了笑。

    他也知道,当今社会,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更是其他各行各业振兴的动力,如今突然出现一种产量翻了近两番、也就是四倍的农作物,这消息可说足以震动朝野,令天下哗然。

    李陵还没敢说西红柿产量可达万斤呢,说实话,一来西红柿非粮食,二来他是听秦二说的,还未尽信,那玉米产量毕竟是既成事实,所以他也就没有节外生枝。

    众朝官见皇上亲自前来,还带着齐王,莫不奇怪,当听说现在种出了一种粮食,高产至斯,皆惊疑不定,皇上尽情欣赏着他们的表情,暗暗有些得意,李陵则不动声色,由着皇上一人沐浴着朝臣们崇敬的目光。

    他可以理解,现在皇上的心情,与自己刚才接受皇上惊讶的目光时没差,震惊之后就是自豪、得意,欣喜。皇上应该好久都没有过这种感受了吧,不妨让他好好过把瘾。

    朝官们议论纷纷,若不是齐王杵在这儿,他们还真不大敢相信有亩产超千斤的粮食。皇上龙目一扫,见户部梁炎峰、刘汉通皆在,便对他们道:“户部拿个章程出来,齐王愿将种子技术献出,来年大面积栽种推广。”

    李陵一哂,父皇可真是不见外啊,自己什么时候说愿将种子和技术献出了,有偿的好吗?

    算了,天家父子,好歹也是自投罗网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他齐王还是愿为的,再说以父皇的脾性,也不可能白拿。想着秦二转告高世曼的话,他忍不住道:“父皇,这玉米一年可种两茬,分为春玉米和秋玉米。”

    皇上大为开心,击掌对户部诸员道:“大家可听见了?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千万仔细了。”

    诺声迭起,皇上又说了些别的事,便示意李陵跟自己来。

    至偏殿,皇上语重心长地道:“农桑乃天下大事,关乎国计民生,你配合着户部将这件事做好,有什么话尽可对父皇直说。”

    李陵恭敬地道:“父皇言重了,儿臣理当为国分忧。届时会跟户部好好配合的,梁大人是世曼庶妹的未来公公,相信她也乐得与之交道。”

    “哦,世曼那孩子……”皇上有些疑惑。

    “父皇有所不知,这玉米乃是她让孟德去海外弄回来的,也是她全权料理的,当时她还让带回了其他不少种子,据她说,马上下来的一种叫西红柿的果子,亩产可达万斤,因为儿臣不大相信,所以适才便没跟父皇说。”李陵想了想,还是说了出来,早些在父皇面前备案,也能让世曼在父皇面前讨个好儿。

    皇上也不知道是信还是不信,盯着他看了半晌,过了会儿才道:“果子?”

    “是的。”

    “可还有别的粮食?”皇上关心的是粮食,而不是果子。

    “这个得问世曼”,李陵老实地道。

    “去将她宣进宫来!”皇上一激动,忘了现下什么时辰。

    李陵嘴角抽了抽道:“父皇,天晚了。”

    皇上看了看外面:“那便明日吧!你留下陪朕用饭。”

    “是。”

    高世曼当然不知道自己明天又要入宫,回京后吩咐往各家送了新鲜的玉米,便做了两道小菜让沈立行拿回府去孝敬老太爷。

    而沈府的老太爷自沈立行去了庄子后就开始折腾,今儿这不舒服,明儿那不爽,后来干脆不吃不喝在床上挺尸起来,府里叫了卫太医来看,老太爷将所有人都支出去,跟卫太医在房中叽叽咕咕了好半天,等卫太医出来后就对燕儿她们几个摇头道:“哎,去请老夫人过来。”

    红乔瞧卫太医一脸颓色,小心地道:“太爷这身子不打紧吧?”

    哪知卫太医只顾摇头写方子叹气,并不答话,红乔心中莫名一喜,暗道:“莫非这老太爷不行啦?瞧着就快把自己折腾死了”。她只呆了几日便有些受不了,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啊,想她红乔在沈立行院儿里,端杯茶沈立行都嫌弃,她可不是甩着膀子玩儿么,可自到了太爷房里,天天受累不说,还得受气。搁谁也受不了啊。

    老夫人带着人惶惶地来了,一进门便急问:“老头子怎么了?可是有什么……”

    卫太医起身道:“老夫人,国公爷这身子本就阳结不利,现下又郁结于胸,这见天儿地吃不下饭,实非好事……依老夫看,半年吧!”

    沈立行二婶吴玉娟本来在老太太房里打麻将,她扶着老太太前来,这会儿听了太医的话,插话道:“什么半年?”她压根儿就没往老太爷会有什么不测那边想。

    老太太也是大半辈子风浪过来了,听了这话只心中震了震,卫太医停笔抬头道:“老太爷这身子,若是再吃不下饭,最多能挺半年。”

    这回吴玉娟有些愣了,下意识就去看老太太,见老太太双唇紧抿,眉头深锁,忍不住道:“老夫人……”

    “卫太医,可否开个方子让老头子能吃下东西呢?”老太太做最后挣扎。

    卫太医仍是摇头,因他还从没骗过人,所以也不敢抬头,只能埋头将治便秘的方子开了道:“尽人力,听天命吧,这人若不想吃饭,既便硬喂进去,也不能利化,府上该准备的都准备着吧。”

    老太太内心再震,面上不敢有所表现,只能强忍着道:“真的……真的便再没法子了么?”

    卫太医头回忽悠人,再呆下去只怕要穿帮,这会儿只急着走人,于是心下一急道:“问问国公爷还有什么心愿吧,该办的事儿都办了,老夫言尽于此,老夫人看着办吧。”

    屋中诸人心情各异,红乔心中隐隐觉得解脱,面儿上不敢有丝毫表露,老夫人沉默不语,这天她早有准备,他们老两口,也相携相扶大半辈子了,国公爷沈保平这辈子也就两个通房,四个儿子都是老夫人嫡出,另有一子一女是两个通房所出。在这种时代,实属超级好男人,所以老夫人心态好,待人宽厚,人也是心宽体胖、慈眉善目的。

    待卫太医走后,吴玉娟瞧着老夫人脸色不好,又不知如何安慰,幸而老夫人道:“扶我进去看看老头子。”

    老太爷见人进来,忙闭眼要死不活。见他如此,老夫人说话就有些抖了起来:“老头子……你,你这是……”

    见自己把夫人给吓着了,老太爷心中一股愧疚油然而生,他睁眼扫了一眼屋中,有气无力道:“都出去。”

    都以为老太爷要交待遗言了,自然一个个鱼贯退出,连吴玉娟都无声退了出去。

    老太爷见人都出去,立马拉着老夫人的手道:“别怕,我没事儿。”

    “啊?”老夫人一时不知该做何反应,直直地瞪着他。

    “来”,老太爷示意她靠近,然后小声道:“我这是装的。”

    “啊?”老夫人又是一声惊呼。

    “小点声儿!”老太爷忙将手在她面前压了又压,“我这还不是为了让彦堂早些成亲,他说还要过两年再把那高家小姐娶进门,气死我了。”

    原来如此,老夫人觉得有些恼火,这死老头子差点把自己也给唬住了:“你也不早点儿说,把我给吓得。”

    老太爷尴尬地笑了笑道:“不演真点儿,人家也不信呀,等彦堂回来了,你就逼他早些将孙媳妇儿给娶回来,咱们也早点抱重孙子不是?”

    想着高世曼那顶好的孙媳妇儿,老夫人脸上也乐开了花儿,想了想又有些纠结地道:“可这骗得到彦堂吗?”

    “他这小子就算知道了,也会装作不知道,臭小子,没用!”他也看出来了,是高家的丫头不愿这么早成亲,他孙子竟然毫无办法!

    “那曼丫头进了府,你还装得下去么,那……”老太太仍有顾虑。

    “怎么,老子挺过来了不行啊?”老太爷刚一起了高调,马上压了下去。

    “行行行,你别生气,等彦堂回来,我就跟他说,一准儿把孙媳给哄进来!”老夫人想着高世曼那乖巧的样子,心中也有些痒痒起来。

    这对老夫妻也是有趣,你一言我一语的,商量了半天,硬是要将这骗人的戏码给发扬光大。

    人家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对祖宗也是拼了。

    于是乎,沈立行一回府,便听说了祖父不行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