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判决
字体: 16 + -

第161章 庆功

    柯南心想,这件大事算是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敦促分散户的水池完工,初步验收后,这个村的项目就告结束。

    贾明珠邀请虎坡村老李和柯南去他家吃晚饭。柯南没有拒绝,虎坡村老李也巴不得吃人家的、攒自己的。

    贾明珠的堂客(妻子)早已在家准备了,他妻子很能干,今天家里有工,她从计划到实施到完成,基本没让贾明珠插手,都是她一个妇道人家独立完成。

    能干的女人,不能说是大公无私的女人,毕竟,这口水池对她家来说非常重要,她家从这口水池所的的得到的利益是无人可比的。

    说起来是给村里做水池加盖,实际上是为她家做的。

    以前世行的项目,宣告失败,留下一口干水池,白天装太阳,晚上装月亮,偶尔下雨,池子里才有水,平时都是干的。

    她家守着一口大水池,却没有水吃,吃水要靠到对面山坡上去挑,岂不郁闷?

    恰巧了,这里就是没有活水出来,祖祖辈辈都在找水,始终找不到,估计这里是虎头,没水,老虎屁股摸不得,但是老虎屁股那里才有。刚好,贾次山和贾新意,一个村长,一个村会计,他们都住在老虎屁股那里,离观音峡不远,水量丰富,吃不完,用不尽,羡煞了贾明珠,为水伤透脑筋,从古到今都没解决这个问题,到他这一代,算是有了转变。

    她自从嫁过来,都没有享受到自来水的好处,全靠挑水,不挑水没有水,爱干净的人没有了水,真是苦恼。刚刚好,她就是爱干净的人。和贾明珠生气,有些确实为一些家常小事吵嘴,仔细想来,就是为洗脚洗脸这些个鸡毛蒜皮的事,追根溯源,是水的问题。男人爱简单,不想那么麻烦,洗一遍又一遍的,女人就不了,非洗干净不可,否则不能上床。

    贾明珠和他妻子结婚快40年了,早已习惯了她的啰嗦,有时候不啰嗦反而觉得少了什么。如果吃上用上自来水,人老体弱,挑不动了水,在家打开水龙头,水就会哗哗哗地流出,那多省事啊!从内心来讲,这次解决了吃水困难,贾明珠算是了却了一头心事。他们的儿子在小城县城也不用担心家里老人的吃水问题了。

    正在这时,虎坡村老李的老弟来了,他找到柯南,笑眯眯地问:“季先生,中午的帐,可以结了吗?”

    “当然可以,我正准备找您呢!”柯南说。

    柯南从包里拿出来一本收据,让他在上面写了单位名称、金额和用途,签了名,摁了手印,柯南给了他钱,他拿着钱快速地走开,到他店里去了。

    虎坡村老李的老弟是单身,店里没人,又在公路边上,来去的车辆和一些顽皮的孩子,会去惹这位孤单的老汉,弄出一些小故事出来。他的哥哥是支书,在孩子面前却不是,他不处处小心谨慎,只能自己倒霉。

    虎坡村老李动员他来虎坡村开店,也考虑到兄弟之间可以相互照应,毕竟是一娘同胞兄弟,打断胳膊连着筋的。

    他走之后,柯南请虎坡村老李在收据上签字,做个证明,虎坡村老李当然愿意,这钱让他老弟给赚了,应该是好事,没有拒签的道理。

    虎坡村老李和贾明珠谈到今天的花费,以及这段时间共投资在水池上的费用,初步算了一下,大概有12000元。

    “基金会支持10000元,村里想办法找2000元,但你不要抱希望,实在不行,就让受益户分摊吧。”虎坡村老李说。

    “这个恐怕不好。现在政府都不让农民负担村里的集体公益项目了,如果分摊,有人举报,对你影响可不小。”贾明珠说。

    虎坡村老李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都快死的人,村里的情况很复杂,怕什么怕?不这样弄怎么行,我不能让你出力出智又出钱吧!”

    “你离死还早得很。我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怕收不到钱还挨骂,我可受不了。”贾明珠说。

    “你脸皮不薄啊,这是光明正大的事,有什么藏着掖着的?不要怕,只管去做,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呢,还用你出马?”虎坡村老李说。

    “你说的没错。我还需要村里多支持,多理解。”贾明珠说。

    “我相信你,村里理解你,支持你。这一段时间你辛苦了,替村委会分担了不少。我代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向你表示感谢。”虎坡村老李说。

    “谢什么谢?都是给自己做事,不用谢。”贾明珠说。

    正说着,贾明珠家的分别给在座的沏茶。最后留下的村民,是做过房子屋顶的,在外面做过建筑工,具体来说,是泥工,要等两个小时后,对水池进行最后的加工,这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之后,会让水池盖子变得又平整、又光滑、又发亮。因此非常重要,最后一道工序做好了,就是对这一天的辛苦做个总结,一天的辛劳不会白费。

    “这次大家都辛苦了。那水池加盖的资助款,我向办公室完善了借款手续后,把钱领出来给你们。”柯南说。

    “太感谢基金会,感谢季先生了。不是你们来帮助我们,我们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解决饮水困难啊。”贾明珠说。

    “不要感谢我个人,我只是执行项目的。要感谢就感谢上帝吧。”柯南说。

    虎坡村老李说:“瞎说!上帝在哪里?我从来都不信。”

    “你不信,是你的事,信仰是个人的事,有的信这,有的信那,不能求全责备。”柯南说。

    “我是受无神论教育多年的,我只信无神论。”虎坡村老李说。

    “那是你的自由。不谈这个了。无论信什么,都要讲良心。”柯南说。

    “这倒还中听。不讲良心的人越来越多。”虎坡村老李说。

    “我觉得季先生所信的不错,要不然,人家不会几千里几万里来到我们这做好事了,是不是?”贾明珠说。

    那几名村民说:“是啊,要谢谢季先生,他才是真做好事的。不像某些人,光打雷不下雨,听得见雷声,就是不见下雨,要么就是狗咬猪水泡空欢喜一场。季先生做事,是一点雨,一点湿(实)啊。”

    “别夸奖我了。我是专门干这个的。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了。”柯南说。

    他们哈哈一笑,开饭了。

    贾明珠家的做了一木桶的饭,里面有大米饭还有玉米饭,白的是米饭,黄的是玉米饭,当地称它们是“金包银”饭。据说,吃了“金包银”,干活有力气。玉米饭是粗粮,吃了饿得慢是真的,适合做农活的耕地的背粪的等下力气的人吃。

    还有,就是腊肉。

    他们不吃腊肉,觉得没吃饭,干活儿没力气。村里交通不便,吃新鲜肉怕腥,路又远,来去车费也要几个钱,不如吃自己喂大的猪,快过年了,杀了,盐腌了,烧柴熏干,留着慢慢吃,一家老小,吃上一年,天天有肉吃,很是惬意。

    这顿饭做得扎实,贾明珠家的可能考虑出力的人,饭量大,预算了所有帮忙的人的食物,但是,没想到,那些妇女一收工,就被遣散,不用说,这顿饭是吃不完的了。贾明珠责怪他妻子,他妻子也说贾明珠,俩人你一句我一句,在那干起来。

    虎坡村老李嚷道:“还让人吃饭吗?不让吃,我们就走。一点点小事,就干起来。也不看看有客人在呢!”

    俩人都闭了口,赶紧拿出陈年苞谷酒给虎坡村老李斟上,用一次性的塑料杯,斟了一满杯,然后给柯南拿了一瓶啤酒,开了,递给柯南,其他人有喝白酒的,有喝啤酒的不等。

    因为太累,今天算是完结,贾明珠也喝白酒,算是庆祝。做最后一道工序的村民喝啤酒,他们知道,最后做不好,前功尽弃,是要挨骂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以后村里如果有谁家做房子,他们就可能要被淘汰,宁愿请外面的和尚来念经,也不用本地的。

    大家吃完饭,起身,寒暄之后,各自回家。除了那两个给混凝土收光的村民之外。

    晚上的月亮很亮,柯南没有带手电筒,顺着公路往住处走。路上反射着乳白的月光,很清楚。树丛显得很黑,叶片上却也像洒了银子,风一吹,一闪一闪的。谁家的狗在叫,在空寂的山谷里回响,叫累了,停歇一会儿,又开始了跟猫头鹰的合唱。

    远处的蜿蜒的公路上,像萤火虫一样爬行的车辆,没有声音,只有亮光,远射灯光在山腰时而拉长,时而闪耀。几处黝黑的房舍,透出灯光,和月光一起,装扮着山村的夜晚。

    柯南回到住处,整理完工作笔记,写了日记,打电话问问妻子,妻子说孩子有点发烧。柯南有些着急了,又不能马上赶回,这时候也没车了。

    柯南说:“老婆,要坚持。先给孩子喝点退烧药,看怎么样,明天早晨我再给你打电话。”

    “好的,只是轻微有点烧,我已经给他喝了小儿退烧的粉剂,现在比较安静。你也辛苦了,早点睡觉吧。”柯南的妻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