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前行
字体: 16 + -

第57章 医学

    “现代医学的新思路:英.坎贝尔博士说,目前,生命科学研究仍停留在局部细节上,尚没有从整个生命系统角度去研究。未来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应该上升到一个整体的系统高度,因为生命是一个整体。

    现代医学主要缺陷是把人体看成是一个单纯的生物体,把医学和大自然割裂开来,单纯追求生命体的微细结构,而忽略了生命体的完整性。

    人体的健康与否是由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决定的,纯粹的生物体是不存在的。

    现代医学把目光全部放在细胞的微细结构上,总想在生命细胞的深处能获得一把“金钥匙”,把诸多的疑难疾病的大门打开。然而,临床证实这把“金钥匙”很难找到。

    现代人体解剖学,只看到人体的一些侧面;微细的人体世界,解剖学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现代医学检测所获得的若干生命信息,均为人体局部的、孤立的、量化的信息,脏腑之间关系的阐述则非常模糊。所以,治起病来,总是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错误。

    人体生命网络与电脑网络有天壤之别,电脑网络是一个静态网络,是按人脑的意志编制的程序供人们重复使用的一种信息网络,而人体生命网络是由活细胞构成的动态网络。

    现代的医学检测并不理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台仪器能把脏腑之间关系描绘出来。因为诸多疾病的发生,脏腑之间均有密切关联。

    未来的新医学应该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能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医学达到光辉的顶点。”

    “现代医学如不吸收和包容传统医学的精华,则未来很难走出困境。

    中西医结合好比是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之间架起一座桥,让两者能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使未来医学达到中庸境界。

    理想的现代医学应该是保持机体的完整性,疗效不仅迅速,患者痛苦极少,费用也应该低廉。

    疾病的治疗原则应该是安全、有效、廉价、方便。治病的方法虽然千差万别,但每一种疾病都应当有一个规范化的优选方案。

    治病如开锁,只要有了对症的钥匙,祛病实在很容易,方法不对,花多少钱也无济于事。

    手术刀只能切除人体内实质性包块、肿瘤、息肉,但并没有把形成肿块、息肉的来源切断,所以不多时常常春风吹又生。

    一流的外科医生,都应当是中西医结合的典范。目前所谓的早期治癌,也都是在细胞发生分化变异之后,癌细胞并没有从源头上制住。

    现代的治癌方法,表现仍然很幼稚,虽然用上多种现代武器装备,然而敌我不分,使癌症治疗仍停留在低水平阶段。人类经过半个近世纪的探索,在

    肿瘤的治疗上,仍没有走出困境。

    化学合成药品人类已经品尝了一百多年,回过头来,人类才发现犯了很多错误,不仅病种越来越多,现代人的寿命也并不比古人高多少。

    现代医学尚无能去拯救来自药源性或者是医源性疾病对人体的伤害。

    抗菌素的泛滥,是人类潜在的灾难之一。抗菌素的大量应用,使感染性疾病大幅度下降,而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加重,使代谢性疾病和遗传缺陷性疾病逐年增加。

    曾经是人类救星的抗生素,现在已经失去往日的光辉,每个现代人的身上都充斥着大量的耐药菌株,许多抗菌素已经失去了作用。

    医学、药学也应该返璞归真,从新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

    用超大剂量的激素疗法来对付sars病毒,显然是错误的,人类在对付病毒性疾病表现的很吃力。

    在中国医学界,权威的专家确实不少,而中西兼容的临床家为数不多。

    现代医院中,经济效益往往制约所采用的疗法和药品,一些简、便、廉的方法常被忽视。

    现代医学过分相信各种仪器检测的量化数据,一切要人们向仪器低头,这种纯高科技倾向严重的违背了医学人性化的理念。

    一个“癌症待查?”或者“不排除癌变”,看似合理、流有余地的模糊诊断,足以能致人于死地,这种是似而非的医学报告,严重的背离了“心身医学”的要求。

    医学的主要目的是使生命体达到健康快乐,而目前的主流医学常常给人造成伤害,离无创伤医学差的太远,就无伤害而言,还远不如传统医学。

    医学虽然以诊疗为主,但更重要的是关爱、安慰、倾述、呵护,任何武断,违背人性的做法都应当杜绝。”晶晶一说到医学上的分歧就停不下来了,十姑也是静静地听她讲解。

    “中医是科学,而且是更复杂的科学,中医尚有许多秘密,用现代的实验方法还无法解释清楚。

    中医植根于几千年的民族文化之中,和汉字、书法一样,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医和书法。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医药是中国最大的知识产权,只有立法才能保护和促进中医药健康发展。

    中医药人才的匮乏,是现代中医衰落的重要因素。中医理论要想突破,必须跳出“以西解中”的漩涡。中医若没有确卓的疗效,她自己将自行灭亡,在西医发达的今日,中医之所以没有消亡,正说明中医之强大生命力。

    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知识体系,中医要发展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

    中医是形象思维,宏观诊断,偏重整体治疗;西医是逻辑思维,微观诊断,偏重

    局部治疗。

    中医是经验医学,讲究辨证施治;西医是实验医学,强调量化指标。

    一医独秀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医学应该是多元化的医学,中西医各有所长,决不能相互取代。

    不管中医西医,谁能把病治好谁就是良医,即疗效才是硬道理。疗效是评价临床水平的唯一标准。

    未来的生命科学无论怎样发展,人和自然都应该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人体的健康是由生物、心理、社会决定的。

    经络是人体网络的主体,而神经、血管、淋巴系统是依附于经络的分支网络。经络学说是人体生命高层次的理念,经络学说弥补了现代医学微观认识的不足。

    针灸之所以能治病,正是由于针刺疏通了体内循环网络系统,使体液正常运转,代谢机能正常而祛其病。

    “经络学说”和“天人合一论”是中医的灵魂,和现代医学主要区别也在与此。任何一种植物药材均有大地的母爱;更有阳光的父恩,才得以生长结籽,传宗接代。

    中医的阴阳学说的本身并没有错误,它形象的比喻事物的两重性,阴阳对立者,即是一分为二;统一者则合二为一,本身就是二分法,是辩证法的具体应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