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记(14)
建福参军以后的第一个月,阿锦就收到了他的来信。
正如阿锦所猜测的一样,建福去了部队仍然很艰苦很累,每天劳动,下地,训练。
虽然他在信里并没有喊苦喊累,但是阿锦看到信纸上有泪痕,就知道他肯定是想家又哭过了。
说到底只不过是个十八岁的孩子而已。
阿锦给他回了一封信,信里又塞了五块钱。在部队里打点关系,吃饭,都需要用钱,阿锦怕他吃不饱。
其实织布厂的工作也很简单,每天定时定点,工作就是织布,工作量也很大,并不比在大队里干农活轻松。
一个月的工资能拿到三十块钱左右,比大队里要多。
而阿锦的踏实能干也获得了同事的一致好评,领导也对她很看好。
阿锦25岁那年,李大麦从城里回来了。
他骑着自行车,在织布厂门口等阿锦,下班的工人们看的羡慕极了。
李大麦眼睛紧盯着门口,生怕错过阿锦的身影。算算时间,他们已经有四五年没有见过了。
他心中又是紧张又是忐忑,生怕阿锦认不出他来。
阿锦出了大门,就见门口的妇女们一阵骚动,她顺着众人眼神看过去,就见李大麦一身干净的工装,骑着自行车在门口等他。
这幅场景,让阿锦联想到了现代小说里的“霸道总裁”。
李大麦看到阿锦出来,眼神一亮。
她比小时候更好看了,没有了风吹雨打的农活,她的皮肤变白了很多,眼神依然坚定有力,即便穿着织布厂的工装也不能压下她的半分气质。
李大麦只觉得胸膛里的心脏狂跳,他把车子放在一边,连忙迎上去“招娣!”
阿锦看着他也笑了,自然的握着他的手“大麦哥,你怎么来了?”
李大麦看着阿锦牵着他的手,脸红了“我想你了。”
阿锦又问他“这是你买的自行车?”
李大麦连忙摇头“不是我买的。是,是我自己组装的。”
阿锦拿眼神询问他,李大麦看着眼前的人,只觉得心都化了。解释道
“我和师傅学的修电器,修车,城里的人有不要的零件我就便宜买回来修修,攒了一辆车。”
说完又连忙和阿锦说道“你放心,咱俩结婚时,我给你买新的!”
阿锦也不害羞,笑的更开心了“我看这个就挺好的,不用新的了。”
李大麦却异常坚决“不行,一定要买新的!”
阿锦见状也不强求,拉着他道“走吧,我们去公社买点菜回家,等建运和建满放学,我们一起做饭吃。”
李大麦骑上车,对阿锦道“你坐后面,我骑车带你去!”
阿锦也不矫情,坐在后面抱着李大麦的结实有力的腰。
李大麦骑着车,也不在乎街上的人的目光,脸上笑开了花。
中午,建运和建满回到家,看见门口的自行车,惊奇极了。
老三大喊着问阿锦“大姐,我看院里有自行车,是谁的啊!”
对于人未到声先到的老三,阿锦也是无奈“你进来看看不就知道了!”
二人又赶紧跑回家,看见李大麦也是惊喜不已。
“大麦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李大麦拿出准备好的礼物“刚刚回来的,给你俩的东西,拿着吧。”
一人一套新的笔记本,封面新颖。
老三摸着新的笔记本说道“城里的东西就是好看,比我们这边先进多了。”
小四放下笔记本,扯了扯老三的衣摆,老三这才反应过来,对李大麦说道
“大麦哥,你别以为这样就收买我们了,你和大姐这事,我们不同意!”
阿锦端着菜走过来“去去去,小屁孩懂什么,我还需要你们同意。”
老三扭过头去“哼,反正就是不行!”
阿锦笑骂他“不行的话,那你倒是把本子放下啊,拿着人家的东西还嘴硬。”
李大麦哈哈大笑,问他们“那怎么样你们才同意?”
老三一脸正色的说道“我姐这么好看,还能干,男方家里必须要条件好,我不能让我姐嫁过去受罪。”
小四又补充道“还要对我姐好,听我姐的话!”
老三赞同道“对对对!”
阿锦摆好饭菜“过来吃饭吧,对什么对。大麦哥,别听他俩瞎说。”
李大麦认真的想了一下,对二人说道“是这么回事!我家亲戚不多,就我爹娘还在村里。我会努力挣钱的,我肯定听你姐的话,对你姐好!”
二人看他态度很好,心下满意“我们还要考察考察,看你表现吧!”
阿锦看着这几个活宝一本正经的谈论自己的事情,上前一个人拍了一下脑袋:
“别闹了,快吃饭吧。”
阿锦空间里的存粮早就吃完了,渡过了那段最艰苦的日子,后面阿锦不需要再买商城里的粮食也能吃饱饭了,只不过饭菜依然单调简朴。
李大麦也不嫌弃,他还是第一次吃阿锦做的饭菜呢,对他来说这就是山珍海味了。
吃完饭后,两个孩子又跑回房间不知道研究什么去了。
李大麦帮着阿锦收拾了碗筷,又抢着把锅碗都刷干净了。
下午阿锦把李大麦送走了,李大麦还要骑车回家看他爹娘,顺便商量二人结婚的事情。
这头,建运和建满正在给建福写信。报告一下今天李大麦来家的事情,他们的大姐真的要被李大麦抢走了。
等建福收到信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他看着信里老三提到的事情,心里也是又不舍又难受。
但是也为阿锦高兴,李大麦和他们都是一起长大的,知根知底,就像信里说的,李大麦肯定会对阿锦好的。
想到这里,建福心中充满了干劲,他要努力好好干,争取当上班长,排长,早点入党。
以后大姐就算受欺负了,他也可以站在大姐的身后,他们兄弟三个以后就是大姐的坚实的后盾。
想通以后,又给弟弟们回了信,让他们好好学习,以后就是大姐的后盾。
作为大姐的娘家人,他们有出息了,阿锦就不会受婆家的欺负,阿锦也能挺起腰杆来!
。
正如阿锦所猜测的一样,建福去了部队仍然很艰苦很累,每天劳动,下地,训练。
虽然他在信里并没有喊苦喊累,但是阿锦看到信纸上有泪痕,就知道他肯定是想家又哭过了。
说到底只不过是个十八岁的孩子而已。
阿锦给他回了一封信,信里又塞了五块钱。在部队里打点关系,吃饭,都需要用钱,阿锦怕他吃不饱。
其实织布厂的工作也很简单,每天定时定点,工作就是织布,工作量也很大,并不比在大队里干农活轻松。
一个月的工资能拿到三十块钱左右,比大队里要多。
而阿锦的踏实能干也获得了同事的一致好评,领导也对她很看好。
阿锦25岁那年,李大麦从城里回来了。
他骑着自行车,在织布厂门口等阿锦,下班的工人们看的羡慕极了。
李大麦眼睛紧盯着门口,生怕错过阿锦的身影。算算时间,他们已经有四五年没有见过了。
他心中又是紧张又是忐忑,生怕阿锦认不出他来。
阿锦出了大门,就见门口的妇女们一阵骚动,她顺着众人眼神看过去,就见李大麦一身干净的工装,骑着自行车在门口等他。
这幅场景,让阿锦联想到了现代小说里的“霸道总裁”。
李大麦看到阿锦出来,眼神一亮。
她比小时候更好看了,没有了风吹雨打的农活,她的皮肤变白了很多,眼神依然坚定有力,即便穿着织布厂的工装也不能压下她的半分气质。
李大麦只觉得胸膛里的心脏狂跳,他把车子放在一边,连忙迎上去“招娣!”
阿锦看着他也笑了,自然的握着他的手“大麦哥,你怎么来了?”
李大麦看着阿锦牵着他的手,脸红了“我想你了。”
阿锦又问他“这是你买的自行车?”
李大麦连忙摇头“不是我买的。是,是我自己组装的。”
阿锦拿眼神询问他,李大麦看着眼前的人,只觉得心都化了。解释道
“我和师傅学的修电器,修车,城里的人有不要的零件我就便宜买回来修修,攒了一辆车。”
说完又连忙和阿锦说道“你放心,咱俩结婚时,我给你买新的!”
阿锦也不害羞,笑的更开心了“我看这个就挺好的,不用新的了。”
李大麦却异常坚决“不行,一定要买新的!”
阿锦见状也不强求,拉着他道“走吧,我们去公社买点菜回家,等建运和建满放学,我们一起做饭吃。”
李大麦骑上车,对阿锦道“你坐后面,我骑车带你去!”
阿锦也不矫情,坐在后面抱着李大麦的结实有力的腰。
李大麦骑着车,也不在乎街上的人的目光,脸上笑开了花。
中午,建运和建满回到家,看见门口的自行车,惊奇极了。
老三大喊着问阿锦“大姐,我看院里有自行车,是谁的啊!”
对于人未到声先到的老三,阿锦也是无奈“你进来看看不就知道了!”
二人又赶紧跑回家,看见李大麦也是惊喜不已。
“大麦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李大麦拿出准备好的礼物“刚刚回来的,给你俩的东西,拿着吧。”
一人一套新的笔记本,封面新颖。
老三摸着新的笔记本说道“城里的东西就是好看,比我们这边先进多了。”
小四放下笔记本,扯了扯老三的衣摆,老三这才反应过来,对李大麦说道
“大麦哥,你别以为这样就收买我们了,你和大姐这事,我们不同意!”
阿锦端着菜走过来“去去去,小屁孩懂什么,我还需要你们同意。”
老三扭过头去“哼,反正就是不行!”
阿锦笑骂他“不行的话,那你倒是把本子放下啊,拿着人家的东西还嘴硬。”
李大麦哈哈大笑,问他们“那怎么样你们才同意?”
老三一脸正色的说道“我姐这么好看,还能干,男方家里必须要条件好,我不能让我姐嫁过去受罪。”
小四又补充道“还要对我姐好,听我姐的话!”
老三赞同道“对对对!”
阿锦摆好饭菜“过来吃饭吧,对什么对。大麦哥,别听他俩瞎说。”
李大麦认真的想了一下,对二人说道“是这么回事!我家亲戚不多,就我爹娘还在村里。我会努力挣钱的,我肯定听你姐的话,对你姐好!”
二人看他态度很好,心下满意“我们还要考察考察,看你表现吧!”
阿锦看着这几个活宝一本正经的谈论自己的事情,上前一个人拍了一下脑袋:
“别闹了,快吃饭吧。”
阿锦空间里的存粮早就吃完了,渡过了那段最艰苦的日子,后面阿锦不需要再买商城里的粮食也能吃饱饭了,只不过饭菜依然单调简朴。
李大麦也不嫌弃,他还是第一次吃阿锦做的饭菜呢,对他来说这就是山珍海味了。
吃完饭后,两个孩子又跑回房间不知道研究什么去了。
李大麦帮着阿锦收拾了碗筷,又抢着把锅碗都刷干净了。
下午阿锦把李大麦送走了,李大麦还要骑车回家看他爹娘,顺便商量二人结婚的事情。
这头,建运和建满正在给建福写信。报告一下今天李大麦来家的事情,他们的大姐真的要被李大麦抢走了。
等建福收到信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他看着信里老三提到的事情,心里也是又不舍又难受。
但是也为阿锦高兴,李大麦和他们都是一起长大的,知根知底,就像信里说的,李大麦肯定会对阿锦好的。
想到这里,建福心中充满了干劲,他要努力好好干,争取当上班长,排长,早点入党。
以后大姐就算受欺负了,他也可以站在大姐的身后,他们兄弟三个以后就是大姐的坚实的后盾。
想通以后,又给弟弟们回了信,让他们好好学习,以后就是大姐的后盾。
作为大姐的娘家人,他们有出息了,阿锦就不会受婆家的欺负,阿锦也能挺起腰杆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