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盛世才女
字体: 16 + -

第295章 解释

    常平王妃责备地满带警告成分地看过去,同时将手上的茶杯放在桌上,“这般着急的模样,成何体统?”

    “那,娘你告诉我为何要给元策他弄这个宴会!”元安降低了声音大小,顺从地垂下头。他是打心眼里害怕常平王妃的,但眼前的事带有能量的让他足以抬眼和常平王妃相视。

    垂下的脑袋,正好露出他额头上一条蜿蜒狰狞的伤疤。常平王妃正见到那条伤疤,心下一软,软下声音道:“元安!遇事不得只看表面!如果不是凭空而出的元策,你身为娘的第一个儿子,世子的地位只能是你的!元安啊,你要牢牢记得,是元策抢了你的位置!如果不是元策,娘如何会只有你一个儿子?元策身为世子,丞相请愿让他入朝,那些官员见风使舵,各个削减了脑袋要来讨好元策。娘这是借着这个名头故意办的宴会!”

    “何故?”元安疑惑,目光只质疑地注视着常平王妃。

    “皇后娘娘和娘达成共识,定是要在元策身边安插一个眼线来做我们的内应的!当初皇后娘娘这般提起,我便想到早已被我安排进府的一人,名为蓝裳,于是引荐给了娘娘!谁知她十分合娘娘眼缘,这便定下了。元策来无影去无踪的,想要让他承认蓝裳是他的姨娘的话还需要费上些功夫!”

    知道常平王妃不是为了元策好,他心下倒是慢慢地淡定下来,轻轻道:“这跟宴会有什么关系?”

    “他虽然是忌讳皇后娘娘,却不至于对娘娘言听计从,这些日子算下来,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更别提让他自个儿承认了。想要让他亲自承认,就得让他进退两难!在外人眼底发生了什么事,怎么说也必须承认了。”

    元安微怔,豁然开朗,点了点头。

    “我相信,事情安排至这种地步,定然不会有什么差错!在众目睽睽之下,不知道他还能如何抵赖……”常平王妃眼里含着阴翳,凶狠的恶毒发泄出来,连她美丽的脸庞也扭曲了。

    元安未想过常平王妃会给出这种答案,惊愕之余,也开始期待三天后的宴会来了。

    当天一大早,常平王府就活了起来。里里外外一片喜气洋洋之气,战战兢兢害怕出一点意外,又置身于喜庆的环境中无法自拔。威严的管家不出半点差错的指挥内外,顺从的下人们受指挥地做事。

    王府门外早早的挂上了两个大红灯笼,边上的柱子也被一副对联所装饰,忽然多出的大红让人莫名感觉喜庆。威严的牌匾悬挂在头顶,令人望而生畏。

    常平王妃一早就开始梳妆打扮,坐在梳妆台前,望着镜子里的自己。柳眉下一双眼睛凌厉异常,在想到面对着的是自己时,十分凌厉终于减去了三分。岁月留下的痕迹搁浅,她拿起了粉,在脸上留下淡淡的一层。

    忽然,门被打开,嬷嬷快步走了进来,稍稍欠身,禀报说:“王妃,管家刚才来说了,王爷刚才一个人从后门出去了。”

    镜中的人皱了一下眉头,又很快抚平了皱褶,快到仿佛那只是错觉。常平王妃不以为意的一块胭脂,幽幽道:“出去便出去罢!少了他,宴会依旧办得好。”

    嬷嬷从她手里拿过胭脂,将胭脂折好了,再递过去,“王妃如此想便好了!老奴担心您对此不满,生怕您是在宴会中听到这消息会失了态度,这才赶过来先跟您提过。”

    常平王妃无所谓地笑了笑,“他从来都是这个样子,不满也早就过去了,习惯就好!这么多年过去了,夫妻关系早就已经名存实亡,不过是做个架子给人看而已。如此,又如何会不满?”她抿嘴,随即松开将胭脂含住。

    嬷嬷复杂的看着镜子里的主子,摇了摇头,“王妃,老奴先退下了。”

    “戏班子来了吗?”常平王妃偏过头看向嬷嬷。

    “回王妃,戏班子已经到了,都在前院那一间给他们化妆的客房里待着呢!王妃是有什么吩咐吗?”嬷嬷弯着腰仔细回答。

    常平王妃眯起眼睛,半晌摇了摇头。

    因为常平王妃是府里唯一的女主人,又是因为宴会的举办人是她,所以她在用了小半碗羹汤后就匆匆去了前院。

    没过多久,常平王府外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平时松懈的守卫一个个忙碌起来,府里的丫鬟小厮们也忙乎着,丫鬟带着一个接着一个的贵人去前院落座。

    十六扇的屏风将前院空旷的地方隔成两半,男宾女宾之间只隔着一扇屏风。在院门对面,是一个不久前才搭起来的戏台子,帷幕放着,挡住了里边的戏台。不过能够透着帷幕两边的看到两侧摆着的鼓的乐器。

    女宾理所应当是由常平王妃接待,而男宾——常平王世子不见人影,而常平王又离开了,临时是由元安接待。

    公侯夫人尹夫人坐在女宾的正桌上,她的右手边,是百官之首丞相的夫人。常平王妃刚落座,就听尹夫人笑吟吟地看向她,奇怪道:“王妃!我们都在这儿坐了这么久了,怎么不见今日的主角、世子殿下的影子呢?”

    闻言,常平王妃有一瞬间的不自然。恰好身后的丫鬟送来点心,引开了桌上其他人的目光,等到点心摆好了,常平王妃才浅浅的笑道:“我听下人说,世子临时有事出去了一趟,说很快就会回来的。”

    常平王妃不是世子的亲生母亲,到底是继母,身份再怎么亲密,二者的关系依旧是冷冰冰的。这是心知肚明的事实——世子入朝,王妃请宴,他们来参加宴会不仅是给元策祝贺,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好奇元策入朝、常平王妃的态度。

    她抱着什么样的态度!

    丞相夫人了解地笑笑,拉过尹夫人的手,道:“尹夫人这下相信了吧!世子忙碌,或许是此时没有时间才会在这儿见不到他的!元安公子是世子的嫡亲弟弟,若不是世子没有时间,元安如何会在男宾招待客人?”

    男宾和女宾虽然只是相隔了一个十六门的屏风,可也不至于女宾里的人对另外一边发生的事情清清楚楚。

    清楚这一点的常平王妃掩饰地笑,“世子不少交流,他直言说不想接待男宾,说是太过麻烦……所以今日才会是元安在接待男客!”

    常平王妃这一桌的人不意外的都听到了话,面面相觑,颇为意外。常平王妃恍若不知,挥手让人拿来戏单,放在桌上,“大家看看有没有想要听的戏,戏班子大抵是准备好了……”

    丞相夫人压/下心中的疑虑,接过常平王妃亲自递过来的戏单,扫了戏单一眼,看向手边的尹夫人。二人相视一眼,丞相夫人遂低头看着戏单子,随手一指。

    常平王妃将她们的反应收在眼里,心中不屑,面上半分不显。吩咐身边的嬷嬷去让戏子上台,顺便让丞相夫人点的戏为第一出戏上演。

    元安奋斗这么多年,并不是没有好处的——在元策没有在场的情况下,元安在众人之间来回得心应手。

    李常胜李将军出乎意料的出现,元安得到消息,忙对面前的文官表明了歉意,“实在不好意思,忽然想起有事要做,大人先入座、先入座!”

    对方摆手表示无碍,元安才匆忙跟着来禀报的人一同离开。不论李常胜是不是元策未来的岳父大人,他都是南华国的大将军,身边摆在那里,元安理所应当这般热情招待。

    没过多久,男宾众人就见到了由元安亲自引进来的李将军。多数人站起来相迎,李常胜也不是再挂着冰冷冷的面孔,反而是带着浅浅的笑意跟他们打招呼。

    “李将军快请入席!”元安指着一个比较靠前的空位开口。李常胜看他一眼,没有推脱的往那个位置走去。

    他刚坐下,戏台的帷幕便被拉起,一出《四郎探母》的戏,正是丞相夫人随手一指指到的。

    李常胜四下看了个仔细,愣是没在男宾席看到元策的影子,一只手搭在桌上,偏头看向旁边的人,问道:“怎么不见世子?”

    没想到李常胜会跟自己说话的那个公子愣了一愣,“啊?哦……说是世子刚好有事,到现在还没见到世子的人影呢!这不,是元安来招待我们的!”

    “还没见到世子的人?”李常胜不解,反问了一遍。

    “可不是……咱们可是来祝贺他的,他倒好,现在连个人影都没有!”公子看上去蛮生气的,似乎没有见到元策令他如此不满。

    东宸的小年不论是什么地方都是热闹的,张灯结彩了好几天,洋洋的喜气才难得褪去了些。托太后的福,一贯冷清的行宫也在小年彻彻底底的热闹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