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盛世才女
字体: 16 + -

第74章 好名头给他

    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想起了那双水灵的黑珍珠般的眼眸,想起了东宸苏卫鸿庆功宴上她忽而凌厉忽而不悦的表情,而不论是什么表情,那双眼睛总是惹人注意。

    忽然,元策脑中就浮起了那个小小的女孩那狠辣冷漠到了极点的眼神,那种眼神,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尚未出阁的女孩儿的身上的。

    元策想着,抬手抚上自己的唇,手指磨过薄唇,“真是让人忍不住去探究呢!”

    房间里,俊美的一张脸和观赏品一样,令人不由自主地去欣赏。不过,老天精心设计出来的脸蛋下边,不知道此时此刻是什么心思。

    半晌,桌前的男子弯了弯唇,随后站起来往外走去。

    东宸京城难民营——

    一小伙子踮起脚尖,一只手掌覆在眼睛上边处,做眺望远处的样子,忽然他笑了一声,转身对后边的人道:“来了来了!安国侯府的人来了!有好几车呢!”

    一听到安国侯府的人来了,众人一哄而上,纷纷学着小伙子的样子看那远处的东西。

    一连多日,安国侯府的人都会给他们送来吃食,日日不落。有时候是面汤和馒头,有时候是白粥和肉包,有时候是放了肉的粥,总之,是能够让他们填饱肚子的!

    加上皇宫里拨给他们的,他们一天也能够吃上三餐,不用饿着肚子。

    马车队伍走近了,带头的依旧是那几个姑姑。有条不紊地让人将马车分别拉到几个角落,百姓们十分自觉地在马车前排队,人人都能拿到一碗热腾腾的吃食。

    百姓很奇怪,对皇帝派给他们的东西感到理所当然,或许是因为皇帝是他们国家的主人,有责任保护他们。但是安国侯府则是不同,安国侯说到底也只是个侯爷,是皇帝的臣子。这个臣子能够给他们送来吃食,就是他对百姓的帮助!

    百姓们自然而然的,对素未谋面的安国侯感恩戴德起来!

    百姓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随地而坐,手中拿着吃食,说说笑笑,很是高兴!

    这些日子,不仅是安国侯府的人给他们送来吃食,还有其他大人府中的人给他们带来一些衣裳或是其他物品。说到衣裳,百姓倒是觉得新送来的衣裳没有礼部尚书之女最先给他们送来的衣服暖和。

    最先送来给他们的衣服每一件都是夹着棉花的,虽然说是粗布,但是每一件都不马虎,穿着暖和。

    皇宫养心殿内,在皇帝身边伺候的人都被斥退了,宽阔的殿内只有两个人。炭火在火炉里被烧得通红,发出“噼啪噼啪”的爆破声。总共六个火炉,屋子的温度被抬得很高,虽说是腊月,却和三月的温度差不多。

    一个是穿着明黄色龍袍的皇帝,他正坐在石榻上。当然了,铺在石榻上的是一块厚厚的软垫。右手上是一串散发着好闻的木香味的佛珠,据说这串佛珠是先皇亲自去请一位得道高僧开光的佛珠,贵重至极。

    皇帝手中端着一个描金花纹的茶盏,清香的茶味沁人心脾。如果是懂行的人,只需一闻,就知道这茶是千金难求的皇家普洱茶。

    皇帝将茶盏的盖子拿起,轻轻抹去了茶盏里的茶沫。忽然,他放下了连喝都没有喝一口的茶,看向面前的儿子。

    没错,是他的儿子——四儿子。

    慕容成洋有些紧张地抬眼,心里已经知道今天皇帝叫他过来是因为什么事情,但是他摸不清皇帝对他的态度。

    他在皇宫中安插着不少人,皇帝身边自然也是有他的人的。只是他安插的人能力再强,也绝对没有办法得知皇帝自己心里所想的。

    打量着自己儿子,皇帝面无表情,多年来培养成的上位者的威严,让人很难放松——就连他的儿子慕容成洋也感到紧紧的束缚感。

    慕容成洋缩在衣袖里的手掌握起,手心已经冒汗。从小到大,他在父亲面前总是会不由自主的紧张,无论他怎么去克服,似乎都无法改变。

    “朕听闻安国侯府已经好多天布施粮食给难民,一连多天,难民营的百姓已经对安国侯有了感激之情。身为臣子,安国侯有自觉帮助百姓们,对百姓好,朕心甚慰。随着安国侯的做法,朝廷中有不少臣子纷纷效仿。”皇帝轻声道,话中好像有那么一丝疲惫。“一时间,朝中赈灾的物品多了许久。问题是苏卫鸿苏将军早已经出发,这多出来的物品只能够用在城南难民营那里,不然就只能往国库里放。”

    慕容成洋抿了抿嘴。在皇帝刀尖般的眼神下,他出声:“父皇的意思是?”

    “朕昨天召了安国侯进宫,安国侯跟朕坦明,是你”

    慕容成洋缓缓抬起眼睛。他知道昨天皇帝传了安国侯进宫,否则今天也不会让人待信给苏心研。他不明白苏心研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已经决定明天见面要问个明明白白。

    皇帝忽然笑了出来,两撇眉毛因为他的动作扬起,眼角也显出了时间刻在他的脸上的皱纹。“老四,安国侯跟朕说是你在几天前去让他这样做的。百姓受难,你作为皇子寝食难安?因为府中粮草不足,未能给百姓们提供什么粮食,所以用府中闲置物品去跟他换粮食。”不待慕容成洋说话,皇帝已经咧开唇哈哈地笑起来。

    慕容成洋听得出皇帝这个时候是高兴的。

    皇帝在笑,他也只能随着笑了笑。

    皇帝站起身,走到慕容成洋的旁边,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叹道:“老四啊!做得不错,这次天灾,你其他兄弟都没有做出什么实质性的事情来,就只有你,只有你为百姓们做出了帮助。”

    慕容成洋无奈地咧嘴一笑掩饰这个时候为数不多的不好意思。

    事实上,在两天前他也并不知道苏心研和安国侯府的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认为无论是哪一个臣子,多少都会有贪权贪财的心思,好端端的,既没有皇帝的命令,也没有人拿着砍刀架在安国侯的脖子上,安国侯实在没有理由这么做。

    但是如今看来,这么做是为了他!

    因为,他既没有如同皇帝话中的“用府中闲置物品去跟安国侯换粮食”,也不是他让安国侯这么做的。他是顶了安国侯做的好事的名头!

    “等到天灾的情况缓和下来,百姓们恢复了正常生活,那个时候,朕再赏你些东西吧。”皇帝背着慕容成洋而立,声音已经变得平淡了。

    慕容成洋眼皮一跳,眼中是没有掩饰掉的惊喜。他猛的转过身,抱拳弯腰谢恩,动作一气呵成。

    “老四,你心怀百姓,顾全大局,有君王的心胸。不错!不错!”皇帝背着慕容成洋向书案走去。

    慕容成洋感觉自己这个时候的心跳已经加快,快到几乎要爆炸了。他从来都是一个很沉稳的人,但是像“有君王的心胸”这么敏感的话,对他来说是完全控制不住的诱惑呢!

    “父皇。儿臣帮助百姓,绝对不是为了父皇的赏赐!儿臣生在皇家,既已成人,足以独当一面,就应该为父皇分忧解难。”慕容成洋紧紧皱着眉头解释,一脸紧张,看起来是在担心皇帝会误会他是为了得到赏赐才这么做的。

    皇帝坐在了书案前,听到这话就摆了摆手,同时拿起了一份奏折翻开来,“老四啊!朕不知道你是不是为了赏赐,朕想,朕也不需要知道。你做对了事情,父皇心中高兴,赏赐是对你的承认罢了!”

    慕容成洋咧嘴一笑,像是普通家庭里的孩子在跟父亲撒娇一样,“多谢父皇!”那么一句“赏赐是对你的承认罢了”,就足够让他高兴许久。

    皇帝对他们这些做儿子的,都是苛刻的,总是会要求做到最好。要得到皇帝一句赞赏是非常难的事情,可想而知,慕容成洋这个时候会是怎样的心情。

    直到退出了养心殿,带着身边的人离开了乾清宫,慕容成洋才感觉自己找到了正常的精神。

    刚才的事情,好像是一场梦。不是自己亲自做或许是谋划好了让人去做的事情,总是感觉不真实。真真和梦一样,像是醒来就会回到不如意的现实。

    刚刚转身离开养心殿的慕容成洋不知道,他离开的时候,皇帝做着看奏折的样子,眼睛却异常狠厉地盯着慕容成洋的背影。

    走到平坦的宫道上,慕容成洋一步步平稳地踏出,想着皇帝刚才的话。耳边仍旧是皇帝的那一句——有君王的心胸。

    抬起头,慕容成洋抬起头面对着天空,感受着多日未见到的阳光带着扑面而来的热气,感受着风打着卷儿吹来的舒服。这一切,是这么真实,又似乎不是那么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