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二
字体: 16 + -

第一百五十六章 苹果菠萝粥

    见包巳点点头,老李热络起来,介绍学校各种情况,人物轶事,京都奇闻,花边内幕之类,就是不说自己作品,也不说别人的作品,连创作相关的事也不提。

    包巳不能忍受这个碎碎念的山东人,比说相声的报菜名还要嘴碎,就摊开稿纸,准备写字。

    桌上不仅有带学院题头的稿纸,还准备有大堆的图画纸,一盒盒的2b4b6b专业画笔,也有炭精条和木炭条,这样的东西叫包巳来了兴致,伸手就用削笔刀削七铅笔来。

    一削就是一整盒十几根,各种型号的都削了一些,摆放在笔架上,尖细的圆润的笔头排成一排,很像发射架上的东风快递。

    老李终于住嘴了,吃惊的看着包巳,问:“你这是要画画?咱们去吃饭吧?”

    包巳放下铅笔,把碎屑扫进垃圾桶,跟老李去食堂。

    这里是干部食堂,也许是吃饭的人时间不一致,此时到场的寥寥只有十来人。老中青都有,包巳不认识别人,就没有打招呼。老李很熟练地指导包巳,选择的饭菜很丰盛,有宫保鸡丁和油炸带鱼块,还有一碗白菜豆腐汤。

    老李见包巳狼吞虎咽,说:“既然你已经能够到了这里,吃饭就变得是个享受生活的过程,不再是以填饱肚子为目的行为,为什么还要急匆匆地结束呢?”

    他就慢腾腾的品味着仔细品咂每一块鸡骨头和带鱼的味道。还不是指点包巳这个那个窗口里是面食汤点。指点他吃完就走,不用收拾碗筷。

    这些话说的有些道理,不洗碗更好,包巳就放慢速度,适应不到三分钟,还是把自己那份吃完了。再看老李,面前还有一多半,汤碗里,已经不冒热气了。

    包巳说:“你慢慢享用吧!我得提前走了。”

    回到宿舍,包巳先画出个三层保温饭盒,并不是玻璃保温胆那种,而是一种双层不锈钢保温胆。这东西打回来一份饭菜,可以当做夜宵。不知道那个将军有没有兴趣试制出来?

    画了几幅分解图,包巳又想开新书,想了一会儿,还是决定从古典历史题材着手,在纸上记下一溜大写字母,代替剧本小说的首拼名字。

    然后就开始写字。第一本电视剧剧本是系列剧《包青天》,按照一个单元六到八集编排,包巳一个晚上,写出十个单元的大纲和故事梗概。计划分一周时间,先写出来。

    给自己找到事情做,专心致志的忙于写字起来,包巳就不会再考虑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了。

    早操时间是早晨五点十分,天色还没有亮。操场上就一片哗啦哗啦的脚步声和此起彼伏的哨子声、口令声。包巳跟在队伍后面奔跑,也看不清前面都是谁,稀里糊涂地跑了半小时,这才分辨方向,回到自己屋

    里。

    傍晚时分,刘洪安来了,带来两个消息,一个是电脑和笔芯的事,都可以搞来,笔芯有单位给协调。电脑问题就比较麻烦,一个是再次确认打字真的比手写更方便吗?另一个就是步骤,写报告,请求批准,费用来源等等,最快速度也至少的一个月才能搞回来。

    包巳说:“算了,手续太麻烦。我给朋友打电话,叫他们买好寄过来好了。你就说咱们能不能在学校使用吧?”

    “可以啊!”刘洪安很高兴包巳自费添置这个稀罕物件。“只是国际长途就得到电报局去打了。”

    包巳说:“那我请假去打电话。”

    刘洪安说:“第二件事就是丁香病了,在学校大门对面医院里输液呢!可能是路上伤风,早晨起来跑操又受了寒气,就发烧昏倒了。”

    包巳站起来,说:“请假条回来再补你,我去看看。”说着就风风火火跑了。

    学院对门街区,还是学院的地盘,门诊部里,丁香靠在床上,已经退烧了。见包巳进来,眼泪就流下来了。多少年了,跑南跑北的,也没有生过病,一离开老爹,离开包巳,单独生活,怎么就有些想家呢?心神一打岔,早上的晨练就少加件毛衣,八九点钟就觉得浑身酸软打颤发烧,被同学们送到校医处,就送到这里来了。包巳捏着她的手,心疼极了。见她嘴唇发白,眼圈发青,就问:“想吃东西吗?”

    有些人很坚强,一年到头甚至几年都不生病,一旦生病了,就很严重,一个小毛病也弄得惊天动地。有些人却有长期疾病缠身,不轻不重,一直就那样,也没有什么事。丁香属于前一种,一次发烧,就四十一度多,把校医吓了一跳。现在眼珠上有红色淤肉,精神很虚弱,微笑着看着包巳,说:“肚子很饿,却什么也不想吃!”

    包巳说:“我去想办法!给你做点饭送来。”丁香红了脸,说:“你叫护士过来一下。”

    能上厕所了,这是输液有了效果,身体吸收水分够量了,自然就恢复排泄。包巳叫来护士,自己向外走去。

    街边的饭店,很少有私人开设的,包巳走进一家商店,买了个塑壳保温桶,玻璃瓶胆里也有一个隔层。商店里食品还真的没有适合丁香吃的,面包太干硬,糕点也不新鲜。只好在水果店买了几个苹果几个橙子一个菠萝。用网兜拎着,继续寻找。走了一里多地,才见到一个私人饭馆,里面正在播放丁香的歌曲,包巳进去,里面人很多。老板见是个解放军进来,就热情地问想要吃什么。

    包巳就说:“一个战友生病了,发烧厉害,刚刚恢复一点,肚子饿又不想吃东西,看能不能熬点清淡写的粥?”说着,包巳拿出二十块钱来。

    店家连忙说:

    “理解理解!我给你用砂罐熬点蔬菜小米粥吧?这得三四十分钟才能出来,你怎么拿?”

    包巳说:“装在这保温桶里吧!我过会儿来拿。给钱!”

    老板说:“都是小意思,你给两块钱吧!”

    包巳到附近邮局拍电报,正是傍晚下班高峰,排号排了半小时,才给席志昌打了个电报。要求他弄一台先进点的能打字并储存的电脑寄过来。

    回到丁香身边,她的四个伙伴送来的饭菜还在小桌上,丁香气色好点,依旧不想吃饭。包巳对几位表示感谢,几口把伙伴送来的病号饭吞下去,去洗过碗筷,给丁香倒出一碗小米粥,一碗馄饨。也不管丁香一直使眼色,坚持用小勺喂她。

    丁香一只手还在输液,只好红着脸一下下吃饭。几个伙伴眼都直了。这包巳的名头她们听说过,和丁香是一起上高中的同学,又一起上大学,真的是青梅竹马。可这份温柔体贴,确实她们死活也想不到的,和那个嘶哑着喉咙大叫我要飞得更高的粗犷,丝毫不沾边啊!

    包巳终于看到丁香的眼色了,连忙让几个同学吃苹果,几个人嘻嘻哈哈地取笑丁香一番,说晚上就交给你守候了,叽叽嘎嘎地走了。

    丁香在这边住了三天,包巳到那家饭馆做了六顿饭。店主周大哥认出了包巳,热情地提示他变换花样菜式,包巳不会客气,还亲自下厨做了鲫鱼豆腐汤,菠萝苹果鸡蛋羹,周大哥开玩笑说:“包巳你要开饭店,生意比我的强多了。”

    食客们听说歌星包巳在这里,客流量激增,搞得周大哥半夜也关不上门。给钱的时候,周大哥死活不要,说:“咱就知道,这饭是给女孩子吃的,那就肯定是丁香了,啥时候丁香出院,带来给哥认识一下?”

    包巳笑着答应了。

    院子里的玉兰花开了,包巳的《包青天》也写到六个单元了。刘洪安来过几次,也不说什么,只是看了看稿子,又走了。

    包巳拿到一张借书证,就钻到图书馆整天不出来,有时又借了一摞图书,几天后就送回去了。管理员把登记记录抄写下来,有点怀疑包巳的看书速度。

    刘洪安发现,包巳不写《包青天》了,又在写另一个《白娘子传奇》,写了不到一星期,大纲完成不到五分之一,又转而些一个电影剧本,名字叫《青蛇》,很快写完,还画了许多的漫画插图。

    包巳的文笔越发老练起来,用词造句变得峻险奇峻。老刘就问:“这些传奇传说之类剧本,好像咱们国内制片厂拍摄不出来吧?”

    “我就没有打算在国内拍摄,这是给邵氏影视剧制作中心写的。人不能无信,人家帮我在母校建设教学楼,我得帮人家把这笔钱赚回来,这就是投桃报

    李的事。这事的结果有两个,一个是直接交给香港邵氏公司来拍,另一个办法,就是合作,把人家请进来,联合拍摄。”

    停顿了一会儿,包巳说:“能不能找些科技类刊物,一些资料要从国外科技发展资料里分析出点东西来。”

    “这个有!明天我就送过来。”老刘不能催包巳继续那个科幻小说,只能提供一些帮助。

    似乎有了科技文献的参考,包巳又开始了《mh310》的写作,只是写了十几天,三十多万字,又搁笔停下来。他要到女生宿舍那边找丁香,要求请假出去逛北京。

    请示了领导以后,刘洪安还是批准了他俩的请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