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二
字体: 16 + -

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叔初婚

    老任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情,不禁沉思起来。丁香也是惊讶无比,夸张地长大嘴巴。

    包巳见他畏难,就说:“这事吧!我也给你考虑进去了。”说着掏出一张纸,说:“这校舍是这样的布局,这里是大门,正对着中心国旗杆,围着国旗杆是个正方形的广场,直横都是三十米,三面有教舍,每边都是一样的,三十米长带走廊七米宽,建筑面积六百三平方,全部整浇顶面。硬化面积九百平米,加上围墙300米左右,你看得多少钱?”

    老任估约摸一下,说:“这个工程,就是给你家私人盖的,也得十八到二十万成本,给乡政府建,没有三十万我不干。”

    包巳笑了一下,说:“我给争取到四十万,包括学生桌椅门窗全套,还有厕所操场设施,你也不要想着从中谋利了,质量要有保证,要真材实料,这工程交给你我放心,肯定有赚。首先修院墙,拉好院墙后,里面想怎么搞就怎么搞!学生学习区,叫他们到操场或者分散到大队办公室,借用一段时间,院墙全部采用水泥砌墙,围墙砌好一段后两面刷漆,他就是偷回家,公安也能找到证据。这是外国人捐助的建设项目,上面肯定关注,你就放心吧!”

    老任说:“好!丁香那房子我一定不会耽误时间的。这边的工程年前一定把围墙建好,地基打好,开春一鼓作气,不耽误暑假开学使用。

    那好,后面的事就是你来谈判了,我再参与就不合适了。”

    那辆面包车就忙碌起来,拉着二叔夫妇到县医院妇科做检查,拍摄很时髦的乡下根本没有的婚纱照,然后到百货公司,选购床上用品。包巳顺便连婴儿用品也买回来了,六妮也只是红着脸,没有反对。到农贸市场采买一些木耳银耳海带之类的干货,又买了一堆烟酒,把车厢塞满才回家。

    包巳的预测没有错的,果然在第二天夜里,就下起大雨来,地面变得泥泞,买菜什么的就得挑回来。

    兵步小同学来了,还带着个矮胖的同伴,是技术方面的人员,穿着高筒雨靴,带着铺盖,一份旅行睡袋,准备住到包巳家里。可把县里的领导给吓坏了。国际友人能住进贫穷落后的普通农户家中吗?一个由外事部门和政府部门教育部门选调人员组成的接待三人组就到包巳家调研看情况。

    包巳家当然没问题,可这交通没路,晚上没电,周围邻居家住房又是那样落后破败,怎么能把这样的环境展示给国际友人看到呢?

    接待三人组里,有个包巳的熟人,就是那个教育局的冯副局长,就愁着脸,说:“包子!还是劝一下兵步先生,住在县里招待所吧!”

    包巳准备说话,兵步抢先说:“是这样的,这位渡边先

    生,不仅是我们请来的建筑方面的技术专家,也是国内一位作家,想和包巳同学多多交流,为他写一本传记文章。他的歌曲,在我国流传深远,深得校园青年的喜爱。我们还想请他在方便的时候,到东京举办专场演唱会呢!”

    兵步是个高个青年,留着一副时下流行的矢村头。茂密的黑发如同戴着个假发套。他说的诚恳无比,一边的渡边也是连连点头。渡边四五十岁,有些谢顶,一副人畜无害的笑模样,西服口袋插着两支笔,超有文化人的样子。

    接待组无法说服人家,在包巳家吃了顿饭,很平常的农家菜,再高级些,六妮也做不来。包巳没有出手,他也不愿意两张狗皮膏药粘在身上。简单的宴席上,有乡里一位副书记,村里支书包巳本家子侄辈的包子旺作陪。

    包巳开玩笑地说起几句偈句:“咱们这里,穿衣基本靠纺,吃饭基本靠党,讨老婆基本靠想,治病基本靠躺,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取暖基本靠抖,交通基本靠走,失眠基本靠手,照明基本靠油,二位要有所思想准备啊!”

    那个县里的领导,脸色立刻就黑了下来。责怪地看了小包一眼,小包装着没有看见,没有搭理他。渡边说:“你总结的很好,很有代表性。和我在各地农村所看到的情况基本都一致。只是这个失眠基本靠手是什么意思?”

    包巳笑笑,无法解释。县领导打圆场说:“这种情况是十年大运动所造成的,我们的工作就是努力改善现在的状况。我们不同你们发达国家,这种状况会在发展中不断改善的。”

    他的话说得中规中矩,语气中却露出些妄自菲薄的羡谄媚态,县外事局的人没有听出来那种口气。冯副局长却是眉头皱了起来,小包连忙说:“有铃木公司对我们内地基础教育的大力支持,我们会更快的缩小先进与落后的差距的。”

    这句算是缓解了刚才话里的意义,就得到冯副局长的赏识,看了他一眼说:“后面的细节就由我们洽谈吧,包子你还是上学去吧!”

    这是对包巳的一种爱护,不能让他参与到这些官方交流中去。包巳感谢地看了他一眼,说:“我就要参加单元考试了,这不是二叔结婚吗?哪里有时间回家啊!”

    九号的时候,包爸带着包妈和小妹回来了。家里的工作就交接过去。包巳拿出五千块钱,叫二叔随便花,直接说,你比人家大十来岁,对她家大方一些。

    柳老爹对这门婚事已经没有意见了,家里需要的东西都有了,自行车手表家具房子小四轮都是一般家庭没有的,女儿已经怀孕了,再提什么要求,还不叫人笑死。

    十一号的下午,包巳背着录音机回家,路面还不能骑车子

    。李宝国送来一头宰杀好的肥猪,是叫周小粒开四轮子去拉的。又搞来几副猪头杂碎,邻居们帮着在院子里噼里啪啦地分割肢解。请来的厨师开始过油烹炸蒸煮。

    二叔老光棍娶妻,来帮忙的就多了,父族邻居家的女人都来帮着择菜洗菜,清理盘子碗,几个小伙子帮忙借桌子板凳,搭建帆布篷子。老任还送来一堆新的钢管架子,派几个人帮着竖起来。

    他和乡政府签订承包合同,承建小包村子学校院子,按照要求,他可以拿到三十五万的工程款,那些桌椅之美的木器,不用他管。这是喜出望外的事了,比预计的三十万还多一些。三十五万块是兵步坚持给的,他要保证质量和工期,说多余部分是奖励。

    乡政府和县里没有得到丝毫好处,就想从课桌上想办法,兵步坚持说:“那是以后的事,明年再谈。”

    包巳上过的小学叫李村小学,大门距离公路有三百米,为了不影响教学,新规划最后决定在操场位置另起炉灶,拉一道简易围墙免得学生进入施工区。老任按照小包建议,坚持先修围墙,只说是小包建议,没有说周边民风强悍的事情那是咱们自家的丑事,不能让人传到外面去。兵步也同意了。

    路面不好,就不能进料。老任和兵步、校长陈天泽、包巳几个商量一下,包巳说:“好办,你到砖瓦厂拉几车废砖渣,先把这段路垫起来,铺垫些泥沙,等学校建好了,做个水泥路面,额外需要多少钱,都算我的。”

    陈天泽是无话可说,只有感激的份儿。老任没意见,兵步说:“就这样吧!多少钱的事,以后再结算。”

    三十五万专款现在在乡里教育工作站的专门账户上,老任的前期工作已经支取了六万,就开始做这段三百米的通道。

    道路拓宽,需要砍伐两边的杨树,村里就有人说不该砍树的。包巳对这些事不能发表意见,就叫兵步说话。这边一停工,兵步闹着要拿回钱回家,县里那个三人接待小组就来了,训斥了乡里村里领导,说要是不能配合工作,就换人吧!

    大队组织正在体制改革,恢复旧有的乡村称呼。村干部的权力很大,有权决定哪个村民组的提留款统筹款和爱国粮的分配,甚至同一村子的邻居之间,都是四口人,耕地面积相同,交粮款数目不同,相差几十块钱的现象。

    借此机会,老任坚持签订了以前自己的要求被驳回的合同,请领导派人驻守工地,监督工厂进度。

    安抚兵步先生一下激动的情绪,乡里还是派来一个人,又是小包熟悉的侯专员侯树明。

    老任很谨慎,每天运来的材料当天就使用完毕,宁可误工,让工人等料,也不让材料蓄积。这二十来个工人,就一天十

    几二十米的砌着围墙,每晚下班前都刷上黄白色的涂料。

    兵步很奇怪这种施工方式,问老任,老任也不搭理他。问包巳,包巳呵呵一笑,说:“是人家检查进度工作量,核算成本的办法吧!”兵步恍然大悟起来。

    不知道老任又多少工人,这里有二十人左右,路边的未来工厂大院子那里也有近二十人人,丁香的房子那边也有十七八个,中学那边也有人在干零活。他说,乡政府那边和街上一些单位的房屋维修也有人在干活。现在种罢麦了,就是不缺人。一天管一顿饭,两块钱两块五的工钱就不愁找不到人,大工三块五也不缺人。

    草!这也太低廉了吧!怪不得周大姐不愿回来,城里的小工比乡下大工还合得多些。城里是八小时工作制,乡下是以太阳出没为标准的,太阳出到太阳落算一个工,中午吃饭也不超过一小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