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二
字体: 16 + -

第一百三十四章 二年级了

    开学了!包巳回到学校,就看到那条背街的新路路基铺垫已经完成了,站在街道上,两旁的柴火垛矮棚子拆除了,一眼就能看到那端的学校大门。高高的路基比东侧的水洼地高出至少一米,部分地段,高出两米也不止。

    老任在指挥工人紧张的放线定模板,看样子这两天就要浇筑路面。

    包巳推着自行车从地基上走过,脚下的地基很坚实,一层很厚的烂砖渣掺杂大沙灰用压路机碾压过后,平整又坚硬,上面又铺一遍砖渣,然后浇筑水泥预混料,两头同时铺设,四个搅拌机来帮忙,预计一天完成。伏天是修路最好季节,天气热,热涨冷缩效应,以后越冷路面就越是收缩结实。

    老任见包巳过来,领着他看那片宅基地,说:“如果不是为了垫这片地,现在已经修路结束了。这片地费了十来天时间,拉了两百多车沙土,周围是李大进兄弟用小四轮拉的黄土,你看怎么样?”

    这片土地有近二亩大小,堆的土方超过了路面一尺多高,外侧果然是黄土黏土,里面堆积的有河里的沙土,也有黏土。看土方量,足有四千方。老任确实出力不小。

    包巳说:“等会儿我把垫土的钱给你,这有四千多方土吧,给你五千块钱,够不够?”

    “用不了!这点钱原是不该要的,主要是李大进兄弟请人装车卸车的。这河砂也是人家人工一锨一锨装上车的,原计划用铲车挖掘机装车的,附近就找不到废弃土地,所以,——”

    包巳说:“付钱是必须的,咱不能叫人说闲话。这路搞好了能不能开工盖房子?”

    “不行啊!地面没有沉积下来,虚土上无法施工啊!等南街小学的道路修好了,下两场雨沉淀一下就可以了。”

    学校里,今天的学生都在忙着缴费领书,包巳就找到丁香,叫她回去取五千块钱给老任。

    丁香见到包巳,笑着问:“带了什么礼物啊!”

    包巳说:“在家没带来,带来的现在你还不能看!我说给老任五千块,他也没说垫土需要多少钱,咱就拿钱让他留吧!”

    丁香答应一声,回去了,临走过包巳身边时,问:“什么时候开工?问了没有?”包巳说:“不急,不耽误过年住新房子。”

    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张贴在教室后墙一角,包巳的成绩被红笔圈了两圈,那是年级第一和班级第一的标志。丁香的成绩在年级第六,还算可以。包巳翻看一下新书,就出门看看教学楼建设进展。

    唐钟已经回来了,看着正在砌墙的三楼教室,忧心忡忡地说:“效率太差,设备太简陋了,连安全措施都没有,真的太慢了。”

    一座三层楼房,竟然没有外墙手脚架,全部用内架施工,楼梯部位,

    为了施工方便,还搞了个第四层楼梯间,像个小炮楼,这是原来的设计里没有的东西。

    炮楼就炮楼吧!后期施工和维修都用得上,到时用个大锁锁上,不让学生们上去就行了。这么多人为什么效率就这么低呢?

    建筑队的人说,还是电力紧张,天热季节,农民要抽水灌溉,电力就不够用,这里拉闸,那里限电,我们也没办法,都是在等着,来电就向上运料,那电葫芦是没有停过的。包巳说:“就没有想过自己发电吗?一台柴油发电机组就那么值钱吗?”

    建筑队队长说:“请你向上反映一下,我们说的也没谁搭理啊!”

    包巳看看唐钟,他说:“我给他们俩的打电话。”

    宝丽金的小张负责的工程,已经验收合格,人家已经走了。校园里四条道路修得笔直漂亮,学生食堂今天也正式开始使用了。四个炊事员住进新房子,也是很高兴。见包巳过来看,老施笑着说:“包巳啊!以后你想吃锅巴,那就没有了!你看,这新式锅炉连着蒸箱,既有开水,又可以蒸馒头蒸米饭,上哪去搞锅巴哟!”

    包巳说:“你们的工作是不是清闲一些?清闲之后,还是把米择一下吧!又是砂子又是老鼠屎的,会有传染病的。”

    校长在看新生报到情况,听说包巳在四下看,也转了过来,听见包巳要求,就说:“包巳说的对,这蒸饭要是搞好点,老师们也不用自己做饭了,来打点米饭,自己炒个菜就行了,更省时间。”

    包巳说:“将来有一天这样行不行?你们几个,把食堂承包下来,学生也不用带米带面了,也不用买换饭票了,到食堂来,就是买饭票菜票,或者直接来买饭,米面菜,你们自己去买,就像开馆子一样,你要是做得不好吃,菜里没有油水,米里面有杂质,他们就去吃馒头吃面条,连续剩下三天饭,自己就把卫生质量搞好了。”

    校长说:“这样也是一种办法,可以考虑一下的。”

    几个炊事员却垮下脸来,那其中的含义他们懂得,自负盈亏,哪有现在大锅饭舒坦。

    自从丁香接手管理汇款单汇兑业务之后,自己的信件就被校长和丁香从窗户塞进屋里。包巳就看到许多的什么作品评选邀请信函,什么参加各种演出邀请函,参加作家作者笔会邀请函,也有省作协的通知,通知包巳成为河南省作协会员,并发出约稿。

    更多的还是读者听众歌迷来信,还有香港朋友寄来的大包巳裹。包巳就看见金大侠的明报样刊,几乎天天都有,信封里就一份报纸,上面刊登着寻秦记的连载。找到第一个信封,就看到金大侠的亲笔信,信中主要说,形式新颖,文笔老练,希望继续大后续部分写出来,不

    能耽误连载。润笔按照千字一百港元寄存,日后单行本出来一起结算。

    这点包巳倒不担心。这一年过去大半了,还有许多任务要做,这才是包巳觉得迫切的任务。

    晚上,包巳到丁香家去看老爹,就见将要临产的王芙玫大着肚子还在帮忙做饭,就对三哥说:“你就不要人嫂子来回折腾了,这里离医院近些,住这边更方便一些。找大夫看了吗?预产期是多久?提前住院吧!”

    三哥憨憨的一笑,没有主张。

    面条是三哥去邻居家压的,她问,那片地真的是咱们宅基地吗?街上的人都在说,那片水洼地,是咱家买回来的,花了好几万呢!

    丁香翻着眼说话了:“跟你说了,怎么就不信呢?非得问包子!这里有文书宅基证,还没有包巳的话可信?”

    包巳笑着说:“三哥这是问什么时候开工呢?下午我见着任所了,他安排好时间了,不耽误过年我们住新房。老爹!你还是考虑一下,提前准备些材料,今年冬天,定做火炉子的肯定更多,三嫂要带孩子,恐怕你还得上手,不如提前找个徒弟培养着,以后光动动嘴就行了。”

    “我原来想着让你来干活呢!现在看来是指望不上了。也罢!你有本事把丁香带出去就行了,屋里的事情就不要管了。”老爹有些高兴,又有些失落。

    丁香翻检包巳的背包,就看见他的工作证,问:“你参加工作了?”

    包巳说:“就是回来带你的,公司里有个宣传部,宣传部下面有个歌舞团,还有个影视制作部,想邀请你加入,你看怎么样?”

    丁香说:“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包巳说:“那过几天就走,立马就把手续办了,省得多生变化。”

    这么快?听说马上就要变成城市吃商品粮的,丁香很激动,从小就有根深蒂固的思维,那种对新生活的向往很强烈,就问:“去了做什么工作?”

    “不上山,不下地,不打渔,不砍柴,描描眉化化妆,上台唱歌,或者参加拍电视剧什么的,随随便便一天,每月领工资,就这么简单。”包巳鼓惑说。

    “这就不上学了?你还回来干什么?”丁香问。

    “就是接你啊!我还得等教学楼盖好才能去正式上班的,还得在家等一年。”

    “那我也不去!我也在家等着。”

    “傻子了不是!你去把手续办好,回来继续上学,等学校建好,家里老爹安置进新房子,出去工作也放心不是?另外啊!武汉大学给咱们下了特招录取通知书,就是说,咱们随时可以去读大学了。”

    这下丁香兴奋了,说:“你去吗?什么时候走?”

    包巳说:“等几天吧!等和老任谈好了再说。”

    三哥就激动起来,

    说:“我去找他!”

    丁香责怪说:“你急什么急?明天你再告诉他,说包巳请他吃饭,他就知道什么事了。”丁三挠挠头,不说话了。

    吃完饭,包巳单独对丁香说:“明天中午放学,到营业所取十万块钱。”

    丁香吃惊起来:“这么多?”

    上次包巳叫老任凭着修路合同,一下子就拿走五万,就把她吓得不轻。

    包巳说:“这些钱,除了这边的房子用钱外,东边的那块地,也要修建院墙围起来,里面不能一直荒着,被谁耕种了,以后就可能有纠纷。咱们得给三哥和一些朋友找个挣钱的门路,那里的建设,还需要更多钱投进去呢!"

    “你真的还想着家里人?”

    “那当然!无论走多远,以后还会回家看看的,等老了以后,能见到小时候的伙伴,在一起喝点茶,说个笑话,那才是最幸福的时光。”

    “好像你出门一趟,心情有些变化啊!”

    “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会有变化的,无论从容貌上还是心理上,都会有!这就是成长和经历!我的屁股被人攮了一刀,现在还隐隐作痛呢!”

    “哪里?又和谁打架了?我看看!”

    “你不用看,已经结疤好了!我得看看你,最近又长大点没?”两人笑闹一阵,公鸡报时了,丁香整理一下衣服头发,白了包巳一眼,走出房门,却见三嫂坐在门外大蒲扇,大咧着嘴在笑,顿时就脸色血红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