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二
字体: 16 + -

第二十一章 录音带

    周一早上的收获很大,包巳很吃力的背回来八条兔子三只野鸡,十四个套子有八成的收获,包巳很高兴。四五十斤的大袋子,扛在肩膀,累着也是很高兴的。这次陷阱战线拉得够长,稀稀拉拉排了快两里地了,跑得远点,果然回报也丰厚。

    先到丁香家,送了三只兔子一只野鸡,回头给刘老师家一条最大的兔子和两只野鸡,剩下的,借了刘老师的自行车,要送回去给二叔收拾。其实,包巳还捉到一条菜花蛇,怕丁香害怕,直接用屠龙刀剥皮开膛,把肉放在袋子底部,没有拿出来。这东西,他们也不敢吃啊!

    把兔子送回交给二叔时,他才刚开门,叫包巳晚上回来吃,包巳说还留的有,中午和南边范店的,教语文的刘老师在一起吃,就是这辆自行车的主人。说着,找出自己的雨靴带上就走了。天色昏暗欲雨,得赶快返回。

    回到教室,还没有下自习。丁香看一眼包巳回来,没有说话,包巳拿出英语课本,哇哩哇啦的拼了会儿音节,很快就下课了。

    学校的馒头太黑,包巳不吃,就和李少浒一起上街,经过大门口的时候,看见刘旭容老师还在井台上清理兔子肉。

    包巳摸出一张饭票,说:“小浒,你给我带个馒头吧!我不去了!”

    李少浒没有客气,接过饭票就走了。包巳到刘老师家,见他烧水壶已经开了,还顾不上褪鸡。就上手帮忙。包巳办事利索,大毛一捋,小毛就用手搓着扒,很快就洗理的白白净净,开膛破肚,对着水井冲洗一下,惹得刘秋秋在外面看。

    按在案板上噼里啪啦的剁碎,撒上擀碎的细盐,腌制起来,又把兔子肉拿回来,剁了一小盆,单独腌制。

    这两只鸡和一只兔子肉差不多份量,包巳问:“中午吃鸡还是晚上吃鸡?”

    刘老师很佩服包巳的手脚麻利,反问:“随便啦!你真的撵上了兔子?”

    包巳开始吹牛起来:“一早上,我逮了八个兔子三只野鸡!早上你不是看见了?还不信?下次带你见识一下,你在后面背袋子就行了。中午我早退啊!来烧兔肉,你的厨艺不行,搞不好的!”

    刘老师无语。李少浒过来,远远举一下手里的纸包。

    包巳回教室,啃着馒头,开始今天的写字工作。

    临近中午时分,一场瓢泼大雨开始洗涤整个世界,气温骤降,很多同学冻得打颤。最后一节,包巳没有上课。只有丁香知道包巳去了刘老师家干什么,她早晨拿来一些花椒大料,是包巳做菜要用的。

    包巳上课不注意听讲,自顾自的不务正业,但不干扰别人,也就没有老师干涉。现在不知道你的水平,就让你嘚瑟吧!一切等到考试之后才能说话,成绩不行,还不好好听课,到时别怪老师不客气。

    这个星期里,整个班级里更忙了,抄写组的同学六个人要抄稿,还要训练,很忙,包巳要赶稿,也要陪着训练。还要去操场熟悉铅球和铁饼的份量,对自己身体有个全面了解,对身体弹跳力爆发力、柔韧强度有个认识,对投掷方向远近距离有个预演;步测熟悉跳远沙坑场地,测试自己有个什么样的结果;跳高的架子实际高低,测试自己现在的身体适应度。再对照中学生体育运动标准,看自己和大纲要求有什么样的差距。

    这些测

    定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多次找时间完成。

    包巳练习自己的爆发力,耐力和身体韧性,就和范天水李文超两个肌肉男在操场练习跑步、跳绳、俯卧撑、仰卧起坐;在宿舍练习打沙包等等。

    七个抄写组成员也单独找时间做训练,在包巳解说下,也对自己在整个活动中的位置有个大致的了解。其实不止这七个人,像李文超就经常过来蹭课听讲。张璇和王思楠几个女组选手,也在丁香要求下,过来陪伴。

    早操时间,包巳不能再缺席了,他要坚持跑完三千米,大家早操结束了,他还和一些三千米选手在坚持跑完,华老师也给他们支持,陪着帮忙计时测定,指导者调整呼吸和步伐节奏。

    包巳知道身体才是自己最大的财富,很注重锻炼,按照华老师的专业指点,觉得已经恢复一些体能机制了。

    这个星期的稿子终于在周六下午赶完一百零六章,算是把故事情节小结一下,也可以算是一个小结尾。看看日历,已经是九月十八号了。包巳把稿子交给刘老师,说第一部分可以结束了,赶快抄写完毕,最迟在咱们运动会比赛后,拿到奖金,就寄出去,今晚我就回家了。

    刘老师说:“潘小雷的录音机放这里一星期了,空白带也准备了三盘,这样吧!你今晚回去,明天午后就来,咱们开始录音,我帮忙给寄走。你骑我的车子吧!”

    拿了一叠新纸要走,看见丁香过来。丁香说:“今晚和明天我可以帮着抄五章,老师看该分哪些?包巳明天午后你来唱歌吗?我也来听听?”

    应该的,你学会才好呢,说不定国庆节学校要搞活动,上台表演一下也好啊!包巳连忙鼓励。

    丁香说:“哪首歌可以上台去独唱?老歌我可不唱!”

    包巳说:“那就唱首新歌。回去我想想,专门给你作一首。怎么样?”

    刘老师选择一叠稿子,交给丁香,包巳推着个车子跟着走了。

    两人慢慢走着,丁香说:“学校真的会举行国庆演出吗?”

    包巳说:“希望有!你就可以展示一下了,我也可以借个光。”

    “你借什么光?”

    “我写歌你来唱,咱俩一起出名呗!今天在学校小范围试演,以后在北京上海举办演唱会,那才风光无限哎!”包巳很激情的描画蓝图。

    丁香说:“谁跟你一起?”

    “那你准备跟谁一起去,我认识吗?是生人熟人?还有谁比我更合适吗?”包巳故作吃惊,插科打诨,还偷换概念。

    丁香看见街头有人在看自己,就说:“你走吧!”

    包巳说:“明天来早点,你来听歌,我会更有感觉。“

    见丁香翻白眼了,包巳骑上车子就跑了。

    初秋的天气很热,地面的雨水早就干了。发现路沟里到处还有积水,包巳懊恼地摸摸后座的书包,那里的套子是不能用了。

    现在不是打猎的最好时节,都说秋后小动物膘肥肉嫩,实际情况是,暑天刚过,有的小动物刚脱毛换毛,新毛还没有长成。乡下人讲究什么都卖钱,一张兔皮也可以卖三毛五毛,至于野鸡,肉太柴,没有人吃,偶尔捉住只活的,都是卖给馆子食堂,比家养的老母鸡还贵些,又不花钱喂粮食,谁

    舍得吃。

    这些动物天干还好逮些,天旱时,野外水源少,仅有的水塘沟渠是它们的饮用水地方,那是必须要去的,辨认踪迹,在沿途下套,成功率高些。现在到处都是水凼,人家就地就能喝到水,就不好下手了。

    看见家里的黄狗迎接上来,包巳摇了下铃铛,黄狗更亲热的摇头摆尾起来,下车摸摸它的头,奖励一点不要钱的亲热,这是安慰家宠的好办法,包巳还是不吝啬的。

    家里人都在,二妹也老早回来了。包巳她和自己一个学校,可就是没有看见她。难道说自己过于有才,吓着她了。

    可能是刚刚和妈妈说了什么小报告,包妈看自己眼光有些不善。包巳就问:“地里现在收割庄稼了吗?要不要到地里去?没活我就写作业啦!”

    包妈口气不太好,说:“没活!豆子没熟,稻子到八月十五割,你还能嘚瑟一阵子。你在学校都在干什么?整天连作业也不交,还写什么作业?”

    包巳说:“练习册不是作业吗?我下星期还要买练习册,多给些钱吧!”

    “你不是准备跑操赚钱吗?还不够你花的?”

    “争夺第一的事儿,谁能知道结果?我是想得那双鞋子。”包巳还在分辨。

    “你二叔不是给钱叫你买鞋了吗?你撵兔子不费鞋吗?有本事光着脚去跑啊!不好好上学,跑地里撵兔子,还要狗干什么?你吃饱撑的吧!”见包巳辩嘴,包妈勃然大怒。

    包巳说:“别废话,给钱!我马上就走!”

    包妈对包巳的突然强势很感意外,以前包巳可不是这样的,还是说:“没有!”就扭头择菜去了。

    包巳瞪了二妹一眼,回屋找了件秋季厚上衣外套,试了一下,去年的新衣服已经穿不上了。站到门外说:“还得买衣服啊!这可不能穿出去哈!“胡乱裹拉裹拉扔在椅子上,骑车走了。二叔在路口截住,说:“别去逮兔子了。下星期抽空回来,我就卖豆子了。你现在去学校,那边有晚饭吗?”

    包巳心里一热,没有说话,跑了。

    上一世里,包巳和妈妈的关系很不好。这倒不是发生什么大的恶性后果,母子之间,该有的礼节性的方面,逢年过节的尊老敬老的礼品,平时的小细节也都照顾得很完美。外人看来,依旧是子孝母贤的典范,这只是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感情方面确实有隔阂,原因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包妈的心思过于复杂,对女儿,尤其是大女儿,更偏袒一些,觉得她从小老早就没有上学,全是为了这个家庭,而包巳和三妹都是上学到自己不愿上,过于占用享受别人的辛劳成果,千方百计的想从各方面补偿她一些,这个举动不只是一年两年,她终身都在想着大女家没有这个没有那个,和包巳分家以后,老两口单住,也不要田地,靠包爸的退休金生活。老年时候,只要看见包巳家有的,不论是什么,都要念叨,你大妹一家多可怜,她家就没有这个!没有那个!

    至于之前的家长里短,姑嫂战争,婆媳大战,包巳夫妻都是弱势一方,抵不过协约国的联合进攻的。后来,包巳外出发展,离老家远远的,这才有所改善关系。

    摇摇头,甩开繁杂的思绪,包巳从十字街向北拐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