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平叛
薛万彻杀掉了清宁宫最后一个宫女也没有问出李治的下落,柴令武看着一脸凶相的薛万彻不敢言语。
这时一个小校从外面跑了进来禀报道“将军,房大人传话过来,在御书房附近发现陛下和皇后踪迹。”
薛万彻只是觉得李治跑得好快,柴令武却是听的亡魂皆冒。
他急急的吼道“快追,绝不能让李治跑出皇城,不然我们立即死无葬身之地!”
薛万彻疑惑的看向柴令武,问道“怎么?”
柴令武冲着他叫道“李治去御书房一定是去拿印信,他要是拿到印信不用出城就能下旨平叛!”
薛万彻闻言哈哈笑道“是么?但愿如此。”
柴令武不解的问道“这是为何?”
薛万彻冷冷的回答道“不为什么,这小子得罪的人太多了!”
说完薛万彻也不搭理柴令武,说实话他很不喜欢柴令武。觉得这个人和他老子柴绍一样,才华是有的就是没有一点点儿担当。
薛万彻对着来的小校说道“传令立即封锁安化门、明德门、启夏门、延平门。”
柴令武想了想问道“我们不在皇宫里抓李治了?”
薛万彻瞪了他一眼,真心觉得这个柴驸马脑子里面实在是缺根筋。抓李治当然是在皇宫中抓住是最好的,等他跑出皇宫要抓他只能祈祷上苍,这种没谱的事薛万彻是万万不肯做的。
封锁长安的城门只是为了保险起见,这四个门封锁住了就算李治从其他方向跑出长安,要找到岭南那支军队恐怕要到明晚也说不定。
一股烈焰伴随着惊天动地的连续的炸响翻卷着冲上半空,将皇宫的西南角照的一阵通透。
突然的爆响让究竟战阵的薛万彻也吃了一惊,过了好一会儿有人匆匆来报“禀报将军,兴仁门附近走水了。”
又过了一会儿有兵丁来报“启禀将军,房大人传话过来神月、紫日两位公公战死,留在太极殿的斥候队在兴仁门附近遭遇火器袭击,死伤惨重只剩下六人还能行动。”
听到这个消息薛万彻真的有些着急了,神月、紫日两位公公是当年唐太宗的贴身护卫武功绝高,江湖上罕有对手。他们对御书房的了解甚至比先皇更清楚,这次李恪是花了大价钱将两位收买过来,两人镇守御书房大家都认为自当万无一失,没想到竟然被人杀死。
他的斥候队是安排在太极殿附近的机动力量,这些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擅长搜索、侦查、追踪。把他们安排在太极殿附近就是为了防止李治向南逃窜,现在他们在这边遇袭,说明李治的确打算从这边出去。
薛万彻立即带领手下匆匆赶往兴仁门,路过一处池塘,薛万彻对着池水发了一下呆。他突然高声叫道“来人,立即快马赶往安化门,通知他们立即赶往清明渠水门布防。”
在薛万彻叫人赶往安化门的时候李治和章文怡已经驾着一条狭窄的小船过了敦义坊,这种小船有些像车船,需要用脚踏,但是与车船不同的是看不到左右的两个明轮。
李治不知道这种小船是用螺旋桨推进的,他只是感觉船行驶的很快。由于水道穿过坊间,因此他们到现在也没有遇到过巡夜的军兵。
李治现在非常疲惫,他看了一眼满脸大汗同样疲惫仍在奋力蹬踏的章文怡,咬了咬牙加把劲继续蹬着踏脚。穿过大安坊已经能看到安化门那边灯火通明,聚集着许多军兵。
蹬踏脚的声音在黑夜里非常清晰,却算不上很响,所以那边的军兵并没有听到这边发出声音。
小船顺利的穿过了水门来到了城外。继续行驶了将近三里地,就看见岸边的方琼和四匹战马。
章文怡先服侍李治上了岸,而后拔掉了船底的塞子,水迅速涌进船舱,小船渐渐的下沉。章文怡弃船登岸,三人分别上了马。
方琼没有看到卢妍,不用问她肯定是不在了。方琼眼神一暗,章文怡见了只是说了一句“走吧。”
岭南受阅部队驻扎地距离长安城也就五里左右,当李治赶到军营的时候,先期赶到的白三娘等人已经与领军的林恩德将军取得了联系,军队正在集结。
李治没有想到岭南的军队集结速度如此之快,他进入军营休息还不到一盏茶的时间,部队已经全副武装集结完毕。
李治赶紧写了一封诏书盖上印信交给林恩德,让他全权调动军力平叛。
林恩德率军直取安化门。岭南军的斥候分队在一段僻静的城墙边攀援而上,用偷袭的方式解决了城楼上的守军。破坏了悬门的机关使得悬门不能放下,又斩断吊桥绳索放下吊桥。
城外的另一支斥候分队用炸药爆破炸毁了城门,引导大军冲进安化门。
在安化门约有属于薛万彻部的军兵约百余人,他们的抵抗在大量的岭南军面前实在是微不足道,守军除了少部分职守的部队被岭南军连同薛万彻部一同歼灭,剩下的还没集结完毕就被包围缴械。
占领了安化门之后,林恩德立即亲自带人去了长孙无忌的府邸,另外派部将张硕攻占了京兆府
由于昨晚章文怡设置的炸弹爆炸已经引起了文武百官的注意,负有北衙六军指挥权的长孙无忌已经调动了城中兵马集结,并加强了城中的巡防,并向长安城各门发布命令加强防。
安化门守军被薛万彻的部将控制,因此他们并没有依言用原守城军加强城防。这也给岭南军以可乘之机,顺势占领安化门。
由于林恩德手持圣旨,长孙无忌在接到圣旨后立即对长安城实行戒严,同时派出军队包围太极宫,并派人去城外接李治回来。
薛万彻等人至此还没能够完全控制太极宫,宫内还有大量属于金吾卫的御林军在没有接到皇帝命令时与薛万彻的部队对峙。
这时李治及时拿走玉玺、印信的好处就显露出来了。由于薛万彻手上没有玉玺,他用其他印章的假命令被拒绝执行。
由于太极宫内有皇太后、太后、各宫嫔妃,长孙无忌也投鼠忌器,只能暂时将太极宫包围而不敢攻打。
薛万彻等人忙了一个晚上,皇帝、皇后没有抓住,还损失了几个好手。正想趁天亮赶紧逃出长安城,但是没想到外面已经被包围了。
长孙无忌派人分别到太极宫外宣读圣旨,有几处没有被薛万彻拿下的宫门被打开。长孙无忌只是派兵占领了宫门而并未继续向内攻打。
还有些薛万彻的部下在宫门外宣读圣旨后也放下武器缴械投降,献出占领的宫门。长孙无忌只是派兵接管宫门,将那些投降的军兵带到城外看押而已。
快到正午时分薛万彻部下大部分放弃了抵抗,最后仅有数百人还聚集在薛万彻等人周围。一直以为只要振臂一呼就会万众响应的薛万彻等人这时才发觉事与愿违。
宫外的官兵迟迟没有进攻,这样的压力对薛万彻倒没什么,但是房遗爱、柴令武两个二世祖却已经崩溃了。他们带着自己的家丁朝宫外冲去,却被守在宫门的御林军一阵乱箭射了回去。幸好这些御林军没有伤人的意思,箭头都是拗断的,羽箭设在身上只是一阵疼痛罢了。
薛万彻看到这种情景很光棍的命令还聚集在周围手下,将自己和房遗爱、柴令武三个人绑了,然后向宫门的御林军缴械投降。
房遗爱、柴令武十分不解,对薛万彻破口大骂,薛万彻向他们解释道“吵什么,长孙大人不打进来不是怕宫里会死人,他是恨不得我们狗急跳墙在宫里滥杀无辜。只要我们动手他就有借口立即大开杀戒斩草除根,要是没有他们的纵容我们能进得来?你们有没有脑子!妈的,我们不能便宜了他们。”
房遗爱、柴令武这下都不说话了,鼓动他们兵变的人曾经说过,只要抓住李治就能把局势反过来。可是他们没有想到过兵变居然会这么复杂,这和他们以为的只要带兵进宫,李治便唾手可得的想象不一样。
李治不仅跑了还拐带了玉玺、印顺顺利利的跑了,他们在整个过程中几乎都没有抓住过李治的具体行踪。
事情发展到这里一切都脱离了预定的设想,长孙无忌并没有像那个人说的那样在第一时间里出来宣布支持他们立新皇帝,而且他还迅速的封锁的皇宫切断了皇宫和外界的联系。
薛万彻不懂政治,但是他懂军事会打仗。现在这种情况他已经想不出还有反败为胜的可能了,昨天的大阅兵使得军心在前一刻彻底动摇了。
现在还在的这些人都是跟着薛万彻东征西杀舍命相陪的亲卫,其他的军兵绝大多数都已经投降了。
在外面的长孙无忌对林恩德说道“将军现在可以领兵入宫扫清残余,便是大功一件。”
林恩德笑了笑说道“多谢长孙大人厚爱,林某临行之前陛下再三交代只要将圣旨交给大人即可,岭南军不得进入宫,林某不敢有违圣命。”
。
这时一个小校从外面跑了进来禀报道“将军,房大人传话过来,在御书房附近发现陛下和皇后踪迹。”
薛万彻只是觉得李治跑得好快,柴令武却是听的亡魂皆冒。
他急急的吼道“快追,绝不能让李治跑出皇城,不然我们立即死无葬身之地!”
薛万彻疑惑的看向柴令武,问道“怎么?”
柴令武冲着他叫道“李治去御书房一定是去拿印信,他要是拿到印信不用出城就能下旨平叛!”
薛万彻闻言哈哈笑道“是么?但愿如此。”
柴令武不解的问道“这是为何?”
薛万彻冷冷的回答道“不为什么,这小子得罪的人太多了!”
说完薛万彻也不搭理柴令武,说实话他很不喜欢柴令武。觉得这个人和他老子柴绍一样,才华是有的就是没有一点点儿担当。
薛万彻对着来的小校说道“传令立即封锁安化门、明德门、启夏门、延平门。”
柴令武想了想问道“我们不在皇宫里抓李治了?”
薛万彻瞪了他一眼,真心觉得这个柴驸马脑子里面实在是缺根筋。抓李治当然是在皇宫中抓住是最好的,等他跑出皇宫要抓他只能祈祷上苍,这种没谱的事薛万彻是万万不肯做的。
封锁长安的城门只是为了保险起见,这四个门封锁住了就算李治从其他方向跑出长安,要找到岭南那支军队恐怕要到明晚也说不定。
一股烈焰伴随着惊天动地的连续的炸响翻卷着冲上半空,将皇宫的西南角照的一阵通透。
突然的爆响让究竟战阵的薛万彻也吃了一惊,过了好一会儿有人匆匆来报“禀报将军,兴仁门附近走水了。”
又过了一会儿有兵丁来报“启禀将军,房大人传话过来神月、紫日两位公公战死,留在太极殿的斥候队在兴仁门附近遭遇火器袭击,死伤惨重只剩下六人还能行动。”
听到这个消息薛万彻真的有些着急了,神月、紫日两位公公是当年唐太宗的贴身护卫武功绝高,江湖上罕有对手。他们对御书房的了解甚至比先皇更清楚,这次李恪是花了大价钱将两位收买过来,两人镇守御书房大家都认为自当万无一失,没想到竟然被人杀死。
他的斥候队是安排在太极殿附近的机动力量,这些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擅长搜索、侦查、追踪。把他们安排在太极殿附近就是为了防止李治向南逃窜,现在他们在这边遇袭,说明李治的确打算从这边出去。
薛万彻立即带领手下匆匆赶往兴仁门,路过一处池塘,薛万彻对着池水发了一下呆。他突然高声叫道“来人,立即快马赶往安化门,通知他们立即赶往清明渠水门布防。”
在薛万彻叫人赶往安化门的时候李治和章文怡已经驾着一条狭窄的小船过了敦义坊,这种小船有些像车船,需要用脚踏,但是与车船不同的是看不到左右的两个明轮。
李治不知道这种小船是用螺旋桨推进的,他只是感觉船行驶的很快。由于水道穿过坊间,因此他们到现在也没有遇到过巡夜的军兵。
李治现在非常疲惫,他看了一眼满脸大汗同样疲惫仍在奋力蹬踏的章文怡,咬了咬牙加把劲继续蹬着踏脚。穿过大安坊已经能看到安化门那边灯火通明,聚集着许多军兵。
蹬踏脚的声音在黑夜里非常清晰,却算不上很响,所以那边的军兵并没有听到这边发出声音。
小船顺利的穿过了水门来到了城外。继续行驶了将近三里地,就看见岸边的方琼和四匹战马。
章文怡先服侍李治上了岸,而后拔掉了船底的塞子,水迅速涌进船舱,小船渐渐的下沉。章文怡弃船登岸,三人分别上了马。
方琼没有看到卢妍,不用问她肯定是不在了。方琼眼神一暗,章文怡见了只是说了一句“走吧。”
岭南受阅部队驻扎地距离长安城也就五里左右,当李治赶到军营的时候,先期赶到的白三娘等人已经与领军的林恩德将军取得了联系,军队正在集结。
李治没有想到岭南的军队集结速度如此之快,他进入军营休息还不到一盏茶的时间,部队已经全副武装集结完毕。
李治赶紧写了一封诏书盖上印信交给林恩德,让他全权调动军力平叛。
林恩德率军直取安化门。岭南军的斥候分队在一段僻静的城墙边攀援而上,用偷袭的方式解决了城楼上的守军。破坏了悬门的机关使得悬门不能放下,又斩断吊桥绳索放下吊桥。
城外的另一支斥候分队用炸药爆破炸毁了城门,引导大军冲进安化门。
在安化门约有属于薛万彻部的军兵约百余人,他们的抵抗在大量的岭南军面前实在是微不足道,守军除了少部分职守的部队被岭南军连同薛万彻部一同歼灭,剩下的还没集结完毕就被包围缴械。
占领了安化门之后,林恩德立即亲自带人去了长孙无忌的府邸,另外派部将张硕攻占了京兆府
由于昨晚章文怡设置的炸弹爆炸已经引起了文武百官的注意,负有北衙六军指挥权的长孙无忌已经调动了城中兵马集结,并加强了城中的巡防,并向长安城各门发布命令加强防。
安化门守军被薛万彻的部将控制,因此他们并没有依言用原守城军加强城防。这也给岭南军以可乘之机,顺势占领安化门。
由于林恩德手持圣旨,长孙无忌在接到圣旨后立即对长安城实行戒严,同时派出军队包围太极宫,并派人去城外接李治回来。
薛万彻等人至此还没能够完全控制太极宫,宫内还有大量属于金吾卫的御林军在没有接到皇帝命令时与薛万彻的部队对峙。
这时李治及时拿走玉玺、印信的好处就显露出来了。由于薛万彻手上没有玉玺,他用其他印章的假命令被拒绝执行。
由于太极宫内有皇太后、太后、各宫嫔妃,长孙无忌也投鼠忌器,只能暂时将太极宫包围而不敢攻打。
薛万彻等人忙了一个晚上,皇帝、皇后没有抓住,还损失了几个好手。正想趁天亮赶紧逃出长安城,但是没想到外面已经被包围了。
长孙无忌派人分别到太极宫外宣读圣旨,有几处没有被薛万彻拿下的宫门被打开。长孙无忌只是派兵占领了宫门而并未继续向内攻打。
还有些薛万彻的部下在宫门外宣读圣旨后也放下武器缴械投降,献出占领的宫门。长孙无忌只是派兵接管宫门,将那些投降的军兵带到城外看押而已。
快到正午时分薛万彻部下大部分放弃了抵抗,最后仅有数百人还聚集在薛万彻等人周围。一直以为只要振臂一呼就会万众响应的薛万彻等人这时才发觉事与愿违。
宫外的官兵迟迟没有进攻,这样的压力对薛万彻倒没什么,但是房遗爱、柴令武两个二世祖却已经崩溃了。他们带着自己的家丁朝宫外冲去,却被守在宫门的御林军一阵乱箭射了回去。幸好这些御林军没有伤人的意思,箭头都是拗断的,羽箭设在身上只是一阵疼痛罢了。
薛万彻看到这种情景很光棍的命令还聚集在周围手下,将自己和房遗爱、柴令武三个人绑了,然后向宫门的御林军缴械投降。
房遗爱、柴令武十分不解,对薛万彻破口大骂,薛万彻向他们解释道“吵什么,长孙大人不打进来不是怕宫里会死人,他是恨不得我们狗急跳墙在宫里滥杀无辜。只要我们动手他就有借口立即大开杀戒斩草除根,要是没有他们的纵容我们能进得来?你们有没有脑子!妈的,我们不能便宜了他们。”
房遗爱、柴令武这下都不说话了,鼓动他们兵变的人曾经说过,只要抓住李治就能把局势反过来。可是他们没有想到过兵变居然会这么复杂,这和他们以为的只要带兵进宫,李治便唾手可得的想象不一样。
李治不仅跑了还拐带了玉玺、印顺顺利利的跑了,他们在整个过程中几乎都没有抓住过李治的具体行踪。
事情发展到这里一切都脱离了预定的设想,长孙无忌并没有像那个人说的那样在第一时间里出来宣布支持他们立新皇帝,而且他还迅速的封锁的皇宫切断了皇宫和外界的联系。
薛万彻不懂政治,但是他懂军事会打仗。现在这种情况他已经想不出还有反败为胜的可能了,昨天的大阅兵使得军心在前一刻彻底动摇了。
现在还在的这些人都是跟着薛万彻东征西杀舍命相陪的亲卫,其他的军兵绝大多数都已经投降了。
在外面的长孙无忌对林恩德说道“将军现在可以领兵入宫扫清残余,便是大功一件。”
林恩德笑了笑说道“多谢长孙大人厚爱,林某临行之前陛下再三交代只要将圣旨交给大人即可,岭南军不得进入宫,林某不敢有违圣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