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清秋
字体: 16 + -

第112章 登基大典的惊喜

    “秋宁是我的妻子,”

    喝下酒,裴川清又端起第二杯,他看着殿内的数十人,郑重其事的承诺,“此生唯一的一个。”

    话音落,兰书、望筀、傅明宇、芜裳、厉以宁不假思索地喝完杯中的酒,坐下,不仅是因着和成秋宁的关系,他们对于一双夫妻一世人的概念深刻到骨子里。稍稍迟疑的徐家三人、阮泗、聂蓬筅、邵戊昀、成思歆以及银逸,还有几位位高权重的大臣,他们对此有些震惊,且不说裴川清即将登基成为岐国皇上,就是朔王爷的身份,他也不可能只有一位王妃,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好,我此生也只要你一个。”

    并不在意众人,成秋宁端起酒杯,同裴川清碰了一下,仰头吞下,发上的珠翠适时发出叮当声,好不快活,受到感染,除了几个仍旧战战兢兢的老臣,剩下的人可谓是卸下了面具,真正做了一回随心人。

    筵宴进行到正午时分,又传来一阵重杂的声音,不是意外,正是先前裴川清安排好的,登基大典。

    “真的要这么做?”

    阮泗迅速回神,即使喝的不少,也目光清明,看着换好了帝后华服,一同出现在殿中的裴川清和成秋宁发问。

    “早就决定的事情,本王没有临场更改的习惯。”

    裴川清回答间十分坦荡。并没有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多么惊世骇俗的觉悟,只是看着身旁一同站着的成秋宁,还给她整理了一番衣袖。

    高台之上,成秋宁和裴川清被太和殿内的众人以众星拱月的姿态包围起来,高台之下,是那些将士与权臣,帝王气势一触即发。

    银逸隐约记起,大概就是不久之前,还是他和主子两人,站在这里,看着反叛的势力破门而入,带着喧嚣的架势,最终惨败收场。而那时的主人公,这里竟也站了一半。

    “咳咳——”

    邵戊昀轻咳出声,显然是感受到阮泗和银逸的目光,强迫自己打起精神,他自然记得,短短时日之间,自己便能从年少轻狂的不知深浅,变成现在这样没有武弋在身侧拦着,也不会莽撞行事。

    有个领路人,尤其是又准又狠的领路人真的很重要。

    新任大监捧过来的任书是由护国公宣念,匆匆扫了一眼,徐护国公一下子顿在原地,这样的事情做出来,就是有违皇家祖训了!

    “你们……都知道?”

    “知道什么?”

    成秋宁看着外祖面色不好,忙问,难不成是这任书出现问题了?只不过侧头看着裴川清,怎么他没有着急的样子。

    “徐公如实念便是。”

    高台之上,正反站着两列延绵至阶下的禁军守卫,各个腰间挎刀,徐公抬眼看着正下方的宽阔地面,在阳光的照耀下异常刺目的头盔红顶仿佛警示,不断拉锯着他的心脏,血液倒流的错觉,徐公开口念了第一个字。

    众人屏息,渐渐出现张大嘴巴、疑惑、愤怒的表情,直到最后一句钦载收尾,逐渐升高的议论声从高台之下传到耳朵里。

    “臣有异议!”

    台下左列的一位将军已经迫不及待的站出来,朝服甲胄随着他的动作飘扬,众人止声看向他,“皇承以来,从没有如此的不尊礼教,还请朔王爷收回成命,女人万不可理政!”

    “请王爷收回成命!”

    ……

    哗啦啦的,高台之下跪了一片,高台之上的几位人臣膝盖也不堪重负的弯曲,他们万万没想到,眼前的朔王爷竟然能如此大胆,即使自己身在阵营当中,此时此刻也绝不敢站在改祖训的对立面上。

    “朕——是皇上。”

    裴传清的声音响在上空。

    “你们是要抗旨吗?”

    责问敲在每个人的心头上,带着沙场的血腥气,回荡在寂寥的高台上空。

    有人猛然间想起,自己脚下所触的地砖,真真正正的沾着血,就在半月余之前,那场昏天黑地的厮杀尸体叠放着尸体,血流浸满了砖石缝隙,而今天再看,已经是干干净净不留痕迹的砖石。

    “说起来,本宫现在也算岐国皇帝……”

    裴川清的威亚之下没人敢正面抗议,轮到成秋宁一开口,便纷纷沸腾起来,叫嚣的声音纷纷响起。

    “你闭嘴!”

    “你有什么资格这么说!”

    “你这是在亵渎岐国皇室!”

    ……

    眼前的情景让成秋宁无奈一刻,看到裴川清瞬间阴郁的脸色,她想也不想的,握住身边人攥起的手,轻轻摇了摇,宽大的华服衣袖,两只贴合在一起之后,迎风招展,尤其像江南水乡挂在树上祈福的布娃娃。

    “众位且听本宫说一句,”成秋宁上前一步,几乎就贴在高台边缘,面色清淡,“ 本宫自成府出身,先皇亲封的郡主,生母出身护国公府。”

    瞄了一眼底下骚动不止的人,成秋宁继续道:“但是,成相南——私通樊国伊威,畏罪潜逃,成府封府,这些我都可以不在乎。”

    底下蠢蠢欲动的人有好几个被禁军守卫摁在地上,动弹不得,成秋宁只是看着,毫无表情的继续说着自己要说的话。

    “本宫要告诉你们的是,这巍巍皇城,多的是丧心病狂的勾当,一代女将,徐毓宛被裴绍亦——你们口中敬重的先皇!下令‘重疾身死’。”

    裴川清能够看到,成秋宁挺拔后背的颤抖,当初挖出事情完整的过程时,自己和成秋宁原本商定不要告诉徐家父子,因为他们不敢想象忠于皇室的忠臣,会在这样的噩耗之下做出什么,所以决定直到裴绍亦身死,真相才会被公开,至少,不会让忠臣,背上什么罪名。

    与预想相同,徐公和徐毓峰两人受到震惊,久久不能回神。

    原来自己想要护在手心里的成秋宁,替徐家背负了这么多,原来秋宁和裴川清将计划迅速推进的理由还有这一条。

    “若谈拥护,裴绍亦也算不得什么正大光明,”

    成秋宁的声音充满了讽刺,她眼看着越来越多的大臣,企图有所动作,都被禁军按捺下去,也不是没有和禁军打成一团的将军,不过他们的信念一旦动摇,再多武力都没有办法对抗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