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清秋
字体: 16 + -

第53章 惊世之举:郡主要下聘书!

    “走一个十字,然后跳到我这,不要有其他的动作。”

    裴川清依言照做,片刻便腰背挺直的站在一旁,和成秋宁并肩而立。手心突然多了一块温热的感觉,身边人儿踮起脚尖转了半圈变成和自己面面相对的站位。

    成秋宁面色一凛,袖中钢针闪着寒光极速向着棺盖边第三个孔隙飞过去,发出叮的一声。

    脚下的地砖微微颤动,一时间移形换影,整个空间变成了一幅另外的模样。

    “都是我的了——”

    气从丹田起的一声惊呼,看起来成秋宁只差叉腰仰天大笑了,耳边高度仍旧跟着的小亮斑似乎也在模仿成秋宁的动作,小胳膊小腿扑腾个不停,一人一兽和谐的场景看得裴川清一时出神,忘了要开口说什么。

    残旧的棱台还在原地,只是棺椁却远远退去,然后像是一把扯掉了障目的遮挡,从下到上堆积的满满的金色就这么大刺刺的平空出现,空空如也的简单书架与满满当当直堆到触顶的金银宝珠形成鲜明的对比,成秋宁眯起眼睛看着混在钱堆里不时就出现一颗的夜明珠,接力似的照亮了整堆的高度。

    “岐国国库里都没有这么多,这下你可太有钱了。”

    裴川清终于从走神中回醒,敲敲成秋宁的额顶开玩笑的说道。

    “有钱是有钱,不过现阶段也没办法带出去,只能让他们在这里再待上一阵。”

    言罢,成秋宁想起什么鬼马主意,一把揽住裴川清的腰身,特意压低了嗓子:“本郡主要向你下聘礼了,朔王爷有什么不满尽可以提。”

    玩闹一会,两人才决定原路返回,带着已经长出四肢的小亮斑浮出水面,没想到天光大亮,太阳正悬在头顶,照的湖水都泛暖。

    成秋宁伸到一半的懒腰被银逸汇报给裴川清的情报停住,她不可思议的又问了一遍,得到肯定的答复,不由得摇摇头,“这个樊国长子是没长脑子,还是以为大家都是傻子?他的兄弟还在岐国,居然就派人送来战书。”

    “皇家无情,我看他是巴不得将莫多王子弄死在岐国,自己好没有后顾之忧的坐稳王储之位。”

    裴川清擦擦成秋宁要飞到天上的眉角,冷静的分析到,“不过,就算他早有预谋应该也算漏了一点意外,”两人对视一笑同时低头,就听裴川清说道,“本王的腿已经好了。”

    兰书和银逸低头跟在后面,纵使对湖底下有千般好奇,此时也得压下去,因为自家主子随后决定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去。

    作为朔王爷,前代被封神的战将,裴川清回去的目的不言而喻,成秋宁刚刚从江南归京,和莫多王子并不相熟,还是一介女儿身,着急忙慌的回去是要做些什么?

    成秋宁不说,裴川清默契的不问,直到快马加鞭的回城在城门口就分开了方向,一个往东,一个往西,裴川清才猜测她大约是要去见还在养伤的异邦王子。

    这边裴川清马不停蹄的赶往皇宫,另一边成秋宁正慢悠悠的向驿馆移动,她心情好的不得了,自从湖里出身的召唤兽跟在身边,不仅幻术造诣上可以明显感觉到上了一个台阶,还想起了一部分记忆,关于幻术的传承和一段曲折历史,现下又得了不计其数的钱财,可以说为之后的扩张哪怕是再次建造一个国家都铺下了可行性。

    “小姐,这只……召唤兽就这么跟在我们身边吗?”

    兰书在吩咐下准备了一只漆木盒,和昨天相比这个小亮斑明显长大了好多,塞不进小木瓶了。只能将它放在这里面。

    “跟着吧,别看它又小又丑,用处可大着呢。”成秋宁打开木盒确认一番长出四肢的小亮斑状况如何,却被踢了一下指尖,惊奇道,“居然能听懂?那晚上为什么不好好说话,只会吱吱呀呀的唱戏。”

    看着一人一兽居然就这么要当街打起来,兰书啪的一声扣上盒子,扬起笑脸,道,“小姐,叫它良良吧,老是召唤兽召唤兽这么叫不好听。”

    “良良也不好听啊,我看干脆叫呀呀好了,反正它一直吱呀的。”成秋宁板起脸,强硬的打开木盒,口气生硬,“呀呀!呀呀!说话,不说话就叫你吱吱了!”

    小木盒里探头探脑的召唤兽显然没想到,自己竟然被一只木盒险些拍晕了,又听见成秋宁的声音,吱哇乱叫一通,下一秒就被拍上头顶的手指摁回了冰块附近。

    “好了。”

    成秋宁拍拍手,看了一眼不远处立于闹市边上一条街里面,挂着驿馆布旗的门脸,迈开步子走进。

    ——

    进宫之后,裴川清的脚步反倒慢下来,银逸详细的将事情的发展过程汇报一遍,就在他们入水的时辰内,伴着战马的嘶鸣声和兵士沉重的喘息,八百里加急的军奏呈上去,皇上更是变了脸色直接召了几位将军和大臣议政,脸色不佳直到早朝的时候。

    “召了成相南?”

    “是。”

    “他不是被软禁在将军府,所有事情皆以病弱推拒,怎么还能被召过去?”

    “属下不知。”说完,银逸低头,快步跟上裴川清的步子,等在武英殿门口。

    殿内的气氛可以说是腥风血雨也不为过,三步阶之上,是脸色不善的皇上,他一双鹰眸看着阶下的几位人臣,看着他们默不作声的让开裴川清的来路。

    “你来干什么?”

    “臣弟当然是想看看樊国安分了这么久,为什么突然间发难。”

    “朕没有召你。”

    “皇上召来的几位大臣没有哪位和樊国打过,只有臣弟。”

    “战事都是相通的,何谓没有。”

    “是吗?老樊王和小樊王也相通吗?”

    “你不要太过分!”

    裴川清盯着皇帝直到他的脸上的戾气消去,“臣弟过不过分是战场说了算,皇上确定要把莫多王子同其胞妹作为人质谈判吗?”

    “自古以来都是和为先,朔王爷如此便是在质疑立国之本。”一个文臣插话,眉间激扬着教条。

    “战书都甩到李大人的脸上了,还要求和,本王只能说大人您大人有大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