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长女会当家
字体: 16 + -

第530章 余伯伯

    先前老是跟老汉子寻思着,分家了事儿就少了,可众人住在一个宅院中,经常能见到弟兄间感情也是会处的好,实际上他们还是错了。这上唇瓣还有碰着下唇瓣时呢,哪里有不干架的。

    兴许,要他们出去单住倒也不错的主意儿。

    “是我们糊涂了。”

    曾奶忽然感叹一句,

    “圆圆,我还不如你这孩儿看的明白。”

    沈圆圆笑着发嗲,

    “曾奶居然夸我,看看我这鞋底样儿,这是大哥哥以前的,如今都小了,曾奶帮我瞧瞧,怎么改个大的。”

    还是给老人家找些事儿作吧。

    “这容易,你去锅灶中寻个棒儿,我给你画线。”

    曾奶干活是把好手。沈圆圆寻了一个没烧完的炭棒儿给她,老太太几下便画出一个线条轮廓。“我给加了一些,进财这样大的小子脚板子长的都快,你这作好了他可以穿一些时日,你打胳臂没,我给你径直剪一个。”

    闲着也是闲着,老太太就预备帮沈圆圆作鞋。

    沈圆圆倒也不拦着,笑着取出前一些天黏好的一大张硬布,这便是由多层的旧布粘起来的,俗称打胳臂,实际上就是作的那种类似于千层底的东西,身穿非常舒爽,只是这玩意儿不好搞,沈圆圆也是用了几日才黏好的。

    “恩,这胳臂打的不错。”

    曾奶夸的这一句可是真诚实意的,其他人家的孩儿,8岁的还四处撒欢玩儿呢,沈圆圆却已开始给弟兄们作鞋、作衣服了,想一下都要人心痛。

    “兰大婶手把手教的,我都学了半年了。”

    沈圆圆笑呵呵的在边上瞧着,曾奶利落的剪出一对鞋来,说:

    “还可以再剪出一对,余下的都够给蛋蛋作一对鞋了。”

    蛋蛋晕晕呼呼的才躺下,听见响动就嘟囔说:

    “我不要鞋,蛋蛋有鞋穿,阿姐的

    手都扎破了,蛋蛋不要新鞋。”

    含糊不清的,显见不苏醒。

    “诶,明理儿的孩儿呀。”

    曾奶看看沈家这几个,再看看边上睡着的自己的小孙子。本来还觉的三儿挺聪分明理儿的,这一比较便出来啦。

    沈圆圆好像明白她在想啥,小声说:

    “都是生活给逼的,倘若我们的爹妈都在……”谁倒也不必吃这样多苦。

    曾奶点了下头,啥都没讲,只是手上举动飞快。瞧她穿针引线,60多岁的人啦,这手上气儿力可不减,沈圆圆觉的这速度下去,一对鞋一下午就作好了。自然,这也是她提早作好了预备工作。只是这样也够快的了,这如果她,起码的几天,到底气力在那呢。

    果真,一个时辰后曾奶的鞋就作好了。老太太到底年龄大了,这颈子便有一些硬,沈圆圆要她躺下帮着摁摁。曾奶这边儿才躺下,沈家就来人了。

    “娘亲,父亲回来了,要你回去。”

    来人是曾家老二。

    曾奶家去了,沈圆圆这一回可没跟去。

    看曾家这样只怕是有大事儿要商议了,曾奶乃至把三儿留在了沈家,沈圆圆自然不会去打探人家的闲事。

    只是她也是没闲下来便是了。

    送走了曾奶,家中又迎来了一个客人,确切的说是一批客人。

    “玉安伯伯,这是?”

    沈圆圆打开院门儿,便看着沈玉安带队,一帮人赶着一辆大车进了院儿。

    “圆圆,也是没来的及给你讲一下,钻井的正好下午有空,三日后他们还要去雪岭县府那一边钻井,怕是要几个月,我盘算着赶忙乘人家有空过来。”

    这定金都交了,他便想要这事儿爽快定下来。

    沈圆圆一听是钻井的忙往家中令,

    “玉安伯伯,可是辛苦你了,这几日可一直看着这事。”

    沈玉安

    为把这伙儿人尽快请回来,可是日日往乡镇上跑,鞋都要磨破了。

    “辛苦啥,老余也是跟我认得多年了,这一回把他请来给你们找水位,可的挑个好地儿。”

    沈玉安擦了一把汗,便指着一个50多岁的老汉给沈圆圆介绍说:

    “这是老余,你叫余伯伯。那一边那四个小子都是老余的徒儿。”

    沈圆圆忙笑呵呵的叫了一声“余伯伯。”

    又说:

    “赶了半日的路,是先歇片刻呀?”

    看着那一边余伯伯的四个小徒儿在卸车。瞧那模样好似是预备就动手。

    余伯伯摆了下手,正在宅院中开始遛达,

    “不了,先看水位。你家这地势高,得早一些动手。”

    老人家居然是个麻利的性情。

    沈圆圆觉的这样的人好,干活实在。

    那一边四个小徒儿卸了车,一个小徒儿便说:

    “师父。那我先回去了。”

    “回去罢,把车赶回去,明日你起早过来罢,今天这活怕是干不上。”

    余伯伯在宅院中看的直蹙眉。

    沈圆圆心一紧,不会是没水吧?

    她想过去问问,结果玉安伯伯挡住她,小声说:

    “你不要打搅老余,他干活时不爱有人讲话。”

    毛病还蛮多的。

    沈圆圆点了下头,便去后宅摘了些茭瓜、番茄。洗干净了丢水瓮里先拔上。如今日气热。这晒了一大天的青蔬。都热呼乎的,口感可不是非常好。水瓮一直放屋中的阴凉处,此时水可凉快了。青蔬放里边也是算作冰镇了。

    只是沈圆圆想起前一生北方山中那一些深水井,把大西瓜放井中。一个时辰后取出来吃,那口感……咂咂,放冰柜中倒也不过这般。要不怎样说,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呢。

    等自家的水井掘好了,那才叫方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