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大理寺卿
字体: 16 + -

第八章:江南龙王案(二)

    祈玉朝她望来,两人四目相对,眼眸里都闪着似火一般在燃的光,还未到江南便出了命案,不单是这一条性命,江南的案子还牵扯着无数百姓的命,江南就算是龙潭虎穴,他们只身前来,也誓要把这里查个彻底。

    他问大理寺一行人到了江南城下,围在城门前的人看衣着都是江南几省官府的人,江南府尹站在一行人的正中间,看来是专程在这里等他们的了,他们身上穿的官服就至少有两层,站在烈日之下居然没几个人额头上渗汗,想来才在这里站了不久,说不上是专门看好了时间在这里等他们,看来这些人对于他们这一路究竟走到哪里了甚是清楚。

    “见过大理寺卿祈大人。”

    江南府尹姓余名理,四十出头,家里人祖孙三辈都是江南的地方官员,连宫里面现今皇帝最宠的丽妃都是余家的人,在江南山高皇帝远,在这里的权势可谓已经只手遮天。

    大理寺卿出巡地方官省,地位身份便等同于朝廷钦差,既然余理身份尊贵,家族势力颇大,也不得不在面子上同小一辈的祈玉客气,他见祈玉的马车离江南城门越来越近,便跪在地上行了官礼。他这一跪,周围那些官员又哪里敢不跟着跪,纷纷跟着他跪了下去,迎接当朝正三品大理寺卿祈玉。

    祈玉立刻下了马,将马的缰绳交给了一边的捕头,远远朝着余理走过去,同样行了一个官礼,一边赶紧扶起跪在地上的江南府尹,甚是客气地看着他道:

    “论辈分还得叫余大人一声叔叔,我来这里时家父还特意交代了代他向你问好。”

    这句话祈玉的父亲自然是没说过,不过和这人见面总要客套,毕竟比他年长太多,来到江南,向来在官场上最会做人的祈玉要给他几分薄面。

    “丞相大人真是客气了。”

    余大人顺势站了起来。

    祈玉看了一眼一旁还跪在地上低着头的官员和侍卫:“都起来吧。”

    余理看着祈玉道:“大人从京城远道而来,舟车劳顿,我为大人安排了住处,给大人接风洗尘,大人若不嫌弃,先移驾到我府上吧。”

    祈玉不动声色回以一礼道:“本官从京城一路远道而来也的确是乏了,那就有劳余大人。”

    余理正准备走,这又发现了什么似得停下了脚步,一副欲言又止地样子看了一眼祈玉身后跟着的马车,又看了看他。

    祈玉见他故作不知的眼神,也不着急说,就等着他问,还是余理大人先安耐不住问道:

    “大人,下官有一言想问,却不知此时方不方便问。”

    祈玉心里知道他大概要问什么,面上却不动声色看着他说道:

    “大人何必这么客气,大人问便是了。”

    余理拂了拂衣袖指着他身后马车看着祈玉问道:

    “在下方才见大人是从马背上下来的,可大人明明身后跟着马车,大人身份尊贵,为何不坐马车来江南,不知马车里是何人?”

    祈玉目光深了一深,侧身望向身后的马车,沉声道:“马车里是我的救命恩人,若不是他我都没有机会活着到江南来,也不会有命此刻还能见到大人。”

    余理一听这话,眼神里很是诧异:“大人这话的意思是?”

    祈玉看向余理,神色一凛地道:“请大人找仵作验一验他身上中的是什么毒,这一路上有心之人想杀本座,他是替我死的。”

    余理为官近二十余载,反应颇快,一听到这个变故,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

    “岂有此理,居然有贼人胆敢行刺大人,大人放心,江南治安向来很好,大人的安危更有我江南官府的人仔细护着,大人先进城里吧,下官这就安排人去查下毒的事。”

    贼人?

    这人真是狠起来连自己都骂,还能骂得一副义正言辞、义愤填膺的样子也是难得。

    祈玉也是佩服他这点儿,只好点了点头,随侍卫一同进入江南城内,宁洛紧跟在他身后。

    他们此行来查的是江南水患,听闻江南河神震怒,不但决堤淹了河口兵营,数千将士淹死在水中,后又没了江南粮仓,还是朝廷拨了粮食,江南各省的百姓都安静下来,祈玉此行是来见一见,传闻之中这位发怒的河神的。

    余理办事倒是干净利落,说去查毒的事,等祈玉他们进府后立刻便去了,留下一桌子山珍海味,等着祈玉一个人吃。宁洛用银针挨个试了毒,确认没有毒了才敢让祈玉动筷子。

    祈玉一边用筷子夹着菜肴,一边忽然意有所指地出声问道。

    “宁洛,你相不相信鬼神一事?”

    宁洛就在他身后站着,听见他唤她的名字便上前一步沉声道:

    “属下以为信则有,不信则无,江南的案子属下更愿意相信是人所为。”

    祈玉放下了碗筷笑了一笑道:“说的真好,信则有,不信则无,来之前我可是还在皇寺里祈祷过,对着天神的像说,这次是河神做错事了在先,若真的是河神所为也该罚。”

    话音刚落,大理寺这次跟来的叶黎捕头便进门了。

    “禀大人,大人让查的东西属下都已经查清楚了。”

    祈玉看了一眼宁洛又跟着看了一眼叶黎:“说罢,有什么发现?”

    叶黎自然而然地道:“属下去了河堤口,决堤的痕迹很是自然,只是……”

    祈玉抬眼望去像是看见了什么似的:“好了,你先下去吧,等会儿再向我禀报。”

    叶黎从祈玉的眼神里似乎看懂了什么,立刻侧过身去,看来的人是谁。

    “见过大理寺卿大人。”

    进来的这个白衣公子年岁与祈玉一般大,一袭白衣一尘不染,腰间别了一把纸扇,看他身上衣服的面料,倒是价格不菲的进贡真丝。

    祈玉没见过他,但因他可以自由出入余府,又这般年岁打扮,也能猜出他是谁来:

    “余兄,没想到你也在府上。”

    他是余理的长公子余言,虽然没什么担得朝廷俸禄的官职,却是实实在在的当朝国舅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