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钱程1982
字体: 16 + -

第63章 寻找前世的自己

    吃完了饭,傅奶奶要休息一会儿,宁锦绣和保姆打了个招呼,背着个黄书包刚要往门外走,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轻咳,回头一看,宁锦绣可就愣了。

    傅辰他又换装了。

    今天上午他回来的时侯还穿的是一身军装,整个人看上去板板正正的。

    这会儿,他上身是一件纯黑色的真皮立领夹克衫,里面配着一件橄榄绿的衬衫,下面是一条军绿色的长裤,脚上是一双高腰的军警靴,裤腿一束扎在靴子里,显得他那个身材更加地修长挺拨,混身上下都透着说不出的雅痞酷帅!

    就他这一身儿,别说在八十年代,哪怕是到了三十几年以后,照样炫炸天。

    你说这人一长得好看他就是没天理,穿着军装他是禁欲规整的帅,换上了休闲又能把酷炫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妖孽啊!

    傅辰走到她面前一晃手里的钥匙:“刚好我也要出去,可以用摩托车捎你一段。”

    门一开,只见眼前停着一辆霸气的黑色摩托车,看清了车身上的一串字母,宁锦绣惊喜得脱口而出:“哈雷。戴维森!”

    “连这车你也认识?”傅辰挑起眉毛看她:“你们村儿里有人骑这车?”

    宁锦绣哼了一声:“没见过也听说过嘛,别当我们乡下人什么都不知道成吗?”

    宁锦绣凑到车子前面仔细地在车身上摸了两把,抚着下巴直咂嘴:“呵,66年出的首发铲状头发动机,原装进口,能把这玩艺儿给弄进来,傅营长本事不小啊。”

    傅辰一挑眉梢:“看来你还真懂?”

    宁锦绣赶快打了个哈哈:“不懂,就是知道一点而已。”手还是摸着车身怎么都舍不得放开。

    二战时,大批哈雷摩托车作为军用物资伴随着美军投入战场供应盟军使用,在每个血性男儿心里,都有一个骑着大哈雷驰骋在战场上的梦。

    这款大哈雷是1966年哈雷公司首推的“铲状头发动机”车型,该车全年仅生产出三万多辆。

    三十年后,这些摩托车就成了后世摩托车收藏者的宠儿,一辆原装的铲状头儿在圈子里可以轻松炒出近百万的高价。

    这哥们儿的家底还真是不敢细想。

    宁锦绣咂着嘴,用手把这辆摩托车又从头到尾地仔细摸了一遍,这才说:“我去的地方在东郊,怕是跟你不顺路,我还是去坐公交车吧。”

    眼瞅着宁锦绣出了机关大院的门儿,傅辰抚着下巴微微地眯起眼睛。

    听王洪杰说,这小丫头的母亲就是个极为本份的乡下女人,至于她的舅舅自己也见过,许是有些小聪明,但也不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物。宁锦绣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怎么可能养成这样的性格?见多识广,什么都不惧。

    昨天她盯着家里那几盏蒂凡尼灯一直看的时侯,傅辰就感觉到有些奇怪。

    现在,她竟然能一眼认出自己这辆美

    国原装的大哈雷,那就更加奇怪了。

    要知道,别说她呆的那个小县城了,就算是京城,这种原装的大哈雷也不会超过五辆,怎么可能让她这么一个乡下丫头一眼给认出来?

    目送着宁锦绣上了公交车,傅辰勾唇一笑,说了一句:“有意思。”抬腿跨上摩托车,油门一踩,风驰电掣而去。

    宁锦绣一坐上公交心里就开始突突。

    “近乡情怯”,说的就是现在这种感觉吧?

    前世的记忆不自觉地浮上心头,有一点苦,有一点涩,伴着童年那复杂的记忆粘滞得人心口发紧。

    福利院里斑驳的墙,和自己并排靠墙站立的的小朋友,一双双眼睛牢牢地地盯在刚刚走进院门的那一对中年夫妇。

    听院长说,今天这一对夫妇要在福利院里领养一个孩子。

    孩子们的眼睛里无一不闪烁着渴望,宁锦绣也和他们一样把小胸膛挺得高高的,把小脸仰得象向日葵一样高,一双不大的眼睛跟着那一对夫妇来回打转。

    中年夫妇从他们面前走过,带着审视的眼光看着每一个孩子的脸,当看到宁锦绣的时侯,那个女人突然笑了,拉了拉丈夫的胳膊小声说:“你快看这个孩子……”

    宁锦绣下意识地踮起了脚尖,看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热切。

    男人看了她一眼,就皱起了眉:“你喜欢这个小姑娘?她长得好象有点……”

    女人笑得更加明媚放肆:“我可没说要带她走,我是感觉她长得挺有特点的。呵,这么丑的小姑娘,怪不得会被人给丢到福利院里……”

    象是有一桶冷水兜头浇下来,宁锦绣眼睛里的那团火瞬时灭下,身子突然之间就垮了下来,头低着,恨不得把身子缩到身后的墙缝里。

    那对夫妇当然没有选宁锦绣,而是选走了福利院里最漂亮的那个叫微微的女孩儿……

    在福利院的每一天,都有小孩子被人领养。

    开始宁锦绣和其他孩子一样,无时无刻不盼望着会有一对夫妇来领养自己,从此她就能过上有爸爸妈妈的日子。

    可是日复一日,身边的小伙伴越来越少,他们大多数都被人带走了,只有宁锦绣和那几个身体带有残疾的孩子被留了下来……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她长得太丑。

    “郊东站到了。”

    售票员在报站,宁锦绣回过神来,赶快下了公交车。

    宁锦绣清楚地记得,下了公交车站牌再往前走上二百米就是福利院了,宁锦绣把装着图书和画报的黄书包往肩膀上提了提,大步朝着福利院的方向走去。

    远远的,可以看到福利院高高的院墙,竟然还拉着铁丝网。

    记忆里福利院的院墙没有这么高,也不是红色的,难道说是后来院墙才变矮的?宁锦绣忍不住加快了步伐。

    那是自己上辈子的家啊!宁锦绣曾经在这里生活了十五年!这次“回来”会看到

    另一个只有两岁的自己吗?

    宁锦绣一口气跑到大门口,对着门卫打听:“您好,请问福利院的吴秀娥院长在吗?”

    门卫室的老大爷抬起眼睛看她:“这里哪儿有什么福利院,这里是东郊拖拉机厂!”

    宁锦绣愕然抬头,只见头顶的招牌上写着一行字:“京都市东郊拖拉机厂”。

    头顶“嗡”的一声响,心里象是有什么东西突然间碎掉。上辈子的宁锦绣在这里足足地生活了十五年,她不可能记错地方,这里就是福利院!地址一点都没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