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异闻
字体: 16 + -

第二卷 唐人街医生 第六十章 研究所的来访者(一)

    1939年初春。

    清晨的阳光,洒在纽约五十九街大桥上,宏伟的钢筋悬臂桥梁,反射着耀眼的金属光泽。

    桥下,东河静静流淌,宽阔的河面金波浮动。

    离此不远的约克大道上,一辆黑色的通用汽车,顺着车流缓慢行驶着。

    在快要接近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时,汽车转了一个弯,驶进了研究所的大门。

    二十世纪初,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斥以巨资,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建立了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私人医学研究所。

    洛克菲勒研究所,虽说只有短短三十八年的历史。

    但自创建以来,在生物医学上的研究成果,已经超越了很多百年名校,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综合医学研究机构之一。

    令许多初次到访者诧异的是,这所有着雄厚资金,和先进设备的研究所。

    正门出乎意外的朴素低调,红砖的门阙没有任何修饰。

    黑色汽车穿过大门,沿着狭窄的道路笔直向前。

    很快,在一栋名为创始人大楼的台阶前,停了下来。

    司机走下车,绕到后座车厢,毕恭毕敬地将车门打开。

    随后下来的是一名身穿高级西装,头戴黑色宽檐礼帽,身高一米七左右的中年男人。

    他面部宽平,黑眼睛黄皮肤,一看便知是亚裔人士。

    男人抬头扫了一眼高大的建筑,神色严肃地跨上了台阶。

    楼内,三个信箱柜靠摆放在大厅右侧。

    陆鉴山打开自己的信箱,取出当天的报纸和一叠信件。

    刚到二十四岁的陆鉴山,是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最年轻的正式研究员,也是唯一的华裔。

    两年前,陆鉴山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论文,论述过滤性病毒并非一种纯蛋白质病原体,而是含有核酸成分的生命体。

    此观点,引起学界极大关注。

    陆鉴山亦凭借该篇论文,提前拿到了芝加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陆鉴山毕业前夕,洛克菲勒研究所的微生物,与免疫学权威菲利普教授向他发来邀请。

    陆鉴山由此进入这所世界一流的医学研究所。

    不到一年,陆鉴山主持的实验室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毫不夸张地说,陆鉴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医学天才,一颗备受医界瞩目的明星。

    像往常那样,陆鉴山站在柜前,快速筛选着信件。

    连续几张学术演讲邀请函之后,一张没有寄信人署名和地址的信封引起了他的注意。

    白色信封正面,极其潦草地写着“dr.lu”的钢笔字体。

    信封没有贴邮票,大概是什么人直接投入他的信箱里的。

    陆

    鉴山将匿名信留在手中,又将其余大部分信件放回信箱。

    他刚锁好信箱直起身,脑后冷不防传来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

    “请问,国际卫生研究室是在几楼?”

    陆鉴山回头,有些意外地发现对方亦是一位亚裔。

    那人年龄大概三十多岁,文质彬彬,一身笔挺的西装,看样子似乎受过良好的教育。

    另一边,中年男人在看清楚陆鉴山的面貌之后,同样露出了小小的惊喜神情。

    他试探地用英语再次问道:“日本人?”

    “不,我是中国人。”

    陆鉴山轻轻摇了摇头,立刻做出了回答。

    中年男子眼中的惊喜,瞬间熄灭了。

    他微微皱眉,用怀疑而轻蔑的眼光,打量着眼前儒雅的青年学者。

    陆鉴山已经习惯了这种目光,他毫不介意地笑了笑,伸手指了指右侧的走道。

    “国际卫生研究室在七楼,你可以乘那边的电梯上去。”

    来人冷淡地哦了一声,没有道谢,转身朝电梯的方向走去。

    陆鉴山看着男人的身影消失在拐角。

    他并不想去猜测对方的身份,然而他无法抑制内心升起的复杂情绪。

    那人应该是一位日本人。

    陆鉴山埋头看向手中的《纽约时报》。

    国际版面除了大篇幅报道欧洲的紧张局势之外,还有一篇简讯报道远东战况。

    短短几行字,轻描淡写地描述日中军队,正在往中国城市南昌方向聚集,双方恐将展开又一次大会战。

    慢慢将报纸卷起来,陆鉴山的眉头始终没有舒展开。

    日本人正在侵略着他的祖国——尽管那片辽阔遥远的大陆,他从未踏足过。

    陆鉴山祖籍苏州,出身于中医世家,曾祖父陆九芝是清代名医,祖父陆东墨亦是为慈禧太后看过病的御医。

    辛亥革命之后,陆东墨有感于时世,将唯一的儿子,送到美国学习西洋医术。

    陆鉴山就是在其父旅居美国的第三年出生的。

    长长呼出一口气之后,陆鉴山向着楼梯的方向走去。

    每天早晨他会放弃乘坐电梯,步行上楼。

    到达五楼的办公室之后,陆鉴山快速浏览完报纸,接着处理了几份文件。

    按照习惯,八点五十分,他会前往史密斯大楼的实验室,展开一天的工作。

    他坐在扶手椅里,抬头望了一眼挂钟,现在是八点四十三分。

    陆鉴山将匿名信置于桌上,从抽屉中拿出一把欧式镀银拆信刀。

    修长的手指执刀在信封口一划,立刻划开一道平整光滑的切口。

    他将信纸展开,眼睛蓦地睁大了。

    信纸上,打字机打出的英文字体,散发着油墨的清香。

    开头第一个单词是一个加大加粗的“murderer”,后面紧跟着一个触目惊心的感叹号。

    (凶手!)

    陆鉴山的眼皮猛地跳了一下,目光迅速扫过信纸。

    “五年前,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的那起凶案,我知道凶手就是你。是你杀死了同系生,汉斯·冯·霍夫曼。”

    “像你这样的谋杀犯,不配搞医学研究。菲利普教授受了你这个恶魔的欺骗,我会向菲利普教授和伽塞尔博士揭发你的罪行。”

    读完整封信,陆鉴山的脸上,再也读不出任何情绪。

    最初一瞬间的惊讶,犹如水过无痕。

    他将信件原样放回抽屉,起身拿起衣架上的白衣,不慌不忙地穿在身上。

    整洁的白衣与他颀长的身形相配,举手投足间,皆是从容不迫的学者风范。

    陆鉴山步出办公室时,墙上的挂钟,正好指向八点五十分。

    ……

    ……

    国际卫生研究室的鲍威尔医生,刚给自己泡好一杯咖啡。

    还没来得及喝第一口,门外就响起了敲门声。

    他并没有关门,抬起头来便看见门边。站着一位黑头发的中年男人。

    来人戴着一副圆形金框眼镜,系一条价格不菲的斜条纹领带。

    左手提着一个黑色皮质公文包,右手摘下礼帽按在胸前,微微向他鞠了一躬。

    体面的着装,典型的亚洲面孔,日本人?

    鲍威尔医生,立即在脑中下了这样的判断。

    “先生,你有什么事吗?”

    来人礼貌地点了点头,这才说道:

    “我叫做内藤良一,是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的医学博士,也是日本陆军军医学校的副教授。”

    “这两年,我一直在欧洲和北美开展跨国研究。今日到贵所,是有事相求。我可以进来谈吗?”

    鲍威尔医生看了一眼桌上的台历,2月23日。

    他记得今天没有来访预约。

    然而,内藤博士的彬彬有礼。还是让鲍威尔医生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请进来吧,内藤博士。你要一杯咖啡吗?”

    鲍威尔医生,指了指一侧的沙发椅。

    内藤摇头婉拒了。

    他没有像一般日本人那样,进门后,进行一番客套的寒暄。

    当他一落座,立刻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

    “我是受东京帝国大学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宫川米次博士的委托到此,希望贵所能提供黄热病的病毒毒株,以供我国开展疫苗研究。”

    内藤一边说着,一边打开公文包,将两份文件递了上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