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传奇
字体: 16 + -

第119章 风停千里外,谁寄花笺来?

    一连几天,孙少华都没有从班长梁天明复员回家的巨大失落中缓过神来。

    问题出在哪呢?难道是自己主动提出来的?不可能呀?梁天明曾对自己明确说了想转志愿兵的想法,再说了,对于已经学到驾驶等专业技术的战士,按常理部队也应该多留一年,问题出在哪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没过两天,孙少华终于从副班长高玉江的嘴里打听到一丝线索,原来,梁天明复员是因为他以驻地搞对象的事被人告发了!

    孙少华听了大吃一惊,具体是谁告发的,高玉江没说,但孙少华相信,没有不透风的墙,早晚会传出来的。

    禁止战士在驻地搞对象,这是部队条令条例明确规定的,也是站里严令禁止的高压线,任何战士在执行这项规定上,没有特权。这也是也是孙少华和他的战友下部队不久就学习并牢记的第一条站规。

    提起班长梁天明的对象,孙少华不由得想起今天初夏在粮库遇到的那个朴实、秀气、大方的山村女孩李参花,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一度认为,班长梁天明和这个女孩倒是很般配的一对,也曾暗暗祝福他们,这又是谁?拆散了本应很好的姻缘?

    不敢也不好意思去问站领导,孙少华私下里找到司务长王超国打听,提起这事,他立刻板起脸一本正经地把自己撇清:“你小子别怀疑我,我王超国行的端、走的正,干这种损人不利已的事不是我风格!再说了,老兵临近复退这两月我忙的臭死,一天哪有这种闲工夫和精力盯着你们班长的行踪去向啊?”

    王超国说的没错,他就是有这个心也没这个时间。这一点,孙少华是充分相信这个满嘴骚气却心地纯良的司务长的,而且,王超国的人品和口碑站里官兵有目共睹。到底是谁告的,难道是蔡去霖?

    临走时王超国的一番话,孙少华很快又把刚刚形成的想法又给否定了。他告诉孙少华:自己曾悄悄听站领导说是在列车排附近村子的玻璃暖窖将这俩人堵个正着,而提供这一准确情报的,只有列车排的人,蔡云霖在守卫电厂厂区的二排,两地相隔10多公里,即便是有私仇,也没有作案条件。

    孙少华头脑很乱,带着深深的遗憾,不仅没赶上送别,甚至都没留下梁天明的通信地址。

    老兵复退一个星期后,站里对全站现有警力重新进行了调整,孙少华意外地调到列车排,正式报导前,站教导员杨戬把他单独叫到了办公室。

    在杨戬的要求下,孙少华板板正正地坐在了办公桌前面靠窗的沙发上,身体挺直双手放在膝盖部位。

    “放松,放松。”坐在办公桌后面的杨戬吸着烟和蔼地说

    。

    孙少华抬头看了看杨戬,依旧挺直着身体,虽说老兵已经复退,现在自己已经是准老兵了,但他在领导面前丝毫没敢放松要求。

    “把你调到列车排,有什么想法吗?”

    “报告教导员,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没有想法!”孙少华大声说。

    “这是我的想法,我得到可靠消息,明年省总队将允许两年兵参加升学考试,你好好利用冬天站里训练劳动少的时机,好好复习一下吧。”

    “真的?!”孙少华兴奋得一下站了起来。

    杨戬笑着点点头,本来眼睛不大,此时眯成了一条线。

    站部距列车排有着七、八公里的距离,孙少华背着背包,拎着装着衣物的皮箱顺着并不宽敞的土路向前走着,翻过站部对面的缓坡,前面是连绵数里的山葡萄园,这是通城葡萄酒厂的种植基地,再向前走不远,出现了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村子后面零星扣着几个塑料大大棚还有两个玻璃暖窖,其中一个还冒着缕缕炊烟,这就是王超国所说的班长梁天明和李参花约会的地方了?孙少华走到附近路边停下脚步,特意向玻璃暖窖方向望了望。

    站在这里,能够远远地望见横跨在界江上的铁路桥和桥边中方一侧的哨所,那里就是列车排所在地了,也就在这时,前方路的尽头出现一个骑车身影疾速向这边驶来,孙少华定睛一看,应该是苏万春无疑了。

    “你小子怎么才来呀?害得我背着行李扛着包走这么远的路。”孙少华去列车排报导之前,特意给在列车排的苏万春打了一个让他接人的电话。

    “嗨!别提了,排里人手少,刚刚替一个上厕所的老兵站了一会岗,所以晚了。呆在这干啥,皮箱放车上,赶紧走吧。”苏万春停好车子,催促着孙少华说。

    “听说班长梁天明和他对象被站领导堵在了这个玻璃暖窖里,还有人说是列车排的人告发的,你知道这事吗?”孙少华指着玻璃暖窖对苏万春说。

    “不知道…”苏万春拎着孙少华的皮箱扳开自行车后车座上的铁夹子,扭身说:“愣着干嘛,过来搭把手啊!”

    看着苏万春匆匆忙忙的样子,本想再问上几句的孙少华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列车排虽然排级编制,但老兵复退后,加上刚刚到位的孙少华,只有区区八个兵,排长周易锋个头不高,浑身精瘦,正和电厂宾馆漂亮的女服务员处于热恋中,苏万春私下里对孙少华说:周排长周六周日晚间经常离开排里到镇上去搞对象,排里日常主事的是班长吴铭,吴铭是和蔡云霖同届的九三年兵,和孙少华个头相仿,一张黑红的大脸上有一对大眼,平时

    里总是一副和善易于相处的面孔。

    列车排担负着两国间往返于青林电厂和界江对岸间的货运列车警戒任务,苏万春介绍说,这个国际货运列车,一个月过江跑上两回是多的,警戒任务不重。

    猫冬的季节,日常里孙少华除了上岗执勤外,最重要的工作是帮厨,除此之外,他心无杂念,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复习文化课上,来之前教导员杨戬的一番话燃起了他改变自身命运的希望之火,而且这两天他进一步打听到,省总队教导大队的预提干部培训班明年将要扩招,对于不考物理、化学和外语科目的预提干部班来说,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孙少华充满信心地憧憬着。

    一九九五年年元旦过后,孙少华接到了站部通信员的电话,说是延州师范寄来一封信等他来取,通信员补充说:从信的外观来看,应该是个贺卡之类的东西,而且信封上面的字迹工整清秀,应该是女生写的。

    风停千里外,谁寄花笺来?

    会是谁呢?孙少华想了半天。元旦前,在延州师范上学的史耀威包括刘春梅都已相互寄过贺卡,想想他们马上放假,自己就是现在马上回复对方也未必能够收到,孙少华就没有放在心上,直到春节前到站部开战备动员会议他才想起这个茬,会议结束后他取过信封,打开一看,竟是张芸巧寄来的!

    打开对折的贺卡,只见上面写着:咖啡苦与甜不在于怎么搅拌,而在于是否放糖;一段伤痛不在于怎么忘记,而是在于是否有勇气重新开始。新的一年,祝你忘记过去,放下包袱,满怀信心的迎接新的挑战,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崭新未来!落款是张芸巧,1994岁末。

    一股巨大的温暖霎时流过孙少华的全身,他拿着这张印刷精美的贺卡,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眼前渐渐浮现了梳着齐耳短发,戴着窄边眼镜的笑起来带着一丝妩媚的清秀女孩。什么意思?难道她对我有意思?

    想想张芸巧的家世背景,孙少华笑笑,觉得自己有些自作多情,算算日期,即便是马上回复,张芸巧收到回信也是大学再次开学后的三月初了。

    到那时再说吧。孙少华平复了一下心情暗暗对自己说。

    同贺卡一起收到的还有一个从北京寄来的包裹,自从新兵连赵东升寄钱给孙少华拒收后,每隔上两三个月,孙少华都会收到他寄来的北京特产,除了北京真空包装的烤鸭外,果脯是最常见的小食品,或许是临近春节的缘故,赵东升这次寄来的包裹特别大,当着通信员和好信的谢桂芳面前,孙少华打开包裹,里面除了两支北京烤鸭和几袋果脯外,竟夹着两条万宝路香烟!

    直到拆开

    一条万宝路包括那几袋果脯分发完,孙少华才带着剩下不多的战利品脱开身,在列车排班长吴铭带队下回到单位。

    设在界江岸边的列车排在冬日清冷的气氛里显得格外孤独,特别是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春节里。那段时间,每当孙少华执勤下岗,或是学习累了放松一下时,他都会走到哨位不远处架设的高倍望远镜前,转动它,不仅能看到界江对岸近在咫尺的邻国哨所,也能看到远方的异国乡镇,这让他总能想起千里之外的故乡。

    春节过后的一天下午,孙少华无意间把镜头转到了国境以内,忽然发现在哨所南面的山岗上出现两个身影,在暖暖的冬日阳光里似乎在散步聊着天,定晴一看,其中一个竟是苏万春,再仔细观察,另一人竟是李参花!

    一股怒火在孙少华的心底慢慢升腾起来,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几步走下哨位的台阶,向俩人散步方向飞奔过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