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述一奇闻
字体: 16 + -

10、换棺材

    大学的时候知道了墨菲定理感觉这个很多中国的迷信心理很像,人们往往因为迷信的心理而担心一件事情的发生而越担心的时候就越是可能发生,时间久了人们避免坏事的发生需求心理的安慰,很多事情就慢慢就成了一种迷信有的甚至成为了一种风俗。而如果一件事情按照某个流程做带了不好的结果那后来的往往不会再敢走同样的流程。



    小时候的我,母亲喜欢用自行车带着我菜场去买菜,母亲是为了打发路途的寂寞而我是被那一块钱的零食所勾引。记得那天返程的路上,我看到一辆车装着一口棺材从眼前路过。这车在我刚才来的路上见过,也是装一口棺材,怎么一眨眼又装了一口棺材了?“这也太不吉利了。”正当我匪夷所思的时候母亲突然间说道。“怎么回事?”我随口问道。“这车刚刚才看到,现在也看到说明棺材尺寸不对,来换了。这可是大忌中的大忌。”“为什么?是不是以前发生过什么事情?”我开始打破砂锅问到底。“我说了你晚上别做噩梦,别又晚上说梦话大喊大叫了。”“不会,我胆子大的很。”我有些不服气的说道。以下是母亲的陈述:



    故事大概发生在我三岁的时候,那是发在我外婆住的村里的一件事情。村里有户姓陆的人家的老爷子去世了,虽说外公也姓陆住同一村但是和这家人家却没有血缘关系,只是当时农村的婚丧喜事在一个村里的人都去前去帮忙准备并且送上一份心意。外婆家自然也不例外。陆老爷子今年80多岁了,无病无灾自然死亡,也算走的安详。大家按照农村丧事的流程,各自忙着自己该做的部分。那时候正直盛夏,拿现在的话说就是百年一遇的高温吧,由于担心尸体会发臭,于是主人家觉得借一口冰棺材来存放尸体。本来看着很平常的事情却遇到了矛盾。借棺材是要钱的,三天费用大概一千块,在当时相当于一户农村家三个月的收入。而陆老爷子是农民没留下啥积蓄,这钱自然就有三个本就家庭不怎么宽裕的儿子负担。儿子们颇有怨言怪老头子死的不是时候但也没办法。最后决定派小儿子开着他那辆二吨的开车去火葬场借。



    没多久,小儿子便顺利的把棺材借了回来。可后来才发现,借回来的棺材小了一号,陆老爷子没办法躺里面。当得知这结果的时候,在场人都情绪压抑,现场似乎连针掉地上都听的见。无奈,小儿子只得退了棺材再去借。在把棺材搬上车锁拖车后门的时候,用力关了门结果碰到了棺材,棺材边上却了一块还深深的留下了印记。“老头子真是死了也不省心。”三儿子的媳妇抱怨道。



    第二次棺材借回来总算是合适了,但问题也来了,原来的棺材被损坏了得陪500块钱。三儿子老实,交了钱就回来了。大儿子和二儿子认为这是老三的责任自然不愿意负担这费用。这下三媳妇不干了,又吵又闹,平日里泼妇惯了加上她一直认为公公偏袒另外两个儿子因为自己生的是女儿几乎把整个丧礼闹翻了。但老大和老二的媳妇也不是吃素的,就这样为了500块钱,三家吵的天翻地覆最后也没有吵出个啥名堂来。老三家只能认栽付了这个钱。三媳妇只能恶狠狠的对着自己老公说,那棺材应该留着你用连口棺材都弄不好。



    两个月以后,三儿子在一次出车跑长途的路上出了意外当场死亡。在他的丧礼上,由于那年秋老虎的到来,于是也不得不去借一口冰棺材。这次他们是委托别人去借,可巧的是,借回来的棺材正是当时不合适的那口,上面被破坏的印记还在。而这口棺材的大小却正好合适三兄弟中身材最小的三儿子。



    “所以说有的事情,老祖宗传下来都有他的道理,都是发生过的所以人们才避免走同样的路。棺材是不能轻易换的。”母亲最后说道。我脑子却想着刚才那家人,不知道他们能不能避开老祖宗认为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