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疑云
字体: 16 + -

第2章 意外来客(下)

    读完信里面的内容,我点根烟,靠在了沙发背上。

    我之所以会对这封信感兴趣,其实仅仅是因为这封信的寄件人——傅红兵。

    傅红兵,这个我听着有些陌生却又一辈子忘不了的名字,没错他就是我那谜一样的亲爹。

    从我记事开始,我就在那伯伯家长大。据那伯伯自己说,他跟我爹是生死之交,好到穿一条裤子的好哥们。

    小时候我只把那伯伯当做我的父亲,把戴阿姨当做是我的母亲。吃喝拉撒睡全部在他家,我也从来没把自己当过外人,以至于后来我都忘了我姓傅不姓那。

    话说回来那伯伯和戴阿姨对我真是比亲生儿子还亲生儿子,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他们对我宠爱都要比过自己的亲生闺女那蕾蕾。小时候只要有好吃的、好玩的都是先可着我来,需要说明的是我比那蕾蕾整整大出六岁。

    我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那伯伯出钱供我念书,家长会也都是戴阿姨参加。我跟那蕾蕾之间形同兄妹,好像一家人一样。

    直到懂事之后的我才知道原来那伯伯和戴阿姨并不是我的亲生父母,原因很简单,我姓傅不姓那。

    从那时开始我就一直好奇自己的身世,也曾经无数次追问过那伯伯,可惜最后我只是从那伯伯的口中知道了傅红兵三个字。

    我还有一个奶奶,在吉林一处偏远的农村。小时候那伯伯带我去过几次,可是最后我都哭着喊着要回来。

    其实我哭也不是无理取闹。我奶奶是领堂子的出马仙,也就是东北俗称的跳大神。据说我奶奶给人看事儿的方式还跟别人不太一样,后来听那伯伯说我奶奶是正宗萨满教的传承人。

    她们家的院子里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面具,每次我一接近那屋子,都觉得汗毛竖起,所以每次都哭着喊着要回来。后来随着年龄慢慢长大,也就不怕了。上高中之后,我每年基本都会去看看已经80多岁的奶奶。

    当然除了看奶奶之外我还有点其他的小目的,那就是企图从奶奶的嘴里知道一些关于我的身世的事情。可惜奶奶虽然日渐苍老,可是嘴还是一样的严。不过从只言片语中我还是多多少少的了解了一些。我感觉他们每个人都好像在刻意回避关于我身世的这个问题。

    我这个人就是这样,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你越是不想让我知道我就越是好奇,可是这些人偏偏不跟我说,没关系这也好办,你们不告诉我我就想方设法的惹祸。

    恰好那个时候赶上青春期叛逆,什么搞对象、逃学、离家出走,反正你们能想到的叛逆的方式我都干过,可是闹来闹去也没用,所有人对我都是只字不漏,最后我也黔驴技穷了,只好作罢。

    从那以后我就不再去探究我的身世了,我学乖了。后来也就慢慢想通了,我有着一个不是父亲却胜似父亲的那伯伯;有着一个不是母亲却比母亲做的更多的戴阿姨;还有着一个跟我没有半毛钱血缘关系却亲如妹妹的那蕾蕾。这样就够了,不需要知道太多,知道了又能怎样呢?

    除了徒增悲伤还能改变什么呢?所以多年以来我活的浑浑噩噩、坐吃等死,因为我觉得连自己身世都不甚明了的人成功了又能如何?

    但是眼前这封信却突然给我带来了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和说不出的兴奋。

    它让我再次认识到我是一个被亲生父亲抛弃的孩子,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原来“傅红兵”这三个字不是传说,是真真正正存在的,并不是那伯伯随意编出来敷衍我的。

    我隐隐的觉得在这三个字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一段秘密,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

    我心中突然有一种冲动。我想穿过这谜团,解开困扰我多年的这个秘密。我想知道他为什么当年会抛弃我?他现在是否还活着?我的母亲又是谁?

    这些想法在我脑子里面一闪而过,我有些头疼,于是放下信,用手揉了揉眼睛。

    突然我想起了在我旁边还坐着一个大活人呢,就问他叫什么名字。

    “俺叫陆光离”少年怯怯的看着我答道。

    我听完嘴角露出来一丝笑意。这个名字不由得让我想起一个成语——“光怪陆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之间还真是有点共同点的,至少我们的亲爹在起名字的时候一样不着调。

    我看那个叫做陆光离的一直看着我刚买的烧烤怔怔的出神,我就试探性的问了一句没吃饱啊?没想到这孩子倒也真的诚实,一脸茫然的对我点点头。

    我一想反正我也没吃,那就一块吃呗。于是就招呼他一块吃点,跟他边吃边聊。

    吃饭间,我才从他狼吞虎咽的间隙中听出了大概。

    他叫陆光离,今年21岁。信中提到的收信人陆卫国就是他父亲。

    他来自河南农村,他家的那个村子是有名的贫困村,他母亲在他小时候因为实在受不了这穷日子,跟着他们村里的一个养蜂人跑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回来过。在这个世上除了他父亲也就没什么亲人了。

    这次来沈阳是因为他父亲前段时间突然得了重病,前不久撒手人寰。临走之前把这封信和这把小铜钥匙交到他的手上,让他按照信上的地址来找我。

    等他来到沈阳之后才发现信上的地址早已经拆迁,陆光离第一次出远门,再加上一口浓重的河南话,前前后后打听了将近一星期才打听到这里。

    到这里的时候已经两天没进食了,眼睛都饿得冒蓝光。幸好门口的王大爷看着这孩子挺可怜,才把自己值班时候的泡面给他泡了一碗,让他在这等等看。这才好不容易找到了我,被我捡回了家。

    至于他爹跟我爹之间的事,他也是一问三不知,只是一再强调那把铜钥匙是信物,他爹说了他只要是傅家的后人,一看便知。

    我从头到尾就吃了一个串,剩下的就是看着他风卷残云,我看他吃完吧嗒吧嗒嘴,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就试探的问了一句:要不再来点?没想到这孩子真是实在,乐呵呵的点点头说了句:也中!

    好吧,我承认他真的很诚实。可我实在懒得动弹,就指着冰箱说道:

    “冰箱里有泡面,厨房有热水,自己泡去!”

    陆光离听完之后,屁颠屁颠的跑了过去。

    这时我顺手拿起桌上那把铜钥匙开始细细端详。

    这铜钥匙倒也小巧,只有一元硬币那么大,造型简单质朴,没有多余的装饰,怎么看都像一把普普通通的铜钥匙。看材质是黄铜做的,外表有些略微发暗,看来应该有些年头了,而且被人经常把玩。但是这钥匙肯定算不上什么贵重东西。

    换句话说,如果放在民国时期,只要家里买得起锁的人家都会有这种钥匙,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如果说非要找出点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在钥匙把上歪七扭八的刻着一个字,我找出放大镜,仔细辨认,最后才勉强看清是一个“禄”字。但是这字刻的很潦草,看字迹的磨损程度,应该不是他爹闲着没事刻上去的。除了这一点再没有任何发现。

    看着这个钥匙的大小,倒像是开盒子之类的。难道我那亲爹还大发善心留给我一个传家宝?想到这我自己都笑了,我自小在那伯伯家长大,连一张我亲爹的照片都没见过,更别提什么盒子了。

    看来只能明天去趟那伯伯家,看看他见没见过了。就算是没见过,以那伯伯的眼力,应该也能分辨出这把钥匙的用途。

    反正也想不明白,索性就不去想了。我起身活动一下筋骨,陆光离正端着泡面从厨房出来。

    陆光离看到我,估计是看我也没吃饱,于是好心的问我:

    “傅归哥,你吃点不?俺给你再泡一盒?”

    我摆摆手道:

    “你自己吃吧!吃完了还有,管够!”

    陆光离听完了笑笑,低头开始吃泡面。

    这孩子其实倒也老实,刚见到我张嘴就骂我估计也是找我这么长时间觉得委屈,反正不管怎么说,这孩子跟我也差不多,都是没爹的孩子,倒也挺可怜。

    我转身走进卧室,在衣柜里面翻来翻去总算是找出一床被子。

    没办法我这人懒,一年到头就一床被子,戴阿姨不来我就不换,因为换了我也懒得洗。

    我将被子递给陆光离道:

    “今晚睡沙发行么?我睡觉不老实,怕你吓着!”

    陆光离接过被子,笑呵呵的答了一句:

    “中,俺睡哪都成!”

    说完继续低头吃泡面。

    我心想真是个怪胎。拿着一个1979年的地址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找一个陌生的人,怎么想我都觉得有点像小说情节。更重要的是我居然还收留了他。

    我躺在床上就在想为什么要把这个素不相识的人留在家里呢?

    或许是他跟我那失踪的亲爹有几分关系?

    或许是有点可怜他跟我有几分相似的身世?

    或许只是他那股朴实劲不知不觉中打动了我?

    反正不管怎么说,是我把陆光离从要饭花子的行列中捡了回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