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小绣娘:捡个夫君来种田
字体: 16 + -

第二百五十一章 赋诗

    因为魏王大胜归朝,皇帝特地为他举办了一个宴会,邀请京中世家和朝廷众大臣参加。

    许怀清是这次出征的重要人物之一,自然也在邀请之列。只是没想到,白梦婷竟然也出现在了宴席上,白玖玖略一思忖便明白了,如今白家与太子走得近,太子又因魏王锋芒毕露,急于用人,对主动投靠过来的白家自然另眼相看,让白梦婷进宫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似是注意到了白玖玖的视线,白梦婷看过来,给了她一个挑衅的眼神,嘴角勾起一个诡异的笑容。

    白玖玖微微蹙眉,白梦婷向她示威她能理解,但……这个笑容是怎么回事。

    她目光微转,看到了白梦婷身旁的赵菲槐,心里不由的一动。

    “怎么了?”许怀清即便与人交谈,亦没忘记关注白玖玖。

    白玖玖回神,浅浅笑道,“没事。”

    桌子下的手忽然被一只温热的大手握住,白玖玖有些害羞,下意识的四处张望,怕被人发现,模样极为可爱。

    许怀清心里喜欢的不行,捏着她的手指一根根把玩着,纤长白皙的手指滑嫩无比,白玖玖被他捏的脸色通红,斜睨了他一眼,“你不要这样,好多人看着。”

    许怀清眼睛里染上一丝笑意,“他们看不到的,再说了,你是我夫人,看到了也没什么。”

    白玖玖瞪了他一眼,眼睛里含着水光,欲语还休,端的是说不尽的风情,看的许怀清心尖微微一颤,若不是碍于在大庭广众下,他真想凑上去亲吻那双将他勾的神魂俱灭的漂亮眸子。

    两人在这边眉目传情,赵菲槐却是气得浑身颤抖,手指紧紧的绞着帕子,骨节用力到发白,恨不能冲过去将白玖玖那张可恶的脸拿针扎烂。

    可她到底记着这是什么场合,不敢乱来,怕给父兄带来灾祸,只是神情颇为狰狞。

    白梦婷在旁边好整以暇的喝着宫中特有的茶,心里暗叹这宫中的茶就是好喝,又看到皇帝旁边坐着的皇后,一身华服,雍容大气,身边绕了一堆服侍的人,顿时羡慕不已。

    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啊,暗暗的握了握拳头,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嫁给太子!做完心理建设,白梦婷侧过头,发现赵菲槐还在生着闷气,不由的嗤笑了一声。

    不过脸上却半点没有表现出来,反而还一副颇为热情的模样,关切的开导着赵菲槐,两人头碰着头,鬼鬼祟祟的不知道在说着什么。

    这边,席上的气氛却很是怪异。

    因皇帝夸了魏王几句,太子心里不平衡,千方百计的找话题来引起皇帝的注意,甚至为了显示自己关心民间疾苦,不惜在席上大谈特谈南方的洪灾,言说朝廷该拨多少银两下去赈灾,方显得皇帝龙威浩荡。

    皇帝只微笑的听着,一言不发,听到后面,脸上已经没了笑容,却是连着喝了好几杯的酒。

    魏王手上把玩着一只杯子,眼底露出一抹讥讽之色。

    太子急于讨好皇上,急于树立自己在民间的形象,却没想过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库如今空虚,他提出赈灾的那个数字,朝廷根本拿不出来,这不是在打皇帝的脸吗。

    偏偏太子还未察觉,继续侃侃而谈,皇帝脸上的神色逐渐变得不耐烦,皇后看的心急,不停的给太子使眼色,太子这才醒悟过来,连忙闭了嘴,忐忑不安的坐下。

    皇帝这才慢条斯理的道,“今儿朕设宴,是想跟众妃子和爱卿一同玩乐,国事便不要在这个时候提起了吧。”

    太子诺诺应是,低垂的眸子里却闪过一丝不甘,气氛有点儿尴尬。

    许怀清并未在意席上的风波,太子与魏王的不和由来已久,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两人都能掐起来。

    比起关心这些,他更在意白玖玖吃了什么菜,吃饱了没有。

    赵菲槐和白梦婷显然也听不懂这些,两人低着头,不知道在密谋着什么,脸上时不时的闪过一抹阴险的笑容。

    许怀清的视线无意中扫过,忽然想起白玖玖跟她说过的事情,赵菲槐和白梦婷联合起来,屡次想要害她,上次更是买了杀手,若不是白玖玖运气好,只怕他回来已经看不到她了。

    思及此,许怀清的眸色转冷。

    席上气氛自太子被皇帝拐着弯的斥责了之后,就一直怪怪的,没人敢说话,大家只是埋着头吃东西,唯恐皇上的火气发到他们头上。

    皇帝看着底下那帮子就会明哲保身的大臣,气的眉心胀痛。许是心情实在不佳,懒洋洋的吃了几口后,便决定离开。

    这时,魏王却忽然站了起来,笑道:“父皇,听闻许大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出口成章,今天日子这般好,不如让许大人作诗一首,如何?”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看向许怀清,心里极为纳闷,魏王不是与许怀清关系很好吗,传闻许怀清还投到魏王那一派了,怎地今日竟当众说出这番话来。

    当场作诗这种事,一群人倒还好,若是一个人,就总有种被赶鸭子上架,取悦别人的感觉。

    反观许怀清,神色平静,并没有任何的不悦,一些人在心里暗暗感叹,看来,这魏王是不怎么待见许怀清呢。太子与其党羽则很是疑惑,难道许怀清真的没有站在魏王那边?

    皇帝心情大好,对魏王的这个提议非常满意,抚掌道,“好好好,许爱卿是翰林院承旨,做首诗想必不在话下的,许爱卿,你以为呢?”

    许怀清起身,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微臣遵命。”

    皇帝更加高兴了,往四周看了看,“那许爱卿就以这宴席为主题,赋诗一首吧”

    许怀清略一思忖,心里便有了数,几乎没什么停顿,一首七言律诗已经成了。许怀清声音清朗,念诗的时候又略显低沉,一时席上无人说话,不管听得懂还是听不懂的,全都竖着耳朵认真听着。

    起初还有些等着看许怀清笑话的,听到他作的诗后,已经是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