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荒碑记
字体: 16 + -

第7章 迷仙入世

    卜筮,即预言之术,在人族数万年的生存历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卜筮不算是一条道途,而是修行之人感悟天地万物所衍生的一种术法。

    卜筮之术方法良多,观星、八卦,甚至钱币龟壳都能用以占卜。从小事的趋吉避凶,到天下大势的分合聚散,卜筮为人族大小事物提供的颇多的指导。也正是能够提前知晓天机,人族才能延续数万年成为三界的主要生灵。

    因修行之道不同,卜筮所需的条件和对结果预测的准确性也有非常大的差异。如果说这尘寰之中,最准确也最强大的卜筮之术,定是时光道的迁幕。正是这迁幕之术预言了十年后的冥夜之灾,才让尘寰有了十年的时间去备战。

    时光道的干支一脉,便是极为擅长迁幕之术,甚至主要的修行方式就是频繁的跃迁时空观以往未来。这等术法并不为一些道门所认同,他们认为这是偷窥天机,乃逆天之举。但干支门的预言也确实拯救了无数黎民,使其免遭灾厄。而在道门之中,干支门更是字字如金,欲窥天道者纷至沓来。

    干支一脉在最隆重的迁幕祭中,一众门人共力同心,预言了灾厄将于十年后降临。卜算一界的命运,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干支门徒在这场盛大祭祀中,惨遭反噬,几近全体蒙难。

    传言整座山门只有一个少女走出,带着这个付出惨烈代价而卜筮的预言现身尘寰。作为干支门最后的传人,众多门派纷纷邀其客座山门。这场抢人风波在尘寰掀起了不小的腥风血雨,直到一名海外散仙将少女带走,才得以平息。

    …

    “师父..”撒娇的丫头扯了扯桐引的衣袖,打乱了她回忆的思绪。收回心神,看着身边的弟子,桐引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

    “怎么啦,迷仙儿?”桐引揉揉弟子的小脑袋,向船舱外望去,原来是快要到岸了。

    “师父你是不是又想起以前的事啦?有仙儿陪着你呢!”小丫头很是轻车熟路的把头靠在师父怀里,她知道师父肯定会马上开心起来的。

    “都多大啦,还撒娇。”虽是如此说道,桐引仍习惯的收了收手臂,把弟子抱的更紧。“上了岸可不能再这样啦,姑娘家要有姑娘家的样子!还有,有人问你叫什么,你怎么说?”

    “小女子法号仙引,道友有礼了!”小丫头装模作样,起身对师父行了一礼。

    “你呀,出门在外,不要调皮,不要惹事,不要去凑热闹,不要乱用术法,不..”

    “哎呀,师父,什么都不能做,那我能做什么啊!”

    “你呀,这是你初次上岸,这九州可不比我们祖洲岛,一个小城的人都数以万计,人多手杂,你要跟紧为师,切莫迷失!”说着桐引一指点向仙引额头,一枚光点一闪而没。

    “呀,师父你做了什么!”仙引摸摸额头,倒也没什么不适。

    “为师给你种了觅踪印,这样就不怕你走丢啦!”

    “哼!我才不会走丢呢!就算走丢了我也认得沈伯伯的船!”小丫头叉着腰鼓着嘴,声音婉转动听,逗得船头掌舵的老人抚须大笑。

    “丫头,那港口的渔船可多啦!就怕你哟找不到老汉的船咯!哈哈哈哈!”

    “哼!”仙引瞪了老头一眼,又转身摇着师父手臂撒娇。“师父师父,你也教我觅踪引,我给沈伯伯种一个,就不怕找不到船啦!”

    “胡闹!”桐引却是板起脸来,正色道:“为师说过多少遍,术法不可随意使用,尤其不可对世俗之人使用!他们神魂脆弱,稍有不慎,辙是性命之危!”

    “哦!知道了…”仙引一脸委屈的嘟着嘴。

    “刺铜港要到咯!”船头传来老者适时的呼喊。

    刺铜港不是一个港,而是一座有着十数个港口的郡城。这里渔民盐商混杂,供给内陆的食盐和海产大多出自此处。这些行脚商也从内陆带来西方御冥之战的消息,虽然并没有这么及时,却也聊以慰藉这些渔民关注天下大事的心。

    纵然整个尘寰的世人都知道冥夜入侵乃是天大的灾祸,事实上那根冥柱从地底伸出时整个尘寰都在震颤,无数房屋倒塌,海水倒灌淹没了村庄。但归于平静后,世俗人仍旧过着世俗的生活。他们最直接的感受是税赋加重,日子更加难过。

    凡人之所以是凡人,他们究其一生所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活着。有些人活的很好,有些人只是活着就很艰难。

    仙引跟着桐引上了岸,这是她十四年来第一次踏足人族的世界。当然她也是人,虽然叫做仙。她与师父二人在祖洲岛修行,所见所及皆为禽兽草木。如此多的人聚集在这小小的郡城,小小的街巷,仙引眼花缭乱的看着。

    大堆的鲜鱼,沉重的木箱,厚实的肩膀,污浊的泥浆,仙引身着的洁白轻纱跟这里格格不入。摊贩的叫卖,牛马的嘶鸣,悍妇的打骂,孩提的哭喊,仙引在这嘈杂的嗡鸣中迷失了自己。

    “耳目浊之,心自清之。”桐引在弟子迷失的边际点醒了她,神音如魂,沁入心脾。

    出了这泥港,新奇的事物便越发多了起来,琳琅满目,目不暇接。若不是桐引牵着,这弟子多半就要丢在市井之中了。饶是修行多年,在人间的浮华下,没有人能淡若处之。俗世于修行是迷失,抑或是历练,就要看修行之人的品行而非根骨了。

    水沸茶亦浮,茶沉始润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