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霞满天
字体: 16 + -

57江湖郎中

    “经高级中枢的综合分析等复杂过程才产生视觉。根据物体的色彩和明暗,每个视细胞发出不同的光电信号,人们看到的任何景物都是由这一亿多个视细胞的光电信号组成的图像。”

    啊!听到这,段野马上警觉起来,因为前些年他得过眼疾,医生说是黄斑病变。他很想看看那个黄斑部位是什么形状?

    但是,于三水讲得快,一带而过。段野瞪大眼睛时,那个黄斑模型被组装到眼睛上,已经成为眼球的一部分了。

    “下面我再说说,眼球的内容物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于三水像是赶进度,一刻不停的说着:“眼球内容物从前到后为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这些物体的共同特点是透明、无血管,有一定的屈光指数,它们和角膜共同组成眼球的屈光间质,能够保证光线的透过和屈折。

    “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充满了眼球腔,有维持眼压、支撑眼球和维持眼球形状的作用。房水充满于前方,有营养眼球的作用。

    “那么,晶状体呢?它是一个双面凸的、富有弹性的凸透镜。晶状体的凸度是可变的:看远方物体时,晶状体呈扁平状,这时折光力弱些,远方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凸度加大,折光力大大加强,所以近处的细小物体都可看清。医学上把这种自动改变眼的屈光力,使近距离物体仍能在视网膜上成焦的作用称为调节作用。

    “这种功能是由大脑的调节中枢控制着睫状肌来完成的,睫状肌收缩引起晶状体悬韧带的松弛,晶状体因自身弹性而变凸。晶状体的调节作用完全是自动的,在一瞬间就可完成极准确的镜头对光,这是任何高级照相机的镜头所不能比拟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到40多岁后,晶状体的调节作用逐渐减弱,自动对光的能力开始减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老花眼’。年纪大的人在看近物或看书时要戴老花镜就是这个道理。”

    “玻璃体是透明的胶质体,充满了晶状体后的眼球腔内。”于三水说到这里,长长的喘了一口气,似乎是结束语了。但是,接着,他却讲起了最近的一起眼药水公案。

    “各位叔叔阿姨:电视上有个广告大家知道吧?就是郎平做的那个沙普爱思眼药水。是不是挺讨厌的啊?”

    “是的。那个眼药水,根本不好使!”马上就有人响应了。

    “不光是不好使的问题,还有眼科界内人士的质疑问难。有的眼科外科医生就问:如果眼药水能防治白内障的话,还要我们眼科医生干什么?还要手术室干什么?

    “而我的质疑是:从眼球壁到眼底,有多少屏障啊!这睩屏障每一道都是坚不可摧的,就凭你那沙普爱思眼药水的穿透力,根本就不可能到达眼底。”

    说到这里,于三水激动了,扩大了声音提醒众人说:“各位叔叔阿姨,你们千万记住,以中国现在的技术水平,凡是眼药水,都是不可能穿透眼球壁屏障的。所以,凡是眼药水,几乎都是无效的。”

    啊?听到这里,人们的眼睛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