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铁
字体: 16 + -

血火铁第二部总第一百八十七章

    向鬼子试探性的接触,严铁英又组织了多次。有时是她亲自带队,有时是各位连长带队。她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指战员们多熟悉鬼子,以备日后打大仗、打恶仗。

    但这些试探性的接触基本上都是在夜间进行的。夜间好隐蔽,却不利于对鬼子的观察。很多东西,比如鬼子的攻击阵形、火力配置等等,只能靠感觉。

    这样始终像隔了一重雾,看不甚明白。一定要选在白天,来几次行动。严铁英对自已说。

    经过充分的准备,严铁英选了李灿、石磊、徐炜和古迪、高松几个人。

    他们都扮成当地老百姓模样。由于白天渡河几乎是不可能,所以他们凌晨三点钟出发,渡过河后隐蔽在一个村庄里,只等天一亮就行动。

    由于一段时间里晚上都遭到中国军队的突然袭击,而这些中国军队又是来无影去无踪,日军想报复却找不到目标,所以日军晚间再也不敢单独行动,包括小股部队。

    日军将兵力龟缩在城镇。只到白天才照常出来游荡。严铁英带领着几位连排长,借着树木的掩护,秘密地潜行着,悄悄地靠近一个镇子。

    他们隐蔽在一个灌木丛里,相距也就五六百米远。严铁英用望远镜观察镇子里日军的动静。

    她看到,日军的防卫相当严密,镇子前路口两边有沙袋垒起的工事,上面架着机关枪,大概有一个班的鬼子把守着,三八大盖都打开着剌刀。路口有鹿柴、木马拦着。

    严铁英观察了一会儿,忽然在工事的背后还发现了一排小钢炮的炮架。虽然没见着鬼子,但可以想象,只要一发生战斗,鬼子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各就各位的。

    听首长们讲过,日军的火力配置非常强,一个中队就配有一个炮兵小队,一个机枪班。机枪不仅有歪把子轻机枪,甚至还有重机枪。

    如此强大的火力配置,怪不得日军那样的骄横嚣张。

    从日军活动的频率来看,这个镇子里起码驻有日军一个中队。严铁英把望远镜递给李灿他们。她的用意是大家都应该尽量多地了解日军。

    大家轮流观察了个遍,心中自然都有了些底。后来他们又走了几处地方,见识了日军的操练、吃饭、行军,奇怪的是没有见到一个老百姓。

    估计是老百姓要么被鬼子杀光了,要么被鬼子逼着逃走了。

    已经是仲春时节,往年的这个时候,皖南此地此时应是一片繁忙景象。“才了蚕桑又插田”,田野里应活跃着人们劳动的身影。

    但今年不同了。倭寇的侵略,战火的焚燹,人们遭受到空前的灾难。田野里空空如也。代替繁忙劳动景象的是日军战马的喧嚣,以及不断传来的忽强忽弱的枪炮声。

    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这种沉重包含着对日寇的仇恨,对祖国存亡的忧虑,对抗击日寇所肩负的责任感、使命感!

    当大家往回撤的时候,己是夕阳衔山了。在一条小河沟边,他们意外地碰到了三个伤兵。

    这是三个国军士兵。他们的伤都很重:一个用绷带裏着头,那绷带上的血污已成黑褐色了;一个吊着胳膊;一个拄着拐杖。他们都已是奄奄一息了。

    严铁英令李灿他们把这几个伤员背回了驻地,并派王芬给他们治疗。

    1937年12月12日,日军侵占南京城的前一日,南京卫戊司令长官唐生智将军下达撤退令。

    各部队高级军官大多没有按照命令有秩序地撤退。而是在会散后,立即部署部队撤退。

    有的部队接到命令前即己撤走,有的将领只向所属部队打撤退电话,或回去安排了一下撤退事宜,就脱离了部队,先行到达下关随同卫戌司令部乘渡船去江北。

    这样,参与南京保卫战的部队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这些部队虽然冲出了南京城,但是却面对浩淼的长江束手无策。

    由于当初唐生智将军为了搞所谓的背水一战,将江面上的船只控制起来。这些部队面对茫茫长江,一艘船都找不到。

    所以很多人就开始哄抢江边上一切可以用来渡江的工具:门板、弹药箱、树枝、澡盒、棺材……反正一切稍有浮力的东西,都被一抢而空。

    江面很宽,虽然能模模糊糊看到对岸,但大家都知道,这里的江面至少有四五里宽。

    当时虽然有几艘小火轮,但都带着高级军官和成建制的部队,一般的散兵游勇,根本不敢过去挤。江滩上到处都是乌泱泱的败兵难民。

    那些被抢到简陋渡江工具的士兵,有很多被湍急的江水所吞没。侥幸逃过去的少之甚少。

    因为南京城北临长江,日军又是从东、南、西方向突击包围,所以只有长江这一条险道了。

    渡不过江去,只能另想办法。当时有许多人听信传言,说退进南京城可以找到安全区。

    何谓安全区?即是哪些外国机构、教堂、红十字医院。所以很多士兵把军服一脱,把武器一丢,换上老百姓的衣服又跑回南京城去了。

    由于败兵太多,在这种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下,人性的丑恶表现得淋漓尽致,军纪不用去提,连人性都扭曲了。

    有些败兵想去安全区避难,就去抢夺一起逃难的老百姓。如此,老百姓在惊恐中又遭了一重灾难。

    经过淞沪大战,很多人都知道日本人的德行。所以有许多部队或士兵过不了江,也不愿再回城里去,就向东,向南,向西突围。

    沿途碰到日本兵的,被打死的被打死,被消灭的被消灭。侥幸没有被打死和消灭的,就继续向前走。

    他们的目的就是突出日本鬼子的包围圈,躲过日本鬼子的毒手。.

    这三个伤兵就是这样的从南京城里往南突围的。他们从南京城逃出来时,人还是完好无损,等到向南走了几个月后,他们每个人都伤痕累累。

    所幸沿途碰到了成建制的部队,他们的伤便是这些部队的军医给包扎的。

    严铁英他们听完了三个伤兵的叙述,心情更为沉重。可严铁英他们不知道,三个伤兵也不知道,其实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幸运的。

    他们躲过了劫难。这应该是他们得到了上苍的眷顾,是他们祖上积了阴德了。因为那些退进南京城的士兵绝大多数都遭到了日本鬼子的大屠杀。

    解放以后据政府统计,死于南京大屠杀的中国军民高达37万余人。

    后来,新四军军部下达命令,新四军各部尽可能搜寻、搭救从南京城中逃出来的国军将士。

    经过努力,许多国军将士被新四军救起,有伤的治伤,有病的医病。后来,这些国军将士有的归队,有的干脆参加了新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