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见李玉
雯扬见胤禛倒是并不生气,反而还一副十分感兴趣的神情,就知道只怕当日等会的事穿的沸沸扬扬,四爷自己私底下应该也听了不少。
这种充当正义之士,能够让坏人落网,伸张正义的故事,寻常老百姓本来就最喜欢听。就连雯扬也隐隐约约有听说,当日的事,听说还要改成话本子来演。
这会儿看来,不仅仅是百姓喜欢听,恐怕四爷自己也喜欢。他这是巴不得,前面再来一群欺男霸女之人,然后给他一个露脸的机会吧?
不过这一会儿,恐怕胤禛是注定要失望了。
前方来的,却是几个耄耋的老人,为首的看见他们,倒是十分客气,“几位贵客远道而来,不知是来做什么的啊?”
老人家拄着拐杖,看上去已经年逾古稀了,但精神头却很好,一看见胤禛和雯扬,就乐呵呵的问道,显然是看出来他们几人身份不一般,口气里都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
胤禛抱拳回了一礼,“我和拙荆是从京城来的,这几年家里攒下了些家业,便想着松快松快,来江南看看山水。”
那老者打量了他们一眼,可能觉得他们穿的富贵,也不像是什么坏人。而且胤禛天生的好气度,一看就叫人生出敬畏,雯扬也面善,老人倒是十分高兴,“原来如此,那感情好,正好啊,咱们村子出了喜事,几位贵客,晚上一块儿就留下来吃个便饭吧。”
雯扬有些好奇,“什么事这么高兴?瞧着倒是一村子的人都出来了,老丈说出来,也叫我们沾沾喜气。”
她穿着打扮,一看就不是寻常女子,但说话却十分和气,老人就更高兴了,笑的见牙不见眼的,“咱们村子里,有个孩子读书勉强算成气,前几日啊,被麓山书院选中了,不日就要去京城念书呢。”
“过了乡试了?”胤禛似乎也有了几分兴趣,开口问道。
“是啊,不日就要去参加会试呢。在去之前,还可以在去麓山书院苦读,以后啊,说不定也是个有出息的。”老人说的十分谦虚,但是眉目之间的自得和欢喜却是骗不了人的。
这个年代,十分看重考试。雯扬所处的年代,尚且还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句话,用来形容高考。而在古代,科举这场考试,可比千军万马要严苛的多。许多读书人,终其一生,都是在和科举赛跑。
“的确大有可为啊。”胤禛也笑着说了几句,其实满人真的要做官,并不是那么看重科举考试。
马上打下来的江山天下,满蒙八旗子弟,那都是显贵。无论是凭借祖上的余荫或者其他法子,做官都容易的很。皇帝身边的亲近之人,也多半都是满人。
但对汉人来说就不一样了,持续了这么多年的科举制度,是他们想要进入官场唯一的阶梯。
胤禛自己素来爱读书,更知道读书人,可谓是天下的喉舌。他想要独揽大权,下达的政令如臂使指,这些科举出身的官员,显然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老人也笑着客气了几句,到底还是按捺不住,“快,来见过从京都来的贵客。”
雯扬心里暗自好笑,原来在这老人心中,之所以敬重他们,恐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是从京城来的吧?
被众人簇拥在后头的人显然知道是在叫自己,便笑着走了过来,但在一看见胤禛和雯扬的时候,却微微一怔,然后很快就变了脸色。
胤禛却在他开口之前笑了起来,“原来是这位小兄弟,当日在花灯会上,我们见过的,你可还记得?”
李卫本来和乡人们谈笑风生,此刻看见胤禛和雯扬,说话却磕磕绊绊起来,“记……记得,您怎么会在这儿?”
“我和夫人出来随意逛逛,没想到却在这里遇上你了。”胤禛大笑起来,看来也觉得这是十分的有意思。
雯扬看了一眼李卫,却见他略略低下了头,似不敢直视他们的样子,表现的十分恭敬,“……村子简陋,怠慢二位了。不如,到我家里喝杯茶吧?”
雯扬便在心里赞叹了起来,史书青笔,留下来的从来都不是无名之辈。李卫后来被称为雍正的心腹之臣,如今看来,的确是个有本事的。
单就凭这份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本事,就不是寻常人能有的。别说只是一个寻常读书人,就算朝廷的一品重臣,看见胤禛也时常战战兢兢的。
“好啊。”出乎意料的,胤禛竟然点了点头,欣然前往。
老村长显然有些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不过倒也看得出来,李卫应该是和他们认识的,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今晚村子里一块吃饭,李卫啊,你可得带着贵客们一块来。”
“是,您老放心。”李卫勉强露出了一抹笑容,一直等乡亲们和他告别了,李卫看着胤禛和雯扬,差点没直接跪下去,“草民僭越,还请皇上和皇后娘娘赎罪。”
“你认出我们了?”雯扬说道,其实当日天色已晚,胤禛并没有亲自过去审那些人,出头的反而是绿绮。照理说,李卫黑灯瞎火的,视力应该也没有这么好啊,竟然能将坐在茶棚里的他们认出来?
“当日出手教训孙勇的,仿佛是娘娘的婢女。草民……依稀记得。”李卫恭敬的说道,他知道胤禛和雯扬不想透露身份,倒是也没做出什么失格的举动,但从始至终和他们说话,整个人都是微微往后退了半步的,丝毫不敢怠慢。
雯扬这回笑了,说道,“你倒是记性好,当日不想惊着你们,也就不曾传你们过来回话,真要说起来,你那日倒是做得好。读书人不仅仅要有才,更要有德。能够为了一个弱女子出手相助,不畏强权,来日做了官,也会庇佑一方百姓的。”
“娘娘教训的是,李卫谨记在心。”对方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耳朵根子都有些泛红。
胤禛看着她,失笑,“你倒是把朕的话都说了,朕待会儿说什么?”
这种充当正义之士,能够让坏人落网,伸张正义的故事,寻常老百姓本来就最喜欢听。就连雯扬也隐隐约约有听说,当日的事,听说还要改成话本子来演。
这会儿看来,不仅仅是百姓喜欢听,恐怕四爷自己也喜欢。他这是巴不得,前面再来一群欺男霸女之人,然后给他一个露脸的机会吧?
不过这一会儿,恐怕胤禛是注定要失望了。
前方来的,却是几个耄耋的老人,为首的看见他们,倒是十分客气,“几位贵客远道而来,不知是来做什么的啊?”
老人家拄着拐杖,看上去已经年逾古稀了,但精神头却很好,一看见胤禛和雯扬,就乐呵呵的问道,显然是看出来他们几人身份不一般,口气里都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
胤禛抱拳回了一礼,“我和拙荆是从京城来的,这几年家里攒下了些家业,便想着松快松快,来江南看看山水。”
那老者打量了他们一眼,可能觉得他们穿的富贵,也不像是什么坏人。而且胤禛天生的好气度,一看就叫人生出敬畏,雯扬也面善,老人倒是十分高兴,“原来如此,那感情好,正好啊,咱们村子出了喜事,几位贵客,晚上一块儿就留下来吃个便饭吧。”
雯扬有些好奇,“什么事这么高兴?瞧着倒是一村子的人都出来了,老丈说出来,也叫我们沾沾喜气。”
她穿着打扮,一看就不是寻常女子,但说话却十分和气,老人就更高兴了,笑的见牙不见眼的,“咱们村子里,有个孩子读书勉强算成气,前几日啊,被麓山书院选中了,不日就要去京城念书呢。”
“过了乡试了?”胤禛似乎也有了几分兴趣,开口问道。
“是啊,不日就要去参加会试呢。在去之前,还可以在去麓山书院苦读,以后啊,说不定也是个有出息的。”老人说的十分谦虚,但是眉目之间的自得和欢喜却是骗不了人的。
这个年代,十分看重考试。雯扬所处的年代,尚且还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句话,用来形容高考。而在古代,科举这场考试,可比千军万马要严苛的多。许多读书人,终其一生,都是在和科举赛跑。
“的确大有可为啊。”胤禛也笑着说了几句,其实满人真的要做官,并不是那么看重科举考试。
马上打下来的江山天下,满蒙八旗子弟,那都是显贵。无论是凭借祖上的余荫或者其他法子,做官都容易的很。皇帝身边的亲近之人,也多半都是满人。
但对汉人来说就不一样了,持续了这么多年的科举制度,是他们想要进入官场唯一的阶梯。
胤禛自己素来爱读书,更知道读书人,可谓是天下的喉舌。他想要独揽大权,下达的政令如臂使指,这些科举出身的官员,显然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老人也笑着客气了几句,到底还是按捺不住,“快,来见过从京都来的贵客。”
雯扬心里暗自好笑,原来在这老人心中,之所以敬重他们,恐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是从京城来的吧?
被众人簇拥在后头的人显然知道是在叫自己,便笑着走了过来,但在一看见胤禛和雯扬的时候,却微微一怔,然后很快就变了脸色。
胤禛却在他开口之前笑了起来,“原来是这位小兄弟,当日在花灯会上,我们见过的,你可还记得?”
李卫本来和乡人们谈笑风生,此刻看见胤禛和雯扬,说话却磕磕绊绊起来,“记……记得,您怎么会在这儿?”
“我和夫人出来随意逛逛,没想到却在这里遇上你了。”胤禛大笑起来,看来也觉得这是十分的有意思。
雯扬看了一眼李卫,却见他略略低下了头,似不敢直视他们的样子,表现的十分恭敬,“……村子简陋,怠慢二位了。不如,到我家里喝杯茶吧?”
雯扬便在心里赞叹了起来,史书青笔,留下来的从来都不是无名之辈。李卫后来被称为雍正的心腹之臣,如今看来,的确是个有本事的。
单就凭这份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本事,就不是寻常人能有的。别说只是一个寻常读书人,就算朝廷的一品重臣,看见胤禛也时常战战兢兢的。
“好啊。”出乎意料的,胤禛竟然点了点头,欣然前往。
老村长显然有些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不过倒也看得出来,李卫应该是和他们认识的,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今晚村子里一块吃饭,李卫啊,你可得带着贵客们一块来。”
“是,您老放心。”李卫勉强露出了一抹笑容,一直等乡亲们和他告别了,李卫看着胤禛和雯扬,差点没直接跪下去,“草民僭越,还请皇上和皇后娘娘赎罪。”
“你认出我们了?”雯扬说道,其实当日天色已晚,胤禛并没有亲自过去审那些人,出头的反而是绿绮。照理说,李卫黑灯瞎火的,视力应该也没有这么好啊,竟然能将坐在茶棚里的他们认出来?
“当日出手教训孙勇的,仿佛是娘娘的婢女。草民……依稀记得。”李卫恭敬的说道,他知道胤禛和雯扬不想透露身份,倒是也没做出什么失格的举动,但从始至终和他们说话,整个人都是微微往后退了半步的,丝毫不敢怠慢。
雯扬这回笑了,说道,“你倒是记性好,当日不想惊着你们,也就不曾传你们过来回话,真要说起来,你那日倒是做得好。读书人不仅仅要有才,更要有德。能够为了一个弱女子出手相助,不畏强权,来日做了官,也会庇佑一方百姓的。”
“娘娘教训的是,李卫谨记在心。”对方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耳朵根子都有些泛红。
胤禛看着她,失笑,“你倒是把朕的话都说了,朕待会儿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