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天尊
字体: 16 + -

第二卷 浊世滔滔 第一百一十六章 阴谋

    此刻的众人中间,恐怕最为吃惊的便是慕容攸父子二人,无论如何他们也想象不到,在越阳城中偶然遇到的一个少年武士,居然会是大秦镇北王世子。

    而他们居然还堂而皇之的雇佣了镇北王世子代表千机阁去参加朱雀秋闱,严格说起来,这已经是颇为不敬的行为。

    尤其在眼下的剑拔弩张的时刻。

    “恕老夫愚昧,这段时间如有慢待之处,还望世子殿下海涵。”

    慕容攸站起身来,郑重的向着申颜行了个礼,老于江湖的阁主大人自然明白,即使对方有可能并不介意,但这个姿态他却是不得不做。

    申颜有些无奈,不过此刻他却不明白,慕容攸此举与其说是对他的身份表示敬意,倒不如说是在谋划自己的前程。

    很显然,作为宋国之中最大的一个商业组织,千机阁在这场有关宋国国运的抉择之中,已经率先站到了大秦一方。

    在后人看来,慕容攸此刻的抉择无疑是极为正确的,在后来的那场惊天之变里,千机阁摇身一变,从宋国千机阁变为了大秦的千机阁,从而得以继续维持着它无处不在的利益。

    “各位就不必再客气了,眼下人已到齐,我们也该探讨一下腾巢计划了。”

    谢九目光一闪,环视了场中诸人一眼,他能够堂而皇之的讲出腾巢计划的名字,显然在座诸人都是这场政变计划的核心人员。

    宋国国鸟既为朱雀,所谓腾巢,自然不难理解,那便是为这支建水南岸的鸟儿换一个栖息的巢穴,而这个新的巢穴,自然而然的会掌握在大秦手中。

    其实严格说起来,比起草原上的玉霜部落,建水之南的陈宋两国与大秦之间的关系要紧密的多。

    很早之前,这两个国家便已经主动称臣,成为了大秦的藩属国,陈宋两国的统治者只能自称国主,并不像大秦天子一样具有称帝的权利。

    除此以外,在贸易和税收方面,他们也极大的受制于国力强盛的大秦。

    然而即便如此,赢殊文却依旧不满足,在他的设想之中,陈宋两国所在的宛越二州,应该像其他六个州郡一样,完完全全的成为大秦的土地。

    所谓的腾巢计划,便是为了实现大秦太子的这个野心。

    如今十万靖州军声威赫赫的陈兵在建水北岸,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战场之上的对抗。

    然而就像那日谢九在靖州军大营之中曾经说过的那样,如果腾巢计划得以顺利实施,谢玉麟磨砺了十年的大军,甚至根本不会有出动的机会。

    “咱家以为,目下形势已是箭在弦上,再说讨论二字,未免有些迂腐了,在下这边

    可以保证,举大事之日,大禁之中三千虎卫,听平太子殿下调遣。”

    首先开口打破沉默的是王连光,很显然,此刻他口中的太子,指的绝不会是宋国太子。

    听他言辞之间的意思,宋国宫廷之中最为精锐的虎卫军,也已经完全被掌握。

    “如此甚好,不知慕容阁主这边准备的如何了?”

    听到王连光的话,谢九点了点头,随即他又向慕容攸询问起了准备的情况。

    “谢先生请放心,目前国主最为信任的十位臣属之中,有八个人的把柄已被我们掌握在手,除此以外,老夫早早便备好了五百万金锭的资财,相信足以收买这些人。”

    “剩下两位呢?”谢九皱起眉头追问了一句。

    “水师统领玉海,我们找不到他的任何把柄,况且此人无儿无女,自己更是终日待在大营之中,急切之间找不到任何下手的机会……”

    “关于玉海,慕容阁主不必担心,我们这边大事一定,只消要庆亲王一道诏书送至大营,此人便会束手就缚,即便他想调兵反抗,对岸靖州军的十万兵马也足以解决他。”

    “如此便好,还有一个我们抓不住把柄的人便是北坊主事李玄,而且此人淡泊名利,倒也不像金钱能够收买的样子……”

    “李玄确实是个麻烦,他的修为怕是不弱于我,若是此人决心破釜沉舟,我们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

    还没等慕容攸说完,面色阴沉的王连光已经急不可耐的打断了他的话。

    “王总管不必担心,老夫早已为李玄预备了全部三支龙字小队,为保必胜,老夫也将亲自出手拿下此人。”

    这么说着的时候,慕容攸的眼中闪烁着凶狠凛冽的光芒。

    千机阁主的这番话让场中众人都是一惊,三支龙字小队加上慕容攸本人一起出手,这样的力量哪怕是对上剑冢山长白六合,也绝对不会有任何闪失,更何况区区李玄。

    大家都是聪明人,从这个决定之中,有人都看到了慕容攸浓浓的诚意。

    已经十多年不曾与人动过手的千机阁主居然决定亲自出手,这本身就是最为鲜明的姿态。

    “阁主大人既然决定亲自动手,那谢某便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在下可是清楚的记得当年江湖之中阁主大人千军辟易的威名。”

    “难得谢先生如此有心。”

    慕容攸微微一笑,眨眼之间,他又恢复成了那个和蔼风趣的老人。

    “如此看来,眼下已经万事俱备,腊月初三我们便举大事,在下这边便提前预祝亲王大人,不,应该说是赵将军官运亨通,平步

    青云。”

    在赢殊文的计划之中,政变成功之后的宋国将会和草原上的玉霜部一样,归由大秦直接管辖,大秦将会在宋国国土上建立建水将军府,庆亲王赵景承 ,便是首任建水将军。

    “借先生吉言,多谢各位鼎力相助,愿我们一战功成。”

    赵景承目光凝重的看了在座的诸人一眼,此刻的亲王大人对于一个多月之后的未来,内心之中充满了浓浓的期待。

    从头到尾,申颜都没有什么都说话的机会,在他看起来,这些人早早便计划好了一切,自己根本帮不上什么忙。

    所以他其实有点搞不太清楚,为什么谢九,或者说是赢殊文,会特意邀请他出席这样的会议。

    知晓了诸多秘辛之后,此刻的申颜内心之中充满了感慨,尤其是对于那北坊主事李玄,他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像是同情,又像是有些怜悯。

    表面上看起来,慕容阁主和李玄将是一对亲密无间的朋友,在朱雀秋闱上,这二人之间几乎无话不谈,甚至不久之前,他们还在探讨彼此弟子之间的婚事。

    然而一个多月之后,李玄却注定会死在慕容攸的手里,提前知晓这一切的申颜,只能感慨命运无常。

    “世子殿下似乎心有疑惑?”

    看着申颜脸上的表情,谢九微微一笑,他施施然开口问道。

    其实此刻,谢九的内心之中也在慨叹命运无常,就在一年多以前,他还在沙漠之中布置针对眼前申颜母亲的刺杀,没想到眼下,他却能和对方坐在一起,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瞒不过谢先生的眼睛,在下心里确有疑惑,诸位似乎早已计划好了所有的事情,不知为何却让申某参与到这件事中?”

    “不瞒申公子,特意邀您到此,其实是太子殿下的意思,除此以外,殿下还有一句话托我带给您。”

    “先生请讲。”

    “行金刚手段,怀菩萨心肠。”

    “此话怎讲?”

    申颜疑惑的摇了摇头,很明显,他并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其实在下也不知晓,不过我有个建议,若有空闲的时候,申公子不妨在这南国市井和田间走走,多看看那些需要仰视我们的人,如此以后,或许您就能明白太子殿下的一片苦心。”

    “多谢指教,我记住了。”

    申颜点了点头,此刻他又想起了草原之上赢殊文曾对他说过的那四个字。

    天下大义。

    不知道在南国江湖的滚滚红尘之中,是否真有他想要的答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