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王令
字体: 16 + -

第32章 韩四郎

    夏晚华缓缓走回书案后坐下。“把他们还给于大人吧。告诉他,井水不犯河水,两厢安好。”

    陈骁明白夏晚华的用意,领命带着人下去了。

    对于陈骁又给了于东海五千两白银,夏晚华没说什么。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这守备军还握在于东海手里,她就不能去动他。

    但是她也不是软柿子,是不?多少还得给些回礼的。

    夏晚华派人给于东海的夫人送了一个请帖。

    于东海本不是坤泽城人,他的夫人也不是坤泽城人。是因为当年那场变故,改朝换代了,于家才在坤泽城繁衍生息下来。

    可是夏晚华这请帖并没有落在于东海夫人手上。下面的人听都没听说什么夏家,直接把帖子扔在了一边。

    夏晚华没收到回信,心里不痛快。对于东海的夫人有些微词。

    “去把于家老老少少都给我摸一遍。”夏晚华决定要找个机会好好治治这于家。

    眼看又过去了小半月,夏晚华在坤泽城的部署按部就班进行着。

    这日夏府却来了一位访客。

    夏晚华见到他,脸上浮起淡淡的笑意,伸手把人迎紧书房,坐下。

    “许久不见,韩四哥倒是变化不小。”

    韩诫清了清喉咙,开了口。“也没你变化大啊!”

    说罢两个人心照不宣笑笑。

    “韩四哥这次过来……可是有事?”夏晚华一边说着一边为韩诫斟茶。

    接过茶杯,韩诫很是认真的品了一口,点点头。“看来你把自己照顾的很好。”这茶可是不可多得。

    “我这人很惜命的。人活一世,不享受一番,岂不枉来一世。”

    韩诫“呵呵”干笑一声,身子松垮地靠向夏晚华,声音压低了一些。“明日我便去涵兆了。”又给她一个自己意会的眼神。

    夏晚华明眸微闪,看向韩诫。“怎突然要去涵兆?”

    “周建英归朝,周续主动请辞太子之位,将太子之位归还周建英。周建英现在朝中无人,他派人来请我。”韩诫说完甩给夏晚华一个讳莫如深的笑容。

    “天下真的乱了。不过徐庆芳这一步走的厉害。”夏晚华眨了眨眼,声音低沉许多。“我让人去药王谷打探消息,得知周建英已经在四年前就娶了我那个师姐,我师傅的次女连素娴,并育有一女一子。但是这次周建英归朝并未带着这母子三人。我那师姐出嫁,并未对外宣布,只有极少的人知道。”

    韩诫本就是生于书香世家,虽不是名师大家之后,但是自小受书卷浸润,外表给人一种儒雅淡泊的感觉。

    但他听到夏晚华说到周建英的情况,却嗤笑一声,嘴角满满的不屑。“他呀,自小就比不得周续,自以为聪明,做的天衣无缝。殊不知都被人看在眼里。”

    夏晚华嘴巴微抿,没有接话。

    韩诫抬起手,左手揽起右手宽袖,右手沾了点茶水,在桌面上写下几个字。

    看到那几个字,夏晚华有些吃惊,对上那双睿智的目光。“你可有把握?”

    “你放心去做便是。我去京都一趟,自是不能毫无收获。”大手抹去水渍,又正襟端坐。“生与死,我和你一样,早已置之度外。这孙府是你的过去,也是我的过去,这大仇不能不报。愚兄今日来此,只想在临行前恳请你帮我护住韩家。”

    夏晚华心中有些低沉。韩诫看重孙家,可是她未必。若是以后她所做的事情伤到他,伤到韩家以及孙家,他又如何?

    可是她管不到以后,至少目前她和韩诫是一条船上的。韩诫既然愿意做她的刀,那她必定做好他的护盾。

    “韩四哥,你这般话可是在伤我的心。莫不说你此去京都是帮我,就算你不去京都,韩家我一样会护着。”

    韩诫点点头。“我明白。我若是回不来,你可以去请……”

    “你不可以不回来!人人称颂你智计无双,你怎可让自己回不来,污了你的名声!”夏晚华紧紧抓住韩诫的手。“事可以不成,但人必要平安。此次谋事不成,你我可以再来!若是你都没有了,我纵是功成又有何意义?那时我有何见面去见韩家人,去见我外祖?”

    韩诫将手覆在夏晚华手上,一用力。“我记得了。孙家是我师门,周建英未必全然信赖我。我也不打算帮他,帮他不如帮周续。此时的周续,缺的就是雪中送炭。”

    “你有何良策?”夏晚华还是有些担心。

    韩诫暖暖一笑。“不可说。”

    韩诫离开了,夏晚华站在阁楼上望着那飘逸洒脱的背影,心底久久不安。韩诫是什么人?当年坤泽城人人赞叹的“韩四郎”,智计无双,风华绝代,冠绝四方。若是他愿意,他可以一辈子伴着韩家。可现在,曾经的谦谦君子,却迈步走向了战场。他想为孙家报仇。可屠杀孙家满门的谁?是徐庆芳!

    有朝一日韩诫对上徐家,她怎么办?

    夏晚华心中没有答案。这个答案恐怕她永远都不想面对。

    自从韩诫离开,夏晚华一连几天都心情不佳。虽然申达江连传捷报,夏晚华仍对他不听指令耿耿于怀。这样一旁伺候着的崔玉有些担心。若是二人生了嫌隙,对二人都不好。

    崔玉正烦着,一个曼妙的身影从外面走了进来。

    “老爷子。”

    崔玉抬起头,定睛一看,不禁喜上眉梢。“玉珂,你可算回来了。”

    “老爷子这是怎么了?看你像有心事。”玉珂挨着崔玉坐下。眉眼带着英气,却有些长途奔波的疲惫。

    崔玉“唉”了一声,把周围人都打发出去了。

    “还不是公子那里。现在在火头上呢。你那个好哥哥,没听公子的安排,擅自做主攻打了摩崖城。现在邱常像个泥鳅四处乱窜,折了我们不少人马,可是却又捉不住他。公子最近为此没少生气呢。”

    “这个申达江!不知道又是谁撺掇的!”玉珂一皱眉,她这个哥哥的老毛病总是改不掉。看来还是亏吃的太少!

    “他一向最敬重公子了,肯定不会不听公子的安排。我想他身边肯定有人在撺掇事。他又是个耳根软的人。找机会得把这个人从哥哥身边清除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