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浮途
字体: 16 + -

第九十一章 拥兵自立

    蕲州城前。

    厮杀已停,万马齐喑。

    舒州、黄州、光州、寿州、庐州、鄂州、安州七路援军,已全数抵达,战场缩小至极限。

    白甲军及贼匪从原先万五之数,到此残存不足七千,余者或死伤或逃亡,他们并没有来得及攻破城墙,被各路援军抄断后路。

    援军与驻军里应外合,三万多兵马组成重重包围,把白甲、贼匪联军围困于城前方寸之地,大势已去后他们选择弃武投降。

    不屈者试图冲开重围,掀起的厮杀也很快平息,能逃的早已在第一拨援军到来之前撤退。

    逃跑者多是贼匪之流,他们冲着利益而来,审时度势合情合理,坚持到最后的,则是自命正义的白甲义军,妄图占城自守。

    然而实力悬殊,失败是注定结局。

    杀戮过后,大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显得格外宁静。

    风中隐隐夹杂着血腥味道。

    此时天际已现鱼肚白。

    白甲军首领杜子安及多名高级将领,率众跪于城门前,城楼之上立着蕲州守将柳烨。

    准确的说是淮南国君柳烨,他已龙袍皇冠加身,城下兵将均已跪伏,只待三呼万岁。

    但他从来没有想过称王称帝。

    不久前,他还抱着夫人的冰凉尸体悲恸哀嚎,但城里城外无尽厮杀声,以及城门岌岌可危,促使他放下儿女情长亲自督战。

    直到援军到来,终于能够松一口气。

    他打算得是,尽一切努力守住这座城,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事后再自尽追随夫人。

    白甲军投降之后,尘埃落定。

    他走到夫人尸体旁边,轻轻抚摸那近二十年没有仔细端详过的脸庞,丑陋不堪,却又是世上最美的容颜。

    当年那次过错毁了她的一生,更葬送了她的性命,直到咽气她依然不怪他,甚至把女儿的失散,也归咎于她自己未尽母职。

    她爱他爱得如此彻底。

    人生得此红颜,夫复何求?

    忆起年轻时与她初相遇,杨柳湖畔和风暖日,她一袭白衣踏青而行,笑颜如花记忆犹新。

    他姓柳,她姓杨,你说巧不巧。

    “真真…”

    他下意识轻声唤着她的名字。

    当时的他,只是个无业游民,依靠着祖辈留下的一点点财产,游手好闲终日混吃等死。

    她出身书香门第却不顾家人反对,坚持嫁给自己这个浑浑噩噩的傻小子,也不知到底看中了自己哪一点,英俊?才华?志向?

    似乎自己一点也不具备,也许…是缘分?

    缘分天生,一见钟情。

    他想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紧随其后的却是噩梦,他丢失了作为一个人的底线,那就是道德,竟然连这样,也得到了原谅。

    造化弄人。

    她没有任何过错,却承担了一切后果。

    她爱得盲目,蠢得无可救药。

    当她离不开面纱的时候,他也决定以后不会再为任何事动容,看不见她的脸,那么他也只能戴上一张不会表情变化的面具。

    他欠她的,欠她们母女的。

    而现在终于解脱了。

    他把剑放在自己咽喉,他面带微笑。

    一阵喧闹打乱了他的步骤。

    “大胆!”他怒喝:“何人不报而入?”

    “标下邓汉!”

    “标下谭正义。”

    “标下符大庆”

    ……

    那來援的七位旧部将领齐齐闯入,见到地上尸体及他的动作已然明白,王校尉的担忧果然不假,不禁心头大骇,纷纷出声喝劝。

    “将军,三思!”

    “将军万万不可!”

    他头也不回,道:“与你们何干?”

    “将军爱妻心切,是为情深义重,然轻生之举非大丈夫所为,若夫人泉下有知,也未必谅解,再请恕我直言,将军未战死沙场却自寻短见,有失军人气度,被世人讥讽辱骂,更连累所有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

    他怔了一下,回过头来才发现,他们全体单膝跪地拜礼,疑惑不解道:“你们已是正将,眼下军职甚大于我,为何行此礼?”

    “正因此而来,十日前徐怀途经我处,探他口风得知,竟是奉皇上旨意宣将军从五品中郎将,淮南军节度使也另遣他人,我已将徐怀囚禁,皇上听信谗言是非不分,我等愿意追随将军,唯将军马首是瞻。”

    “放肆!”他厉声怒喝:“邓汉,你竟敢私囚钦差违抗皇命,时已多日,为何不报我知?”

    “为免意外连累将军,未筹备齐全之前特意隐瞒,如今除我七人,淮南其他各部弟兄也均已签下投名状,今日正值好时机。”

    邓汉递上一封信函,他反复阅读数遍内容,再看着那些将领落款名字,迟迟不敢相信这是事实,直到他们又呈上几样东西。

    龙袍、皇冠,做工并不精细,似乎是匆匆赶制而成,他深吸了一口气,镇静问道:“你们要逼我当皇帝?”

    “将军,是此世道逼迫,天命逼迫,郭荣受那奸人左右,下一步定然对付我等,如此昏庸君主,何德何能,值得效忠…”

    “住口!”他叹道:“叛君是为不忠,叛国是为不义,念在往日情分,我且当此事未曾发生,你们即刻离开,休再提起。”

    “将军!人说忠臣不事二主,若论忠义,我等早该随晋而亡,天下之势谁也难保稳坐江山,若是明君或可值得跟随虽死无憾,但昏君及奸佞当道不如自保,我等决意,愿追随将军拥淮南而立,此时不立,更待何时?若郭荣罢休便相安无事,若敢来犯定当反取东京,方才王校尉已告知,宜亲王诬告将军谋反,无论放他或是杀他,郭荣必定护短,再被小人挑拨离间,定将军一个侮辱皇家罪名,我知道将军不怕死,但只怕祸及家人亲朋,将军为大周立下汗马功劳,却换来诸般羞辱,将军能忍我不能忍,弟兄们全不能忍,待那小人一步步得逞,岂不是教他笑我等全无血性?将军,我等是粗人,认的也是粗理,誓死效忠将军,荣辱与共!”

    在寿州守将邓汉慷慨陈词引领之下,众将齐声呼喝道:“誓死效忠将军,荣辱与共!”

    不久前宜亲王指责自己想谋反时,他还觉得纯属

    无稽之谈,他认为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而结果一再出乎意料。

    他想自己戎马一生东征西战,立下无数辉煌战绩,而不断地被人剥夺功劳诽谤名誉,一再容忍,但人的容忍总是有限度的。

    他想起与将兵弟兄们驰骋沙场冲锋陷阵,热血激昂意气风发,而此刻窗外躺着许多他们的尸体,就此死去如何还他们荣耀?

    他看向地上夫人尸体,想起柳若云和澹台澜,一个亲生骨肉,一个从小看着长大的养女,无论哪一个再死去,他也无法接受。

    眼前这些旧部下粗人粗语,却又句句在理,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于乱世中求生存,却又要固守所谓忠义,谈何容易。

    更何况要效忠的,的确不知是哪一国,他已历经三个朝代轮换,每朝江山不过十来年的气运,每朝开国皇帝,都是抢来的。

    他生于后唐,成年时遇上改朝换代,沙陀人石敬瑭以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借契丹之力篡唐为晋,不过十来年又被契丹灭掉。

    随后中原局势混乱,石敬瑭亲信刘知远见机称帝建立后汉,但撑不过几年,重臣郭威(后周太祖)因受隐帝猜忌,愤而兵变。

    事实上他目前相当于郭威一样的处境,游戏规则其实已经很明确,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别人能做得,为什么自己做不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他笑了,一种无奈,一种辛酸,一种欣慰,一种解脱,一种豪气,一种愤慨,一种担待。

    他认真思考后终于点头。

    与其说是妥协,不如说是接受命运挑战。

    依各部合议,宣布淮南道各州脱离后周,南北各以长江淮河为界,西起荆南东至东海,建都于蕲州立国自治,国号为‘杨’。

    白甲军首领杜子安被他请来,随后提出归降条件,残余白甲军分散混编纳入军队,不愿从军者,则以战犯之罪或坐监或罚劳役。

    他说道:“子安兄,两年前你曾对我说,是因嫌唐国苛捐杂税愤起反抗,并欢迎周兵入境,以期周主英明体恤民情,后又因得非所望于心不甘,以至你我沙场相见,我也记得答应过,会尽力劝谏皇上以民为重,可惜位卑权微无能为力,如今我能做到了,你生于此长于此,熟悉风土人情民生业态,我便委任你户部尚书之职,自此全民税赋减半,凡巧立名目之税费,查实后一律消除,相干诸事由你亲力督办,你我十载同窗之谊,今日最后一次与你兄弟相称,以后再见,君臣之礼恐不能免,你可愿意接受此结果?”

    “伯炎兄。”杜子安微笑道:“于百姓而言,能过得太平便心满意足,谁坐江山皆不重要,少年时我们吵嘴是常事,却甚少动手打架,便是因为我们都懂得,凡事,讲理。”

    他也微笑,说道:“多谢。”

    随后杜子安用行动表示了他的接受,回到城楼下率众臣服,与众将兵同声高呼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数万人的喊声震彻拂晓天空。

    红日冉冉正喷薄而出,城楼之上的杨国新皇柳烨,龙袍映在霞光中,一如君临天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