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女配:男主统统爱上我
字体: 16 + -

第101章 情深义重孝亲王

    待到了李寒的寝宫,二人相见于书房。

    谴退所有下人,只留蕙心在身边,一杯清茶作伴,二人相对坐在椅子上,李寒先开了口,“昨夜让你受委屈了。”

    昨夜的事情,每每想起苏晴的心里还是会隐隐作痛,心中的屈辱感是无法化解的,迫切的问着,“是谁要害哀家?”

    李寒略有犹豫,似乎是知道什么却不愿说,目光看着茶盏里打转的茶叶,脸色有几分压抑。

    苏晴见李寒这般,便道,“你若不愿告诉哀家,哀家便自己去查。”

    李寒知道这件事是瞒不住的,不得不说,“本王早就劝过你,不要去招惹孝亲王。”

    一个名字,便让苏晴什么都明白了,“哀家就知道,能调遣宫中侍卫的人,身份自是不浅。”

    李寒深舒了口气,将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楚,“你当瑾太妃一个宫嫔就敢造反?即便她是太尉的女儿,朝中武将也未必全听她的。”

    苏晴生恨的眯了眯眼,“你的意思是说,造反的背后主谋是孝亲王?”

    李寒微微蹙了蹙眉头,“孝亲王的确有参与,但他只是想除掉你,并未有谋权篡位的心思。”

    苏晴仔细一想,就笑了,“到底你和孝亲王才是一家人,哀家又不姓李,他容得了你代掌天下,却容不得哀家。纵使那日瑾太妃败了,他还是不肯放过哀家。”

    李寒看着苏晴略微愤怒的脸,他自是理解苏晴的委屈和怨恨,但也是理解孝亲王为何这么做,便道,“你知道孝亲王的尊号为何是‘孝’吗?”

    苏晴不在意的瞥了一眼,并无兴趣。

    可李寒还是要说给她听,“孝亲王是极为重视亲情的人,自小便待皇家兄弟十分亲厚,兄弟有难拔刀相助,当年几位皇子都受恩过孝亲王。当年众皇子夺帝,不亚于今日的腥风血雨,可为什么只有孝亲王和本王活了下来?本王与先帝是一母同胞,先帝自是不会可带于我,可孝亲王却只是一个贵人所出,为何?”

    李寒顿了顿,容苏晴深思,良久才道,“因为孝亲王曾经为了先帝,聋了一只耳朵。”

    苏晴一时略微一惊,李寒瞧见苏晴为此动容,语气加重了些,“孝亲王待外人苛刻,但待至亲却是豁得出性命的,之后又救先帝于水火之中,先帝岂能不惦念?即便他只是贵人所出,也亲封为亲王。你依法办事责罚了他的亲属,是为匡正国法,理应无错,但在孝亲王眼里,你却成了他的仇人。”

    苏晴一时间便什么都明白了。

    李寒见苏晴还不说话,又道,“这也是为何先帝从前不曾苛待孝亲王的原因,因为先帝知道,倘若苛待了他的亲眷,定是会与孝亲王生出嫌隙,这样可以为了至亲豁出性命的人,会自找麻烦的。”

    苏晴顿时冷然一笑,“所以这才骄纵了孝亲王的脾性,才使得他非但知错不改,而且还变本加厉!他身为亲王,就该以国为重,不但不督促亲属,还如此纵容,难不成就因为他是皇家亲眷,就可无视王法了?那哀家如何匡正天下,如何还百姓一个公道?”

    李寒无奈的回道,“你这话说的的确在理,但治理天下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幸好昨日安福恰巧去了你的寝殿,不然后果如何你应该知道。”

    苏晴一想到若是昨晚没有及时搭救,那样的后果就让她后背发凉。

    茶已经有些凉了,李寒拿起茶盖儿,盖上,语声淡了下来,“孝亲王哪里懂得治理天下,在他眼里,你就是不顾及亲情的太后,他自是不会与你一条心的。这件事的确是孝亲王有错,但不可太过偏激了。”

    苏晴看着李寒的脸色,问道,“如此说来,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李寒知道这样对不住苏晴,但迫于局势,言道,“孝亲王在朝中也是有些威望的,倘若今日之事查到孝亲王的头上,咱们处置了他,朝中必然有人会生出异心。”

    苏晴的目光瞬间便暗淡了,她并非是不顾全大局的人。如今好不容易趁着太尉不在,想治理朝堂内患,若因此事惹得朝臣与她不同心,那便是节外生枝了。

    苏晴缓缓起身,再多的话,再多的想法已经不想再多谈,黯然转身,便出了书房。

    回到自己的寝殿,苏晴早早便歇下了,只是这一夜,她失眠了。

    思来想去了好几天,苏晴传了孝亲王入宫,二人在御书房相见。

    孝亲王见到苏晴的时候,脸色是冷淡和不屑的,苏晴看在眼里却并不放在心上,但脸色也是淡漠,声音更冷,“孝亲王,哀家不过只是让你的亲属依法纳税,你即便再不高兴,也不该行如此小人之举吧?”

    这话虽然没有说透,但孝亲王却明白其中深意,双目含着冰霜,“太后不是一向依法行事吗?既然知道是臣做的,那就将臣抓起来依法处置吧。”

    苏晴看着孝亲王半点不容退步的样子,心中不悦,但脸上却平淡如水,“哀家若是有心惩治你,又何必请你入宫喝茶?”

    孝亲王似有似无的笑着,以为苏晴是怕了他,样子得意了些,“太后也算知道臣的脾性了,希望日后太后应该知道怎么做了,你别忘了,你若不是先帝的皇后,为先帝生下了太子,你也不可能有今日,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皇家给你的。”

    苏晴深吸一口气,话中带刺的讥讽让她觉得一阵难受,“哀家知道孝亲王是重情重义之人,也知道孝亲王待皇家忠心赤诚,不然哀家也容不下你。”

    “呵呵。”,孝亲王冷笑着,“太后容不容得下臣,那是太后的事,本王只做本王觉得对的事。”

    孝亲王油盐不进,苏晴也不急,她知道孝亲王若不是个倔脾气,也不会做出这等事,便道,“何为对?何为错?难道哀家包庇你的亲属,无视王法,就是对的吗?哀家要面对的是黎民百姓,国法面前无情可言,孝亲王难道连这个道理也不懂吗?”

    孝亲王白了苏晴一眼,冷道,“若只是依法纳税臣也不会如此,只是些银钱罢了,只是太后责罚了他,你可知他家中生出什么变故?你抓了他的人,他怀胎八月的妻子一时着急动了胎气,使得腹中孩儿早产,孩子是生下来了,可是大人却因难产而死!”

    苏晴这才知道,原来使得孝亲王极其败坏的原因是这个,怪不得那日会亲自到朝堂不容情面的与苏晴辩驳。

    果然,孝亲王果然是注重亲情的人。

    只是苏晴一向巧言善变,转念一想,言道,“既是孝亲王亲属的妻妾,那哀家也是先帝的妻子,孝亲王容不得亲属家眷受苦,难道就容得了哀家难做吗?”

    一句话,竟让孝亲王哑口无言,不知该如何辩驳。

    苏晴不容孝亲王多虑,赶忙又道,“倘若孝亲王的亲属从一开始便依法纳税,没有触犯税法,朝廷又怎能苛待责罚他?那他的妻妾又怎能小产?本是他有错在先,此刻倒是来怪哀家无情了。”

    孝亲王坐在那里,一阵无理可言,只得忍着心头不悦,仓促的眨着眼。

    苏晴见孝亲王这般,身子一软,歪在椅子上,言道,“哀家知道,在孝亲王的眼里,你根本没把哀家当自己人看待。但是孝亲王不会不把先帝当自己人吧?”

    孝亲王立马回道,“那是自然,先帝是臣的皇兄,虽不是同母所出,但是却都是父皇所出,乃是兄弟之情。”

    苏晴温润一笑,微微颔首,“那孝亲王今日之举,你觉得妥帖吗?”

    孝亲王一时没能读懂苏晴的话中深意,疑惑的看着她。

    苏晴便解释道,“孝亲王也是陪着先帝过来的人,先帝能登上皇位不易,得天下不易,守天下更难。先帝在位这些年,如何辛苦你应该知道的,如今西黔内忧外患,朝堂不安,孝亲王却纵容亲属贪赃枉法,难道对得起先帝吗?”

    话到尾出,苏晴的语气加重了些,使得孝亲王眉眼一怔,面容带着微微惊讶的看着苏晴。

    苏晴笑意微微敛起,缓缓起了身,“孝亲王为人耿直,不懂如何治理天下无妨,但人情世故总该懂的吧?哀家那夜若是失身,比起家国之事乃是微不足道,大不了这天底下多了个受辱的女人。但你帮着瑾太妃谋反,便是帮太尉谋反,你可对得起你驾崩的皇兄生前打下的万里江山?”

    苏晴终于把话说得透彻了些,也让孝亲王恍然大悟。

    苏晴迈开步子,缓缓的朝着孝亲王走过去,走到身边,语重心长道,“孝亲王也不希望,这天下日后便不再姓李了吧?也更不希望日后要唤他人为帝,卑躬屈膝吧?只怕到时候,受苦的不只是你那位亲属一个人,整个李家,又有谁能好过呢?”

    孝亲王猛然浑身一颤,此刻已经不再敢看苏晴的脸,坐在椅子上瞧着地面,开始发愣。

    苏晴脸色缓和了下来,道了最后一句话,“孰轻孰重,孝亲王自己掂量,哀家为人如何,你大可去问尊亲王,他也是你的兄弟。”

    扔下这句话,苏晴便迈步离去,将孝亲王一个人留在大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