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女配:男主统统爱上我
字体: 16 + -

第90章 内忧外患惹人愁

    冬季就这样无声无息的到来了,西黔整个冬天很少下雪,最冷的时候只是下几场大雪,雪落一月也就化了,只是会有呼啸不止的寒风,西黔一年四季几乎每天都在刮风。

    苏晴静坐于御书房偏殿,外面的寒风呼呼作响,即便隔了几道门都能听得见。

    刚刚传来战报,对战刘琦的大军又败了,西黔在这几日接连丢了好几处阵地,刘琦叛军的势力日渐扩大。这样的噩耗足以让苏晴忧愁,甚至连午膳都没了胃口。

    殿门被人推开,蕙心走了进来,禀道,“太后,汐太贵妃派人传来消息,说瑾太妃杀了内务府的总管太监。”

    苏晴已无心思再去管后宫的事,只是淡淡点了点头,眼睛仍旧盯着桌案上的战报愁眉不展。

    蕙心给苏晴倒了杯茶,言道,“太后昨夜只睡了两个时辰,也该歇歇了。”

    苏晴疲累的将眼睛合上,倍感压力道,“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哀家哪有心思歇息。”

    “国事再重,可身子要紧,太后要以凤体为重。”

    苏晴苍凉的目光看着眼前的种种,冷道,“哀家身在其位各谋其职,可群臣并不拥护哀家,前阵子哀家让你派人传尊亲王入宫,他竟以国事繁重推辞了,这是打心里不把哀家放在眼里。”

    蕙心脸色难堪的一下,言道,“太后就这般放任着瑾太妃放肆?”

    再提起此事,苏晴便开了口,“哀家就是要让她放肆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她为什么杀了内务府总管?”

    “如今已入冬,内务府都开始分发各宫的入冬物件,奴婢听说是因内务府少给了瑾太妃木炭引得瑾太妃不高兴了。”

    “就因这点小事?”

    “是的,其实内务府也是按规矩办事,瑾太妃每日木炭三十斤,可瑾太妃却说不够用,内务府又不敢破规矩,瑾太妃一怒之下便寻了理由处死了内务府总管,说是内务府总管贪了二十两银子。”

    苏晴不免轻笑了一下,“瑾太妃这是要铲除异己啊。”

    “太后英明,听说如今接替内务府总管的太监,正是瑾太妃的人。”

    手有些凉,苏晴端起茶盏放在手心取暖,淡淡道,“差人将这件事传出去,要让宫里的人都知道。”

    蕙心却回道,“不劳太后费心,汐太贵妃已经派人这么做了。”

    苏晴眉间轻轻一挑,“汐太贵妃还是真是聪明。”

    蕙心又道,“奴婢听说这些日子汐太贵妃和丽太妃走得很近。”

    这并不让苏晴感到意外,淡淡道,“三公主的死让丽太妃恨毒了瑾太妃,这些年瑾太妃也得罪了汐太贵妃,两个人同仇敌忾自然就走的近了。这后宫女人之间的争斗,不用哀家费心,她们做的要比哀家好。”

    “太后所言极是,太后让汐太贵妃和瑾太妃两个人代掌后宫,一向都是瑾太妃做主,汐太贵妃很少插手,即便瑾太妃平日里做了任何不合规矩的事,汐太贵妃都不闻不问。丽太嫔晋为丽太妃后,更是本分,也没对瑾太妃做什么。”

    “她心里早就将瑾太妃千刀万剐了,可是她哪里斗得过瑾太妃?小不忍则乱大谋,这点道理若不明白,她早就死在这冷漠的后宫里了。”

    “那瑾太妃那边好需要做什么,奴婢听太后吩咐。”

    手暖的差不多了,苏晴将茶盏放回原处,回道,“什么也不用做,有汐太贵妃和丽太嫔在,哀家无需费心。最好传出些风声让瑾太妃知道,哀家已经知晓她乱用职权,但哀家却无心过问,如此瑾太妃便会更加嚣张了。”

    蕙心立马应下,“是,奴婢会安排的。”

    这时,安福走了进来,禀道,“太后,尊亲王和丞相大人求见。”

    这两个人倒是稀客,苏晴自然要见。

    待尊亲王和丞相大人走了进来,二人入了座,苏晴就问道,“两位可真是稀客,不知这时入宫来见哀家有什么事?”

    李寒挺拔的身姿坐在椅子上,直爽的开门见山道,“太后也收到边疆战败的战报了吧?本王和丞相大人今日来见太后,就是想商讨此事。”

    苏晴唇角轻蔑扬起,心中清楚得很,只怕李寒和丞相也是寻不出好办法,不然是不会来见她的。

    心中虽清楚,但话却不说透,苏晴只道,“哀家也正为此事发愁,正想着明日早朝见到尊亲王的时候商讨此事,毕竟哀家是请不动你入宫的。”

    李寒知晓苏晴话中何意,可脸上仍旧是一阵淡漠,不见任何波澜,“太后多心了,国事繁重,本王确抽不开身。”

    苏晴眼眸飘过,淡淡回道,“哀家自然信得过你,闲话少叙,不知尊亲王和丞相有何高见?”

    丞相这时开了口,“刘琦叛军势力日渐扩大,占领西黔的土地多达三十几处,边疆几乎沦陷。臣听说刘琦甚至已经在边疆称王,若是不除,只怕日后会是朝廷最大的威胁。”

    李寒这时接着丞相的话说道,“刘琦在民间威望极高,听说好些百姓都投奔刘琦的大军为兵,如今刘琦的军队已经扩大到有几十万大军。”

    苏晴为难的皱了皱眉,“难就难在这儿了,西黔不是没有兵力去打刘琦,只是如今朝廷动荡不安,若是派全数兵力去攻打刘琦,只怕朝政会乱。”

    丞相赞同颔首,“太后所言极是,如今军中军心不稳,忠心的将士更是屈指可数,大多士兵都只想着拿皇粮,却没有忠心为国的热诚。”

    苏晴自然懂得,言道,“先帝在位的最后那几年,身体抱恙难免疏忽朝政,朝臣便结党营私滥用职权为自己谋利,以至于朝政纷乱不安,之后先帝走得急,加上如今代掌国事的又是哀家和尊亲王,以至于朝政所面临的问题千疮百孔,天下都不对皇权寄予厚望,这才让刘琦抓到了机会,趁此笼络民心。”

    李寒赞同的点了点头,“民心所向,刘琦得了民心便是得了大权,务必要击败刘琦,不然皇权失了民心就等于失了天下。”

    苏晴却深深的叹了口气,“派兵攻打刘琦不难,可是要派那支军队呢?”

    苏晴的发问让丞相和李寒都默不作声了,这也是当下最大的难题。

    沉静片刻,李寒开口道,“原先太尉手中的三十万军分给本王和太后,但这三十万是用不得的。”

    苏晴即刻问道,“为何用不得?”

    李寒解释道,“这些都是太尉手里的兵,即便如今分本王和您管辖,但却不一定会唯命是从。这十万大军本王可是调动过,根本就不配合本王,对本王的命令充耳不闻,以各种理由搪塞本王。”

    这个苏晴也是清楚的,前阵子她本想用这十万大军助阵边疆,谁知为首的将军却以士兵不善作战而推辞了,态度也是强硬,苏晴总不能在这个时候责罚这个将军,不然定会引起军心动荡,这难免是雪上加霜。

    可苏晴却早就做好了打算,言道,“把就要调动西黔余下的兵力。”

    丞相即刻就提出了质疑,“可西黔剩余的军队,领头的将军人心各异,听从太后您吩咐的将军几乎没有,倒是有几个愿跟随尊亲王殿下,但想打败刘琦怎也要数十万军队,若是都派去边疆作战,只怕太尉会趁此作乱。”

    如今西黔内忧外患,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个决策都必须要考虑到后果。

    苏晴淡淡的冒出这么一句话来,“不如让太尉率兵征战刘琦。”

    此话一出,李寒和丞相皆是一惊,丞相即刻回道,“若是如此,岂不是助长太尉的势力,若是这仗打赢了,太尉便立下战功,在朝中的权势便更大了,若这仗没打赢,太后要委派谁呢?”

    苏晴当即问道,“那以丞相之间,该如何是好呢?”

    丞相下意识的瞧了李寒一眼,回道,“尊亲王殿下已于臣商议,此战由殿下率兵征战。”

    如此,苏晴的面容蒙上了一层阴霾,坐在原处静默好久,思虑周全才道,“若如此,那这期间便只有哀家代掌朝政,尊亲王走得可安心?如今朝中上下可没人拥护哀家,若是出了什么不可控的事情该如何是好呢?”

    几个月下来,苏晴早就看清楚了,如今皇权还能凌驾在众臣之中,不过只因有尊亲王坐镇,她这个太后不过就是个摆设。

    李寒当即回道,“刘琦不能不除,此事已无法耽搁。”

    苏晴这才明白,看来李寒和丞相已经商议确定了此事,今日来见她,不过也只是通知她一声。

    但苏晴有她的想法,当即回道,“哀家不同意,战事固然重要,但朝政也是棘手。如今西黔外患堪忧,但内忧更是猖獗,二位位高权重,不必哀家多言,你们应该知道其中缓急。”

    李寒一时焦灼道,“眼下已顾不得这么多了,若是让刘琦占了边疆土地,那才是最大的祸患。”

    李寒难免一时激动有些失了态,苏晴也不生气,依然心平气和道,“刘琦当然要除,也自然是刻不容缓,但让太尉前去又有何不可呢?先不论太尉为人如何,此人的确征战经验丰富,既然这三十万大军听他调遣,那便由他率领,但至于太尉会不会因此事而扩张势力,那还要另说。”

    苏晴话中有深意,不免让李寒深思,丞相也坐在原处思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