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女配:男主统统爱上我
字体: 16 + -

第86章 出其不意令人惊

    丞相话中带刺,他一介忠臣,不参与朝堂任何斗争,只分善恶。

    苏晴反而一副淡然的模样,倒是劝说起丞相来了,“丞相先别急,此刻众位大臣皆在,正在商讨此事。”

    太尉借此机会对苏晴道,“太后,臣有一提议。”

    “太尉请说。”

    “不妨问问所有大臣的意见,看他们支持谁。”

    苏晴想了想,开口道,“也好。其实太子年幼不能理政,这件事无非两个结果,一是哀家垂帘听政,二是尊亲王代掌朝政,至于大皇子嘛,那本就不是治理天下的料,何必带上他呢?如此,哀家便问问众位大臣,支持哀家的站在左边,支持尊亲王的站在右边,二选其一,不得中立。”

    苏晴的这句话,让众位大臣里有几个恍惚不定。

    有些大臣很快都做出了选择,不必细追究,都是平日里与尊亲王和太尉交好的,剩余的十几个倒是拿不准主意。此刻他们更多考虑的事自己,因为轮也轮不到他们代掌朝政,他们想的是谁登基之后对自己的利益更多一些。十几个大臣你看看我,我瞧瞧你,最后也做出了抉择。

    大殿内众位大臣站成两个方阵,明显太尉那边的人要多一些。

    这并不出苏晴所料,要知道太尉能与太后联手害死先帝,扶婴儿登上太子之位,其在朝中势力必然是庞大的,再加上尊亲王从无忤逆之心,平日里又怎会结党营私?

    数量上的取胜,让太尉脸色极为得意,轻蔑的瞧着尊亲王,自信满满道,“尊亲王,您自己转身瞧瞧。”

    尊亲王并未转身去看,而是阴冷的盯着太尉,他的眼中喊着一股杀气,无法泯灭的杀气。

    苏晴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尊亲王联合他国施礼造了反,虽然没能成功,最后死在太尉的手里,但西黔落入太后和太尉手中之后,太尉便拿太后当做傀儡,不出数年光影,西黔便没落了,这本书的结局西黔也是悲惨,被他国灭了,占了国土。

    如今苏晴化身为太后,自然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这种悲剧她是一定要改写的。

    当即开了口,“支持尊亲王的也不在少数,哀家向来办事公平,既然如此,那就由尊亲王与哀家一同代掌国政可好?”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惊了。

    朝臣一时乱了方寸,太尉不可置信的看着太后,尊亲王更是无法相信。

    丞相这时上前言道,“太后,这等事历朝历代不曾有过啊!”

    苏晴缓缓站起身,迈出几步,大声回道,“按理说,先帝临死前已有旨意,立哀家的儿子为太子,并决定让太子继承皇位,如今太子年幼,哀家身为太子之母,垂帘听政也是理所应当。这在过去也是有过的,既然有先帝的旨意,那尊亲王若是代掌朝政似乎就不合规矩了,尊亲王心系朝廷,大可辅佐哀家,又何必要代掌朝政呢?不过哀家也知道,自己是个女人,也从未治理过朝政,若是垂帘听政只怕会耽误国事,尊亲王之前对先帝忠心耿耿,在朝为管多年也是大有作为,既然如此,那就与哀家平起平坐,一同治理江山有何不好?”

    这一切和曾经与太尉商量的完全不同,太尉也没料到眼前的太后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他也无法接受,当即上前反对道,“臣不同意!历朝历代哪有这样的先例?”

    苏晴并不在乎,反而振振有词道,“没有先例的事情就不能做了?如今咱们就给后人开个先例,一切都是西黔的江山,哀家相信,尊亲王忠心赤诚,是不会做对不起先帝的事情来的。”

    太尉还想说什么,苏晴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抢先道,“哀家在此立誓,待到太子十岁时,哀家会让太子亲理朝政。尊亲王,你可敢保证?”

    尊亲王没想到太后会让步,这个局面也是他从一开始就没想到的,他想的是太后和太尉肯定会霸占朝廷,要么他攒饭击败太尉和太后,扶大皇子登基,要么他便死。

    可如今这个局面,让一切都有了缓转的余地,这也是当下最好的选择了。

    尊亲王没有不答应的理由,踏出一步道,“本王当然敢,等到太子十岁时,本王会交出职权,到时候太后也要隐居后宫颐养天年。”

    苏晴微微一笑,“那是自然,太子是哀家的儿子,哀家当然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做皇帝,这一点尊亲王你不必怀疑。”

    紧接着,苏晴将目光瞧向太尉,言道,“如今兵符在太尉手里吧?”

    太尉眼底穆然一亮,他不知道苏晴要做什么。

    苏晴机敏一笑,言道,“西黔三十万大军,全数掌握在太尉手里,这边有些不妥了。你看这样可好?将三十万大军分成三份儿,哀家要十万,给尊亲王十万,太尉你留十万。”

    太尉倒吸一口冷气,他为何能权倾朝堂,就是因为这三十万兵马听他的,如今苏晴要瓜分掉,他怎能容忍?

    苏晴见太尉不说话,冷笑了一下,“怎么?太尉还有什么犹豫的?难不成要等哀家和尊亲王代掌朝政的时候,下一道旨意命令你吗?若是这样的话,可就薄了太尉的情面了。”

    太尉有些沉不住气了,他万万没想到,曾经联手结盟的太后在此刻会这么做,他从来没想过太后会背叛他,因为没有太尉,太后她就是个后宫妇人,哪里还会有机会站在上面发号施令。但话说回来,当初太尉也是必须要利用太后,因为若不是因为太后诞下皇子,他又如何谋权呢?

    此刻,太尉的脑子里蹦出一个可怕的词:造反!

    他手里有三十万大军,他怕什么?举兵造反谁能拦他?

    谁知,苏晴把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当即言道,“太后,你最好想清楚,你手里的三十万大军因何听你号令?因为兵符在你手里,军队一向信守军令如山,但也要分是什么事,冒天下之大不韪,又有多少人肯跟着你干?兵符这种东西,不过就是个印章罢了,其实它本身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人心不在你身上,哀家怕你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话说一半,太后又踏出几步,鬼魅的笑着,让人汗毛竖立,“哀家现在手里不过只有个太子,可你不一样,光脚可不怕穿鞋了,到时候撕破了脸,哀家可不管什么天下太平,本就是乱世,再乱一点也无所谓。”

    所有人都没想到,此时此刻,太后会对太尉说出这样的话。

    众人不解,尊亲王更不解。

    尊亲王一脸严肃的看着太后,她想要的马上就能得到了,为什么会在此刻对太尉说出这样的话?

    而苏晴的话正中下怀,让有了造反想法的太尉犹豫不决,他筹谋了这么多年,不能在最后一刻一败涂地。其实现在的苏晴还不能够成为太尉的威胁,让他担忧的是尊亲王。

    今日朝堂一事,太尉早就想好,尊亲王若是不达心愿必会造反,若是造反就说明尊亲王的手里有兵,而且苏晴方才说的不无道理,他虽是武官之首的太尉,但也有并未跟随他的将军。将士一胆热血,正义之心可比那些文官烈多了,到时太尉若是起兵造反,必有将士抛弃太尉。

    如此一来,太尉的手里还会有三十万大军吗?再者说,朝臣谋权篡位可是要留千古骂名的,纵使他到时造反成功,后人在史书上又该如何写下一笔?况且所谓的造反,成功的机率并不大,尊亲王这些年在军队中也有不少追随的人,若是真的打了起来,他一定会赢吗?

    若是输了,他必死。到时候谁最得利?当然就是眼前的太后了,尊亲王清高,不会做出谋权篡位的事情,这本就是一场尊亲王和太尉之间的战争,到时太尉不在了,尊亲王便无心头大患,大可让太后垂帘听政,辅佐太子。

    这些为什么他从前没想到?

    太尉这才发觉,是他小看了眼前这个女人。

    他以为他掌控了她,因为从前她对他的话言听计从,说要夺权她无异议,说要谋害陛下也是她亲自下的毒,说扶太子登基之后太尉协理朝政她也同意,她与他联手做尽了伤天害理的事情,这些年下来她取得了他的信任,所以才没想到今日她会说出这样的话。

    苏晴看着殿下的太尉久久不肯回话,有些失了耐性,言道,“太尉,你想清楚了吗?现在是哀家和其他大臣与你商讨国事,若是到时候哀家和尊亲王代理朝政,和你说的话便是旨意,你若是抗旨,依照国法可是要杀头的!”

    尊亲王看着殿上的苏晴,不过二十五六岁罢了,哪里来的这等霸气?为什么这般模样,是他从前在她脸上看不到的?

    太尉不甘心,可是却不敢冒这么大的风险,因为太后此刻下的这个决定是服众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他太尉在朝为官数十年,即便交出兵马也能与尊亲王抗衡。

    太尉狠狠地眯了眯眼,拱手回道,“是,臣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