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酒
字体: 16 + -

第十七章 王衡、郑同会面

    池州城内,郑同坐在城头之上,细品着手中的茶水,微苦的味道冲击着他的味蕾,享受着夏日清晨时的阳光与那徐徐而来的清风。

    不同往日,郑同再也没有了那种紧迫感,悠然自得日子真正的到来了,不用再担心战场的任何事宜,随后南城县城中的官员会得到他占领这里的消息。

    会迫不及待的与他谈判,将他诏安,往后这池州城将会稳稳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太平军那边会在近期对他进行攻打,但这也只是无用的徒劳,在他筹备的时间里,所有的攻城利器要不被他带入城中,要不就地烧毁。

    况且,仅凭李二狗的那群五万人马,根本就不可能将城池攻打下来,剩下的八万新收的民兵,也都是些乌合之众,根本不堪大用。

    当然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消息,花小彤离开了,回她那个山寨去了。

    一切的走向对他来说都是好消息。

    而此刻大清朝廷之中的敌对势力已经让王衡有了压力,池州县城在半月前突然发生瘟疫。

    在当时猝不及防的情况之后,荣汒也被感染,命有生力量迅速撤离池州县城,这一点对于他来说还算一个好消息。

    后撤的军队在南城的周围铸造了一条强力的防线,但他知道这些兵会像以往一样,溃不成军,他们已经见识了郑同的不择手段以及果断的杀伐,心灵早已蒙上了撤退的念头,这对一支队伍不是什么好事,就像被吓怕胆的老鼠,战场之上等待死亡。

    半个月了,池州县城中的瘟疫还在发酵,随已做好所应的防御措施,但是两军大战在即,前方的池州之城必定是个隐患。

    在这种情况下谁有胆量进去便会取得这胜利的一半。

    王衡没有那样的决心,以他目前的情况他无法控制瘟疫,新增的池州兵力已经让他心力憔悴,军粮也不能再在城中百姓索取。

    朝中敌对势力极力的阻止援军以及粮草供给的步伐,誓死要将他必死于着宣州境内。而手下的将领也不愿冒着危险进入池州城中,万般的情况之下让他心急如焚以至到了自行了断的地步。

    这一切直至一个消息的传来,让他在阴郁黑暗的地域中重生,郑同率军叛变,冒险夺取池州城。

    在房中来回踱步的他,不在犹豫,是时候去和郑同谈判了,局势再这样下去,朝中的敌对势力必然会奋起至他于死地。

    特别是李淳,如果得到李平的消息,知晓他以身死,必定会和他不死不休,断人香火,如取人性命。

    “来人,备马,去池州城,要快。”王衡捏着胡须,对着手下吩咐。

    南城县城离池州有着几十里的路程,两座城池之后一条官路,周围两次皆是大山石壁。

    王衡骑着骏马,手里的马鞭不停挥动,骏马在官道之上驰骋,身后只跟着三个武艺高强之人,保护着他的安全。

    不多久,王衡便已来到池州城中,带着自己的三个手下见到了县衙府中的郑同,两人见面没有互相介绍,只是彼此呵呵一

    笑,显然两人都知道此次的会面意味着着什么。

    接着郑同领着他们进了后院的书房,命人端茶上座,王衡命手下在屋外等待。

    房间中只剩下他们两人,郑同一直没有说话,他在等待这王衡先开口,只见得王衡端起桌上的芳茶,轻啄了一口,鼻子尖茶香回转,味道清香甘甜。

    “好茶啊,郑兄,为官二十余载,也从未品尝至如此佳味啊,哈哈,好。”王衡此刻的心境自然是明亮的,郑同当然也会晓得。

    同样的举杯品茶,“唉,王兄言重了,此茶虽好,但口中甘苦之味并未减退啊。”

    王衡心中有些明了,两人的处境都是一样的,不过郑同比他的境遇要好的多,不然就是郑同前去南城县城了。

    王衡摇了摇头,看着郑同说道:“郑兄,好本领啊,如此手段夺取池州城,虽在我等这些文人看来实属不雅,但确实奏效啊,打的我们个措手不及。”

    郑同继续品着茶,温热的茶水跟着手掌的晃动在杯中缓缓旋转起来。

    “王兄,只身前往我这池州城,也确实是好胆量啊。”此刻的他抬眼轻漂了王衡一眼,看的王衡心里顿时有些惶恐。

    王衡装作不在意的整理了一下衣冠,呵呵一笑:“郑兄,池州城永远是大清的,以前是,以后也是。”

    “哦?不知这以后是,怎么讲。”郑同继续品着茶,并没有放下的意思。

    “这要看郑兄想要什么样的条件。”王衡说道。

    “那我也就不废话了,这池州城归我统治,我的兵朝廷不得干预,给我手下适当的官位,最后我的兵不出动攻打太平军,自然我会极力防御这池州城。”

    郑同放下手中的茶水,看着王衡作出决定,他的条件一点也不过分,可以说这是对王衡最大的助力,他不会有任何的不快。

    王衡捏着下巴的胡须,轻轻地点了点头,说道:“郑兄这条件,我欣然接受,相信朝廷那边也会很快接受的。”

    “嗯,我还有一事,这池州城的瘟疫之事,还请朝廷掩盖真相,并奉于我整治瘟疫有功之名。”郑同义正言辞的说着。

    王衡皱了皱眉头,这郑同是把所有的路都封死了,等着让他为自己争取一个好名声。

    “好,这件事我应下,希望郑大人遵守承若。”王衡站起身来,双手俯首行礼,准备告辞。

    “嗯,那就劳烦王大人了。”郑同说罢,同样行礼,随后做出一个请的手势,将王衡等人送至府衙门口。

    出了府门,王衡拱手道别之际,随口问了一句:“郑大人,你我以后就是同僚了,不知可告否你是如何轻而易举的控制这城中瘟疫的,可让此等虎狼来去自如?”

    郑同呵呵一笑,同样拱手回复道:“说来话长,这都还要归功于县城中陈家长大公子陈凡啊。哈哈哈,还请劳烦王大人回宣城之后让陈老爷子回来吧。”

    听得这话,王衡有些不敢相信,原以为陈凡已死,却没想到他竟被郑同握在了手心,一个陈凡

    、一个李平,一个不学无术却运气顶天,一个善心在身博学多才却以身死,这两人如果在朝为官会比他们的叔父更加的可怕吧。

    原本因为两人的死亡,天平的一端已经严重的倾斜,现在陈凡还活着,听郑同的意思是活的很好,那么朝廷中的阻碍只剩他李淳一路了,这是个好消息,似乎一切的好消息都是眼前的郑同带来的。

    “多谢郑大人,这是个好消息,我会将他带去京城,为陈凡公子也请一功。”王衡再次抱拳兴奋的说道。

    郑同却摇了摇手:“说与少数人就可以了,陈凡他不想过于张扬,况且这等手段是你我能干预的?公布于世让人敬他为神灵嘛,他本就运气逆天,不可,不可。还请王大人见谅。”

    王衡听此一番话,顿觉的也是这么一个道理,随即大笑出声:“哈哈哈。不错,不错,倒是我多事了,多谢郑大人提醒,看郑大人这样是已经同陈大人达成一线了。”

    郑同点了点头,“算是吧。”

    “哈哈哈,那恭喜郑大人,老夫就此告辞了。”王衡说罢转身上马。

    郑同拱手作揖,“恭送王大人。”

    看着王衡远去,郑同去到城头之上,观赏者城中的楼宇台阁,繁华街市,熙攘的人群,这一直是他所向往的生活,让人惬意、悠然自得。

    与王衡的会谈,他自然不会提什么过分的要求,这对他两来说都只是浪费时间,最后的结果也都是一样,朝廷为了颜面不会让他乱开价。

    自然名声这种事情,即使他不说,朝廷也令会有所打算,再往太平军的身上泼一身的脏水,何乐而不为。

    只是他提一声,让自己名利双收罢了。

    之后的几个月,朝廷下令册封郑同为池州县郡守,另统治周边三军,守护池州城及周边几个地区。

    在这期间李二狗领着十万大军攻打过这里,却因城池坚固,攻城利器不足,粮食也极具短缺,再有这郑同只是死守,毫无出城反击的动向,所以也无法混入奸细,这样一来,李二狗也只能下令收兵。

    另外一件事情便是,大清所有地方官府传出通告,郑同整治,防御瘟疫有功,救治万民于水火,乃当世圣人。在他死后池州县境内为其修建了一所功德庙,受万人敬仰,香火不断。

    瘟疫自太平军而起,由其统帅将军李二狗故意为之,残害当地百姓,陷民众于水火。

    之后的太平军名声在大清传的沸沸扬扬,不得已太平国君,只有将李二狗秘密关押,对外宣传斩立决。

    郑同再一次站在池州城上,看着远方溅起的灰尘,脸上浮现出了无奈的神情,如果可以他也不想这样。

    太平天国的梦想原也是他的梦想,可在这途中,每个核心人物都渐渐的明白,越到后面越难实现,就像他们天国的陛下,就像他。

    荣华富贵的日子一旦过的惬意了,就不想在提什么平等了。

    郑同的余生将会在荣誉中过渡,而天国的未来却不明显了,郑同的叛变已经让他们各自有了猜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