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乾之变
字体: 16 + -

第172章

    岳泰以及一大批八旗军官被当做战犯,押送到了应天,帝国刑部最高军事法院起草了起诉书,要起诉这些人在攻打扬州中所犯下的战争罪行,至于六万多八旗步骑,龙杰倒是学了一把二战时候的纳粹德国。

    希特勒统领下的纳粹德国宗族灭绝,毫无人性,可他差点征服了欧洲,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东西两线作战中,德国将大批的东方国家俘虏,投诚部队输送到了西方,来抵御法国英国的反击,诺曼底登陆时候就曾经遇到大量的东方营。

    一月份在位于扬州废墟外的集中营被拆分,重新整编,六万残余八旗军被装上船,连带着在江淮俘获的一部分绿营兵,这部分兵马开始被源源不断的运输到印度。

    如今孟加拉苏巴成为了帝国在南亚次大陆的第一块殖民地,需要的就是不断扩充帝国在孟加拉的势力,如今曾经在湖广出过大风头,闹得天翻地覆的李过,高一功,刘芳亮等大顺军余部,就是带着不愿意被遣散,也不愿意被收编的一部分部下,以雇佣军的名义被派遣到孟加拉,继续着陕西农民军的传奇。

    孟加拉可够大,此时是南亚次大陆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再养活一批旗人警察,旗人城管也是不成问题的。

    这一战将相当于后世半个江苏省的江淮平原彻底收回了大明的怀抱,击溃俘获清军三十万,尤其是彻底歼灭了清军江北大营的八旗部队,算得上自宜兴大战之后,大明帝国第三次辉煌胜利了。

    然而,随着徐州之战的落幕,这次大张旗鼓的北伐战争却是开始陷入了个低谷,二十万帝国大军开始在淮河流域构筑防线,并没有向北继续扩张一步,而且战略上,也开始向清军哪方面转动了天平,如今整个大局面,大明帝国面临的地理弊端显露了出来,占据着半个巴蜀的清军,开始自四川盆地而出,向荆州发起了进攻。

    此时入川的要道重庆府尚且在清军手中,清人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优势,大明帝国需要守卫偌大的湖广,军团却不过二十个师左右兵力,二月份,荆楚告急的消息传递到金陵,本来尚且怒发冲冠的帝国议员们,也不得不开始改北伐为西征,来巩固帝国西部边陲。

    没办法,为了将湖广重新变为帝国的粮食产区,不管明帝国还是各大商会集团,都投入了太多的资金资源,两淮之战已经狠狠教训了清人一顿,吐出了一口心头的浊气,变得不那么迫切,登州之围也解了,那么拱卫既得利益,又成了燃眉之急。

    战局似乎再一次缓和了下来。

    第七百九十六章.黑色黄金

    登州湾,寒风吹拂,黑烟滚滚,只不过这一次燃烧的,是清军好不容易打造出来的炮舰,另一头,三十二条明军主力应天战舰还在不断喷涂着怒火。x

    登州城墙几乎都变成了沙滩上的沙子,被拆开一块一块的,曾经繁华的港口城市满目疮痍,被炮火摧毁成了一片废墟,多尔衮的北洋新军的确出彩,这些职业雇佣兵带着国家正规军双重效果,进攻的比以往以家庭,以牛录为单位的八旗军更加犀利,更加无情,而且法国人支援的图纸,虽然还是火绳枪,这种欧洲最新的战线步枪却比老旧的鸟铳杀伤力强了不少,可是,大明的玄龙吐火旗依旧稳稳的挂在登州总督府上空。

    没办法,登州,莱州聚集着整个山东甚至大半个北方的反抗者,他们宁愿死,也不愿给建奴去当奴才。

    “摄政王,允礼将军支撑不住了,求您速速支援!”

    满脸都是汗水与炮火烟熏过后的痕迹,身后飞的辫子都是湿漉漉的,自海边划着小船赶回来,允礼的摆牙喇亲兵重重的将头磕在地上,砸的石头台阶都是梆梆作响了,然而满面阴沉的读着手里头战报,多尔衮却是连理都没理会。

    相比于两淮的战事,龙杰更关心的还是登州的战事,不仅仅是登州这个扎在北方的据点,更是因为新建立的清军北洋水师。

    如今大清虽然占据了辽东蒙古以及整个北方,领土比大明大了一两倍,可东北亚沿海制海权却是牢牢掌控在龙杰手里,让他可以从朝鲜,从金州,从山东各个位置威胁清帝国,多尔衮却只能被动应对。

    可一但清帝国建立起自己的水师,局面可就截然不同,就算多尔衮仅仅有二十条炮舰,他依旧可以如登州之战那样水路两面包围明军沿海据点,截断海上补给,如果清军打的再灵活点,海面上,更是可以破袭自己任意一条航线,并无多少武装的商船根本不是这样重型炮舰的对手,整个东北亚局势,该是四处冒火生烟了。

    所以龙杰对北洋水师可是异常重视,甚至在布置两淮战争时候都没这般上心过,自辽东金州基地调集战舰二十条,巡航倭国外海,打击倭寇的护航舰队八条,又从松江港抽调战列舰四条,海大鱼级别运输舰一条,组成了这个强悍的风帆战列舰战斗群,这支力量,甚至足以直接灭亡不少欧洲小国举国之力了。

    清庭的水师老师是法国人,法国人的海战技术一部分又来自于荷兰,而大明的海战思想,一部分来自自己的摸索,还有着另一部分来自于龙杰对后世英国皇家海军经典战例的模仿,不过历史上,不管英荷战争,七年战争,还是在加勒比海的一系列争夺战,这两国的海军可都败给了英国皇家海军。

    这次登州湾海战也差不多,按照法国教官的战术,清军北洋水师是直接将战列舰派成一条狭长的防御线,作为海上炮台,坚守着一个弧形的区域,这要是打一般小国,仿瑞典瓦萨号双层战列舰的火力足以让对手绝望,可对于火力与机动性极佳的大明舰队来说,这就是一个个大木头靶子。

    战斗从上午十点开始,明军战舰以双线向前进攻,就像法国远征埃及之战时候,纳尔逊曾经运用的战术一样,主力进攻清军正面,侧翼骚扰清军背后,双面火力的强悍打击,到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多尔衮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十一条战列舰或是被击沉,或是被俘了,而且剩下的也陷入了大明舰队的包围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