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乾之变
字体: 16 + -

第140章

    “发生什么事儿了!”

    一支箭正好顺着窗户射了进来,眼看着面前大花瓶上箭屁股在那儿直愣愣的颤着,宋青书是嘴角直抽的扭过头来。

    火车这东西可邪乎,后世东北王张作霖就是在皇姑屯被鬼子炸死的,换上人望不足的张学良上台,日本鬼子一来只能后退,不然的话,或许近代史可能来个改写,他宋青书可不像先张大帅一步成为火车事故的反面教材。

    “那个,大帅,末将!”

    “行了,下去吧!”

    宋青书摆了摆手,负责后军的方面司令点灯子赵胜满脑门汗珠子,如蒙大赦般的退到了一旁,不过明显能听到他又是揪住个师长级军官,劈头盖脸一顿骂,骂的那巡防师长脸跟紫茄子一般,没办法,都是官大一级压死人。

    这事儿虽然玉遇上了,可没伤到人就是小事儿,宋青书还没有时间心有余悸,再一次把头低在了桌面上,他对面,兵部尚书孙传庭,台湾总督张煌言,甚至已经年过八旬的老参谋,帝国老臣孙承宗都在。

    虽然不算老,南洋总督洪承畴的眉头却是皱的最深的一个,忧虑的把手放在地图上。

    “大帅,最近荷兰人可不老实,集结在婆罗洲东南的西洋舰队数量不断增多,暹罗湾也有发现,这时候如此大规模集结舰队,不太好吧?”

    “亨九,孰轻孰重你不知道吗?建奴亡我之心不死!南洋,不过是一些化外蛮夷之地,有之固然锦上添花,就算丢了也不足为虑,你怎么能本末倒置?”

    孙承宗算得上洪承畴的老师了,不过他这个老观念,还停留在崇祯十七年之前,看着老家伙气的拿着拐杖不断地杵着地,就算权势如洪承畴这般,也是额头见汗,无奈的揉了一把。

    对于这个老家伙,宋青书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打圆场的点着头。

    “建奴这面重要一些,亨九先生,并且我南洋各港都有炮台戍守,殖民地兵团也是久经训练,并没有抽调一分,南洋总督府发布预警,警告各处商船小心,结伴出海,武器发放令再宽松一些,今年就应付过去了!”

    “内阁大人说的极是,也只好如此了!”

    嘴抽了抽,实在不愿意和孙承宗将整个南洋如今有多少家商行,占据税收足足二分之一强,还供应了三分之一的粮米,头疼的想着如何安抚大商人们度过这段没有海军撑腰的一年,洪承畴也只好将念头最后压在了心里。

    作为台湾总督,张煌言心里也不是太舒服,不过他也知道当前大局要紧,见洪承畴的异议被排除,他遍伸手直接点在了地图上。

    “大帅,我军水师主力在施琅将军麾下,已经集结在了万家口,北方的水师分舰队也在赵普将军指挥下,横渡日本海,如今建奴水师正停播在淮河入海口,大约四天之后,我军就能南北包抄,灭了多尔衮的船!”

    “然后,直捣京师!”

    做后一句,就连张煌言也忍不住说出了一肚子豪气,在他的手指下,大明的海岸线地图上,密密麻麻绘画着不知道多少菱形图案,仿佛两支巨大的巴掌那样,南北合围,将多尔衮费尽心机捣鼓出来的北洋水师包裹在其中。

    “多尔衮想直插咱们的后路,想不到我宋某人也在惦记他的玉树后庭花吧!”抱着胳膊,宋青书轻松的向后仰了过去。想到自己即将成为中兴大明的功臣,洪承畴也忍不住笑着打了个哈哈。

    “相比大帅这一柱擎天,直捣黄龙,一定会让多尔衮坐立不安,玉亭生痛吧!哈哈!”

    海上行船缺女人,同性恋可不少,在座的也都能听懂,难得洪亨九开了个荤笑话,除了宋青书笑骂的扔过一支笔,想着多尔衮被**的模样,就连孙承宗都是笑着摇了摇头。

    结束这场乱世,近在眼前了!

    …………

    虽然如今战局僵持在了淮河平原,可那仅仅是陆军,大明在水师的投入上甚至可以说远超陆军的!如今,这支巨无霸也要展现出他狰狞的爪牙来。

    海鹰在半空中嘹亮的鸣叫着,俯冲间,云霄就擦过它的羽翼,在一双锐利的鹰眼下,地图上那舰队的投影,活生生的降临在了东海上。

    “哼,杀鸡用牛刀!”

    站在船头,施琅不屑的哼了一句,旋即睥睨的端着望远镜向前观望去,淮河口,四十多条建奴好不容易打造出来的炮舰正慌慌张张的行驶离海湾,拍成单薄的一字长蛇,双层的船身似乎瑟瑟发抖那般,迎向行驶来的明军舰队,看着镜桶中对方旗舰上指挥官嘶声竭力的怒骂,施琅露出了个冷厉的笑容来。

    “打旗语,按照预设阵型,两翼分开,给老子包他娘的,一个也不要放过!”

    在施琅硬朗的命令中,排列成六列分队抗风的大明舰队,忽然也如同那雄鹰一般,展开翅膀,两翼船头猛转,自南北分开,包裹向清军水师后背,而又有两支舰队好像鹰爪那样凌厉的猛地伸出,直插清军水师的忠心。

    足足四百九十多条战列舰,足以赶上英国皇家海军全胜时期的数量,还不是大明水师的全部,看着这密密麻麻的舰队,正在拽着船帆下锚应战的辫子水兵,一时间居然看呆了眼……

    第八百零六章.横生枝节!!!

    就如法国海军历次大战都没有打过英国皇家海军那样,清庭的北洋水师也是总也比不了大明水师曾经取得过的辉煌成果,淮河入海口的夺淮一战,再一次以满海面凌乱的木板,木桶残骸以及漂浮这泡的发涨的辫子兵尸体而告终。x

    不仅仅是数量问题,这么多年明军在海上以鲜血与生命换来的作战经验,也不是清军这些在老龙头安逸待着的旱鸭子可以比拟的,这一战甚至施琅都不屑报功了,八月应天的各大报纸头条,写的不过是水师剿灭清匪若干。

    此时,多尔衮那光溜溜的额头上,同样也满是豆粒大小的汗珠子,目光阴狠的从一个个磕头如捣蒜那样满汉大臣脸上扫过,他却仿佛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那样,阴狠的喝骂道。

    “慌什么?不就一个京师吗?太祖十三副盔甲起兵,再难能难过那时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