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乾之变
字体: 16 + -

第130章

    “如果我们动四川,多尔衮是一定会倾国来攻的!”

    这几年,建奴的确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了缓解兵源不足,多尔衮大肆在东北少数民族中征兵,而且还更加严厉的抽调蒙古军,同时推行一系列温和政策,吸收中原世家入汉八旗,如今的建奴,势力基本上恢复到了刚入关士气,而且与荷兰人,法国人,甚至英国人的大肆勾结,八旗大军的战斗力比以往更加强悍。

    前年,根据情报,建奴还与东进的老毛子哥萨克勾结在了一起,军队火器列装,大大提高。

    甚至多尔衮在山海关老龙头一带的港口,还建成了一支拥有瑞典瓦萨号级别双层炮舰三十二艘的北洋水师。

    但建奴进步一步的时候,大明却是仿佛奔跑那样向前大步流星,去年全军已经全部换装线膛枪与线膛炮,甚至一部分后膛枪与后膛炮开始列装,多尔衮能调动三十条战列舰的同时,龙杰能在松江沿海集结三百条战列舰,这还不是大明海军的全部,和当年日不落英帝国那样,大明的战舰足记也自新大陆一直蔓延到印度,最近更是在大洋洲东北角,开拓了新的地盘。

    论战争持久力,大明拥有孟加拉,广袤的中南半岛还有湖广农业区提供粮食,自北向南二十座大型船厂,加上殖民地一亿五千多万人口,无数的矿场与兵工厂,就算龙杰一口气损失五十到八十个主力师,不到三个月,就能补充回来,可建奴?死一个少一个。

    如此拉锯下去,不出十年,清朝就没有资本与大明叫板了,所以一但大明主力向西,多尔衮这个枭雄是一定会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哪怕灭亡不了大明,在人口稠密的江南地区大肆屠杀劫掠一番,也能拖个几十年的,孙传庭不仅仅是将军,他还是帝国兵部尚书,国防大臣,他必须全局着眼。

    然而,真正的三军司令却是龙杰这个内阁首辅,几十个参谋长官争论了一番之后,战略会议室又是寂静了下来,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会聚在了龙杰身上。

    在大家伙争吵的同时,龙杰一直在盯着地图看,就算静了下来他的视线也没有离开,差不多足足两三分钟,他似乎终于回过神来那样,手指顺着地图划向西直指而去。

    “打是一定要打的,不过我认为,大军应该走这条路线!剑指渝州!”

    这句话不仅仅孙传庭,就连其他武将都是脸色难看起来,渝州什么地方?后世的山城重庆,那儿不远的钓鱼城,曾经抵御了蒙古大军整整三十六年,三分之一个世纪,还击死过蒙古大汗蒙哥,间接制止了蒙古大军第三次西征,入川的道路不止一条,可龙杰却挑选了个乌龟壳让大家走。

    可皱眉了片刻,眼神沿着龙杰手指划过的路看了一遍,孙传庭的眼神忽然亮了起来,寻着作战大地图又眺望了一下东北方向,旋即这个反战派居然又是率先点了点头。

    “大帅的战略,下臣支持!”

    “施琅将军!”

    …………

    军情入火,在兵部讨论出兵细节的同时,湖广四川边界,已经开始燃起了战火。

    四月十六,张献忠殡天,四月二十五日,大西国使团入明,四月二十八日,湖广总督堵胤锡已经派遣军队入川,有湖广第十五方面军司令,中将刘体纯,也就是在代县投奔龙杰的老部下刘大胡子亲自带领三个师,自贵州东部已经被大明收回的思南府入川,五月初八,抵达大西国的都城,泸州。

    还真是就差一步,刘体纯入城第二天,不甘心失去继承权的孙可望已经勾结清庭cd将军巴海,率领水路大军十四万,自沱江顺流而下,直抵泸州城下。

    大西丞相潘独鳌,大将军白文选,五军都督冯双礼同样拥兵七万余,支持刘体纯抗击,围绕着泸州古城,本来在川中抵抗建奴的大西军与大西军中央军,率先燃起了战火。

    不过这个时代的通信与交通都是太不便捷了,重庆到南京足足有一千四百公里左右,龙杰得到消息时候,刘体纯已经入川三四天了,兵部又制定计划了三天,于五月初六,应天方面这才开始了全国******。

    最先锋还是报纸,应天不管自由先锋报还是儒林报,几乎都是以最大的标题标注出来。

    《复我河山!还我锦官!》

    《帝国男儿,拿起武器,收我天府!》

    慷慨激昂的新闻言辞点燃了无数男儿的热血,一时间各地辞工参军的年轻人数不胜数,热血澎湃中塞满了兵部的地方武装部,让往年因为征兵而头疼的武装部官员忙了个焦头烂额,登记的花名册足足装满了几个屋子。

    不过这些只能作为预备役,这次大明西征的主力还是以应天军区一百零五个师为主,为了西征四川,明军抽调了足足七十九个师,大规模的部队在三天之内完成了集结。

    五月初九,更令人动容的一幕发生了,在应天城西,当年朱元璋为徐达举行誓师北伐的点将台,崇祯皇帝朱由检亲自主持了出征仪式,旋即亲自背着自己的行李,三军总司令龙杰如同一个普通士兵那样,步行小跑在了大军最前头。

    在这些年帝国修建的笔直柏油马路上,二十四万大军兵分三路,拿出平时拉练的能耐,大步流星向前奔跑着,后头,辎重营的马车,还有刚刚投入使用的蒸汽大车,亦是拖着成吨的军需货品,紧跟着队伍后头,铺天盖地的大军还有喷涌的黑烟,一时间成为了各地独特的风景,雄壮的军姿让无数大明热血青年为之沸腾。

    不过,大张旗鼓的西进中,江南的防务,却似乎被人刻意的遗忘了,顶在徐州淮河一线的边防部队,只剩下了二十五个师的贺锦兵团,而长江一线,也只有了疤脸夏雪宜的二十六个师,自淮河到长江之间,略显得空虚了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