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乾之变
字体: 16 + -

第128章

    前几次,跟着清帝国的入关步伐,草原上的蒙古诸部收获颇丰,这一次,多尔衮保证是打了就走的劫掠战争,再一次,游牧民族的贪婪与渴求被挑了起来。

    相比于蒙古部落,京师中旗人组成的中军却是显得有些萎靡了点,已经领取了五六年的铁杆庄稼让他们开始习以为常,安于如今安逸的生活,虽然有一部分贫苦的满人依旧对劫掠大明富庶的南方充满了向往,可需要社会阶层那些三十岁到五十岁的老旗人,却是恋恋不舍,舍不得好不容易在京师中购置的家当。

    还好作为亲勋部队,昔日赫赫有名的西山营,健锐营,前锋营骁骑营,更多的是被多尔衮当做个仪仗队性质,真正作为主力的,是先锋二十万北洋新军。

    五千人一个营,四十个大方阵犹如四十个豆腐块那样,这些军团绝大部分是关内汉人,这两年抬旗的汉族地主世家子弟以及其佃户亲族组成,还掺杂着四万多东北少数民族,未开化野人女真成员。

    为了这支部队,多尔衮真是下了大心血,朝廷的二分之一收入全都投入到新军的装备中,作为步兵,这支在山海关附近建立的北洋新军每个人都拥有两匹马,一身锁子甲,一杆西方最先进的火绳枪,听闻法**官的建议,多尔衮是极力打造西方那种令人恐惧的主力兵种,龙骑兵!

    二十万火枪龙骑兵!野战中一股子绝对主宰力量。

    除此之外,清庭格外重视的红夷大炮六百门,加上铜炮上千,也是拉扯在这支北洋新军中,如此众多的家当摆放在面前,一时间,站在点将台上的多尔衮甚至有了种天下尽在手中的感觉,如此凶悍的军团,天下何人敢当?

    前面,大学士范文程还在念叨着杭长而枯燥的出征讨明檄文,咱们是正义的,他们是邪恶的,这点大道理讲了十多分钟还没讲完,忽然间,多尔衮干脆不耐烦的伸手推开他,拔出腰刀,高高的举了起来。

    “八旗的老少爷们!当年先汗以七大恨起兵,反抗大明的弊症,历次,天聪汗与天命汗下令大军入关,用刀剑与快马犁取这财富与子女,才有了如今咱们的大清江山!”

    “安逸的太久了,那些明人休养生息也太久了,如今江南是遍地金银,锦缎满仓,漂亮的江南女子满街都是!可是懦弱的明人,根本不配拥有这些,是时候到我大清的勇士们,用刀剑再收割一波的时候了!”

    “跟着本王,将江南烧成一片白地!抢成一片白地!”

    这**裸的强盗宣言,却是在以武装抢劫起家的八旗军团中引起了喧天的沸腾,不说蒙古人,满人,就连那些抬旗的汉人地主武装也是激动的双眼通红。

    北方连年遭遇灾荒战乱,又要上供给满人主子,不少世家已经穷的掉底儿了,加上封建地主与新兴资产阶级不可调节的矛盾,对于龙杰在改革途中大肆审判处死旧有地主,剥夺封建权利,他们是苦大仇深,这些人也是喊的最为洪亮。

    “杀!杀成一片白地!”

    “烧,烧成一片白地!”

    “抢!抢成一片白地!”

    震天的呐喊声中,猪牛羊三牲的脑袋被大刀锋利的斩下,鲜血喷溅了前进的道路,在多尔衮一声令下,踩着这鲜血,几十万大军马蹄子践踏的整个大地似乎都跟着颤动了。

    点将台顺便淹没在尘土中,那深蓝色的官袍上,都落满了灰尘,刚刚念诵的檄文上,更是积累了一层,无精打采的落在了地上。

    看着这支强盗大军发呆,片刻后,范文程忽然将同样满是灰尘的顶戴花翎摘了下来,也是耷拉到了一边……

    第八百零二章.白杆兵

    忠诚是个漂亮的口号,和平年代,不知道多少人能喊的比谁都热血沸腾,可真正山河沦丧,真正需要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时候,曾经说着漂亮话的士大夫,东林党,不知道多少却是畏缩的消失个无影无踪,还有如侯方域这样的,卑躬屈膝,为异族屠杀昔日的同胞兄弟,效忠的朝廷政权。x

    可真正的忠诚还是有的,在这重庆府就有,哪怕是当年建奴蜂拥入侵,四川湖广全部沦陷,世界都变了,却还有着一处依旧倔强的打着大明的旗帜。

    石柱宣抚司!

    一路自巫山郇阳而过,二十几万大军跋涉了足足一个月有余,在战场附近,却是受到了家人般的欢迎,狭小的山谷中,数万顶帐篷雨后的蘑菇那样扎下,一堆堆营火间,好客的土家人将同样一堆堆山间采到的蘑菇,山菜,野味等山珍用板车运送到辎重营,不管军需官如何苦口婆心的劝说,愣是扔下就走,连个推迟的机会都不给。

    层叠的重庆群山中,龙杰则是面容严峻的端着三炷香,朝向着一座坟茔重重的拜下去,最后将香端端正正的插在了墓碑前。

    那墓碑上,铁画银钩般的书写着一行大字。

    上柱国光禄大夫镇四川提督汉土官兵中军都督府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忠贞侯!

    总兵官秦良玉之墓!

    这不仅仅是一个女英雄的归宿,更是一个家族,一方百姓对于大明帝国的赤胆忠心!播州之战,叛臣杨应龙以及附近不知道多少的生苗叛军倒在了白杆精兵枪下,浑河血战,秦良玉的兄弟秦邦屏当场战死,血战了整整一天的白杆精兵几乎全军覆没,却也杀得建奴胆寒,自此知晓我大明非无人也!

    更加凄惨壮烈的是崇祯十五年,秦良玉独子马祥麟守襄阳,城破之前,为母亲写信:儿誓于襄阳共存亡,愿大人勿以儿安危为念!而秦良玉的回信只有一句。

    好!真吾儿!

    一个母亲甚至将国家的安危放置在了其最珍贵的儿子至上,这个家族,以及这方土地所,出的白杆兵,其忠烈可想而知!

    可惜,这么个忠烈满门的女人,最终还是没看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四年前,龙杰击破吴三桂,却止步于湖广,两年前,向南带着无限的怅惘,秦良玉撒手西去,最终还是没有完成复兴大明的梦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