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秋冬
字体: 16 + -

第十八章 雾霾之后(4)

    高敬鸿复读那年,三姑姑刚刚成家不久,小家薄业的,并不富裕,但是听到了他读书连伙食费都没有的时候,便从牙缝里抠下两三百块钱在清明节的时候带回来,还特意亲自送到他学校给他。三姑姑的这份情义,高敬鸿没齿难忘,所以工作以后一直对她诸多照拂。不过三姑姑对他好是不求回报的,所以他的好意她经常都不肯领,所以高敬鸿只能巧妙地回报她,比如在过年去她家拜年时,给两个小表妹大一点的红包说是支助她们买学习用具的;经常搜罗些两个表妹的学习资料给她们寄去,经常给她们电话聊天疏导她们的困惑——都已经渗透到对三姑姑两个女儿的教育成长那去了。学习教育这些方面对于三姑姑这个只有初中毕业就去做工的妈妈来说是比较吃力的,而侄子这么相帮,她就放心多了,也经常聊起相关话题,所以高敬鸿和这个三姑姑交流的时间比跟两个年长些的姑姑都多。只是近年因为要挣两个女儿的学费生活费,三姑姑夫妇不得不一次次离开家乡去外边找事情做,高敬鸿正常在深圳上班也比较少回来,或者是回来也见不到他们,所以见面的次数就少一些了。

    因为久而没见,因为有想法想找三姑姑进行个决断,这次高敬鸿比以前任何一次都急切想早点见到这个三姑姑。还好三姑姑如计划的那样,周一早上7点多就从韶关赶上来了。她来的那么早,基本是赶的韶关上来的第一趟班车,也可见她也是很急切的。

    高敬鸿接到她的电话说马上进站了,即刻和已经过来家里在忙着打扫卫生的彭美珍说了,于是高敬鸿和尚未起床的大姑姑说一声,两人就一起去接三姑姑了。

    在车站接到回来还不到8点,彭美珍便张罗着一屋子人去蓝湾吃早茶。这边四个大人三个小孩一起过去,高富生夫妇从店里骑了摩托车过去。等大家落了座,点了东西开始吃,彭美珍又准备自己去接高敬鸿的二姑姑,但是被高敬鸿拉住了。他要她先一起吃了早餐之后两人一起去,还带上三姑姑一起走,路上他要和三姑姑多聊一会。彭美珍同意了,就坐在天如旁边照顾她吃精致的点心。

    吃完了过程颇长的早茶,一桌人又全部回到高家店,安顿了老人小孩后,高敬鸿拉上三姑姑坐彭美珍的车去接二姑姑了,两人坐在后座,嘀嘀咕咕,一直说个没完。

    高敬鸿把自己和张梓虹真实现状和三姑姑说了,听得这个小长辈吃惊不已:“这么说来,原来你在深圳还是一个人住的啊?”

    高敬鸿点头:“是啊,一直一个人啊,就住在宿舍里。”

    三姑姑简直想象不到:“她有家,有房子,也没有叫你一起去住?还是你不去?”

    “好像压根没

    讲过要一起生活的啊!她没提过,我也没要求过。”

    “就直到现在说装修了房子,接天如下去再住在一起?”

    高敬鸿想象得到会面临的生活:“那估计也只是我带天如在那里住,顶多给我们找个生活阿姨做饭搞卫生,她可能还是不会着家(过居家生活)。她还没玩够,或者说是她就只能做到这样的。——唉,一想到要面对这样的生活,我是真的怕下去。”

    三姑姑点头:“这样的家庭,是个男人可能都会呆不下去的。那么不下去的话,你在源江做什么呢?你现在又没有工作,还要照顾天如。”

    “找工作是不难的事情。”高敬鸿边说边满含深情地看了彭美珍的后脑勺一眼,后者也从观后镜里看到他,莞尔一笑。

    三姑姑似乎发现了点异样,但没有说什么,继续帮侄子分析着:“有工作,那留下也不那么艰难了;如果回去还是一个人带小孩的话,在这边至少也有你父母帮忙照看,亲戚朋友也在这边的多。那你不下去的话,是要和张梓虹办离婚吗?”

    高敬鸿点头:“是要办吧,你说对不对?因为我们的婚姻……当时就想得太少,一直以来也就这样,离不离都这样,就差个法律程序而已。”

    三姑姑感叹地拍拍侄子的膝盖:“如果你是女的,我会建议你不要轻易选择离婚,能过就尽量过下去,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走那一步。见过了小地方的离婚女人,基本只能是单着或是越找越差。但是现在你的情况,我还是敢说,她那边还是这样的话,你还是越早离越好,不要耽误了找下一个。像你现在的年纪,无论天如是不是跟你,要找个过日子的女人还是很容易的。而天如,还是要有妈妈照顾好一些——女孩子嘛。一定要再找!一个人带小孩也太苦了。找个好点的女人,对天如也好的,也胜过她亲妈呀——她那样的亲生妈妈等于没有嘛。”

    高敬鸿点头:“会的。”然后调皮地一笑,“你大姐也说过小如这样的亲生妈妈有也等于没有。”

    三姑姑微微摇摇头,轻叹了一声,想了一会,她却说:“只是,毕竟离婚是不小的事情,尤其对一个女人,所以阿鸿,要好好跟人家说,取得她的同意;如果她一定不肯离,那就想想别的办法,不是一定要离呀。……”毕竟是女人,三姑姑考虑问题会从女性的角度出发。聊完侄子这边的难处,她不禁又想起对方作为女人的难处了。

    对于她这个转折,高敬鸿一愣;前面一直专心开车的彭美珍也不禁一惊:怎么又说到不离了?

    三姑姑看到侄子的神色,拍拍他的手背以示叫他不要着急,“你想,她是那么好家世的一个人,却看得上我们这样家庭出身的你。她图什

    么?不就图你这个人吗?她为什么图你?不就是对你有感情吗?否则她那样的人,你自己也说,各方面都很好的,只是贪玩了点,那她找什么人不可以,却偏偏看中你,还给我们这样家世的人生孩子,还过了这么多年!没有感情能做到这样吗?年龄上看,她也奔三的人了。要是现在离了婚,她也不会比当年和你在一起的时候好过啊。——所以,阿鸿啊,不能光想自己也,也得考虑一下她的处境。”

    高敬鸿懂得三姑姑的善良淳朴,从她的思路想开去,他也发现,预想这个事情的时候,他为自己想得多,但是为张梓虹想得不多;或者就算想了,也想得不够。

    三姑姑看他脸色冷峻起来,又拍拍他,“也不是说就不能离呀。要是你提出来,她无所谓,那就尽快结束了好,你也可以早点开始正常的生活。都三四十岁了,要做什么打算也要趁早。如果人家不肯,那就得多想下了。”不过说着也微微叹气,“不过感情这东西,也真说不准。你说要是感情那么好,也好几年了,怎么就不转性呢?玩也该有个度啊。丢下老公孩子去玩,这也太不应该了。”

    高敬鸿摇头,不愿多去追想。

    三姑姑下了什么决心似的握握拳头,说:“阿鸿,要是能顺利办呢,就简单了;要是她不愿意,那要把她叫上来,我要好好说说她!”

    高敬鸿有点惊异:“说她什么?”

    “既然不肯离,要和人家继续过日子,那就要有过日子的姿态!就不要继续现在这个鬼样子了!否则就不要拖累我家侄子!——我一定会这么跟她去说!”

    高敬鸿领情地笑,攀了三姑姑的肩膀用力箍了箍,同时也为难地看看前面开车的人,见她没什么表示才释怀一些。

    三姑姑信心满满地,“有些人可能只是迷途了,有人点醒她,她就好了。就算不好呢,咱们把话放在那,给个观察期,时间到了还是不改,那么就算不愿意也要办了——总不能一直拖着,不离又不改,那我侄子不要被耗死了!”

    高敬鸿点头,细细回味她的话。

    他从三姑姑的话里提炼出几个精髓:

    一,他提出他的想法,如果张梓虹不反对,那还是尽早离了去开始新的生活;这样他就留在源江,和彭美珍一起生活下去了。这个是他们想的最多的,也最希望见到的结果。至于天如,无论留下还是张梓虹带走,都不是大问题。

    二,张梓虹不肯的话,那就要改变现状,回归家庭一起生活,再不能现在这个样子了;如果不能马上做到,那就定个时限,限期内做到也可,做不到则到时还是要离了。

    三,如果已提出就顺利地办了,那他自己去搞定也就是了,要是张梓虹不肯,

    就要被三姑姑约谈了。到时他负责把她叫上来再约了三姑姑来面谈,或者带张梓虹下韶关去找三姑姑也好。

    四,总之事情不能继续拖下去,岁月不等人呢,谁都耗不起;无论是什么结论,都该尽快拿出来,才能对相关人士有起码的交待,也才好进行下一步的人生规划。

    这么想来,他就清楚自己要怎么做了。

    他首先要做的是和张梓虹沟通——这个事情,等忙完这几天即刻就可以进行了。

    在他整理思路的这个时间,三姑姑也没有说话了,看着窗外的风景感叹有多少年没有来过二姐家了。彭美珍本一直安静地开车,这时也接了三姑姑的话聊起周边的变化。

    车再不久就到了古桥的地界,一过地界就是二姑姑家所属的山下村外围了。本来还要沿省道岔进去走十分钟左右的一二里机耕路(村民们自发开的乡村路,一般没有铺水泥,比较坑洼,下雨则一路泥泞),不过今天他们不用走了。

    替他人着想的二姑姑在接到她老侄的出发电话时就先自收拾好东西走出了这段路候在路边了。于是高敬鸿跳下车把她让到后座和她三妹一起坐,自己挪到副驾去。

    二姑姑一再对彭美珍表示感谢,说又麻烦她跑一趟,又有点埋怨侄子说怎么不说明是三姑姑一起来接,那她要多拿点家里的东西给她三妹。她三妹自然要推除不要她什么东西,可她还是觉得过意不去,说三妹多少年没来,都到门口了,本还要邀请大家一起进去吃点东西。三姑姑就笑她啰嗦,既想为大伙节约点时间,可这么一来还不是浪费更多。想到自己还是为大伙节约了时间,二姑姑便不好意思再多说什么了。

    一路回就没高敬鸿说话的份了,都是姐妹两个聊得火热,只是说到一些他知道或涉及的事情时才偶尔问他一下或要他插一下话。他帮彭美珍看这条沿着北湖好一部分都做成栈道的羊肠省道,看着有点陌生的瘦水寒山,想着自己要面对的大事,有点沉重。

    这时,一直没怎么开口的司机说话了,先略略转头看了他一眼,说:“你三姑姑说的很有道理。”

    高敬鸿知道她一路都在听,也知道她会有想法,本打算回去后找个时间再和她好好聊聊,毕竟现在这不是他们说这话的地方。他往后看看交头接耳的两姐妹,才看往她,轻声说:“回头我们谈下。”

    彭美珍转着方向盘,嘴角牵牵,睨他一眼:“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