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于2009
字体: 16 + -

第三十四章 送财童子要来了

    要说行不行的,对叶晓奇影响很大,那倒不见得,哪个成功的大佬背后没点黑材料,又不是别人说两句不行就真不行了。

    可要说一点影响也没有,那也不可能。叶晓奇最近的逛街习惯都戒了,再也不能以巡视的名义去光明正大的看大姑娘小媳妇的大长腿高跟鞋和小短裙了。有时候叶晓奇都想,要不自己去干这个客服部主管,这样就能……

    “反正古代皇帝不都还讲究微服私访体察民情的嘛,我这叫亲民……那两个小妞叫啥来着,苏梦雪和秦双瑶,看看又不犯法,只是,唉……”

    苏梦雪和秦双瑶这时候在干什么呢?

    “梦梦,你,你能不能再借我点钱……”

    “前两天刚借的600还没还呢!”苏梦雪有点不高兴,摊上一个总是借钱的同事,谁也高兴不起来。借吧,这老逮着一只羊撸毛算怎么回事。不借吧,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平时俩人坐的近,还能互相分个单子什么的。

    “我也不想总借钱啊,叶总太坑人了,做了这么个手机客户端,还要求公司员工每个人都要安装。这装了就忍不住去点,点了就忍不住买……呜呜呜,我昨晚都没吃饭,没钱……”

    “把手剁了得了!”苏梦雪一边搭着话,一边从百宝箱里拿出来钱夹,抽了五百块钱递给秦双瑶。到底还是心软了。

    “谢谢梦梦,谢谢梦梦,我发誓,下辈子一定当个男的,把你娶回家,好好的养着你,让你当个阔太太!”得到救济的秦双瑶,就跟被暴晒的死鱼被丢下了水,瞬间“活”了过来。

    苏梦雪叹了口气,“下辈子,难说,谁养谁还不一定呢……”

    “……”

    叶晓奇终于拿到了双十一的大数据信息,王磊辛苦两天统计出来的,之前没有提前安排,有点措手不及。

    统计信息叶晓奇最关注的就那几项,化妆品销量占比17%,服饰占比23%……女性占比62%,男性23%,剩下的谁知道是男是女……电脑下单21%,手机下单79%,其中电脑下单里有近半还是手机付款的……

    翻译成人话就是,败家老娘们总是多,败家老爷们也不少!此次双十一大或成功的原因也得到了验证,移动客户端的推广。

    伪品会的董事会早就闹开了,一个个互相指责对方没有眼光,红杉a轮投了2000万美元,仓库都换成大仓库了,结果却是这个熊样,说凉没凉,说崛起那就毛病大了。伪品会其实也是有移动产品的,叫做掌上伪品会,只是并不是工作重心,用过的都知道,也就一个等螃蟹的东西。

    在这个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大佬们都还等着吃螃蟹的时候,叶晓奇第一个把智能手机的威力发掘了出来。之前看似赔钱赚吆喝,跟风凑热闹的推广行为,这时候也终于震撼了一地大佬们的眼球。

    如果说数字支付,是让人对钱失去了概念,移动购物则是让人对钱失去理智。谁能想到,原来移动+电商认认真真的搞起来是这么狠,原本大家觉得做客户端也就是打打广告赚赚渠道费广告费这样……

    转眼11月中旬了,天气更冷了。叶晓奇回到了“京东”那边,其实也不能叫京东,京东其实已经开了两年了,这时候的京东真名是360buy(360拜),只是还没大火。所以叶晓奇的京东,仅仅只是个山寨代号而已,让下面的员工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叶晓奇的京东注册名字其实叫“滴滴商城”,好听又顺口……域名都买好了……

    “咚咚咚”。

    “进来!”叶晓奇正看着网站架构部分的代码,龚助理敲门进来了。

    “叶总,刚法务的同事说,阿里巴巴要和我们合作,具体事务面谈。”

    叶晓奇嗡的一下就懵了。

    一时间,叶晓奇脑海里过电影似的想了很多事情。

    首先,马阿里来干什么的?这还用问,肯定是送钱。关于注资,叶晓奇早在拆分公司股份结构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只是真的来送钱了,叶晓奇还是有点慌。

    然后为什么是马老师而不是小马什么的。其实关于国内巨头们的发展路线,后世几乎是研究了个通透。bat一个一个的,这么说吧。

    摆渡就是个迷糊虫,根本对自己没定位,反正就是全部依托搜索引擎,一招鲜吃遍天。搜索引擎之外的,就是做孵化。

    什么叫孵化,简单来说,就是成立一堆项目,然后其中一个或者哪几个火了,就集中资源大力扶持,属于广撒网多捞鱼的路子。国内绝大部分有所成就的互联网公司,基本都是这个路子。

    孵化出来之后呢?融资再融资,实在不行就卖钱,反正亏不了。赚了钱,继续孵化,公司里面设立的那么高的创新奖就用来搞这个的。

    至于说小马的路子,那就霸道了。自身的企鹅是和摆渡搜索引擎同级的拳头产品。企鹅之外呢,什么火收购什么,反正有钱,收购不了那就偷……严格来说,小马的公司更像是个投资公司,反正恨不得把自己的产品塞满每个人的手机和电脑。

    马老师的路子,就有点意思了。马老师也有拳头产品,还不止一个,阿里巴巴算一个,支付宝算一个,真的说起来,淘宝只能算个裁判手,支付宝才是命根子。拳头之外呢?那就更有意思了,细数下来那是数不完,雅虎中国,口碑网,百世物流,美团,等等等等……

    总结起来其实就是,除了技术领域的必要投资,剩下的就是要把吃穿用全部一网打尽,让每个人出门见到的第一个产品肯定是马老师家的,就算不出门,家里的也是马老师家的东西……甚至家里的房子没准都是马老师家卖的……

    所以马老师打算注资真品坊?这没毛病,谈不谈的来还不好说呢。

    最后一件事,马老师如果注资,能给多少钱?

    这就很头疼了,因为叶晓奇根本不懂资本市场,水太深。

    以叶晓奇有限的资本知识去理解,是这个样子的,你看啊,伪品会b轮融资红杉给了5000万,美元。那时候红杉的评估是伪品会市值5亿美元,但时候那时候伪品会全部打包加起来换成钱能凑到5000万美元吗!显然不能。

    市值是个什么东西?其实就是字面意思,上市以后股票价值,这是个很虚的东西,其实就是未来发展价值,未来的事情,谁能说的准。融资就是上市前的先期占股行为,其实就是个圈地又送钱的双赢的事情。

    这时候叶晓奇就头疼了,没有招聘到这样的人才给自己评估,叶晓奇一直都是单打独斗来的,根本不知道自己公司的市值。

    如果说价值,叶晓奇倒是知道的,叶晓奇的公司里,办公用品服务器等等杂七杂八的,买的时候大概花了一共几百万,能动的现金加起来也有个两三千万,仓库勉强值个几百万。技术团队价值,这个不好评估,如果粗暴的把所有人的年薪加起来,也就不到一千万的样子。就算忍痛把北四环的房子全卖了,满打满算,叶晓奇给自己评估了一个数,不到一个亿,人民币。

    但是能按照这个算吗?显然不能,市值的预估有多个方面。首先是财务模型,叶晓奇的公司是运营良好的,盈利的,并且没有负债,也没有经过a投,这就算是一个极好的香饽饽等着伯乐来相会。然后是品牌价值,双十一报表算不算?

    这要是不把自己公司往膨胀十倍去吹,那就是个傻缺!

    十倍就够了吗?

    龚助理人都走了,叶晓奇还在那天人交战中,早上也没有洗内裤,因为一晚上都没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