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塘春色
字体: 16 + -

第46章 赏赐

    付欣匆匆换了衣裳,和赵华扬道别,才坐车赶去了事发现场——城内河边儿上一艘画舫。

    如今是冬天,城里的河大都结了一层冰。那画舫所到之处,却都让人将冰凿开了,好让画舫沿着城内漂流。

    画舫做的颇宽敞,约莫有三层楼高,一个宫殿大小。外观金碧辉煌的,大白天,画舫外还挂了一层红灯笼,在冬日苍白的街景下映衬的格外鲜艳。

    付欣上了画舫,却听见隐约而来的争吵声。

    张忠的义子张舒领着付欣往里走,边低声道,“方才,都是误会。陛下如今正好着,三位辅政大人都在里面,长公主也在,不若殿下先等等。”

    “不用,我进去瞧瞧。”

    等进了画舫最大的房间,付欣就见张舒所说的人都在,不仅如此,张太后也来了。三位辅政大臣包括谢太傅脸色都是铁青的,张太后面色也有些不好看,但还是低头站在皇帝身侧。

    而此刻和皇帝在争吵的,则是会稽长公主。

    “你也太不像话了,眼看着隔年就要成.人,却还是闹出这样的事来,也不怕父亲在天之灵不安稳?”长公主说着话,心里的火直冒。她还记得刚才的情景,甫一听闻皇帝遇刺,她便顾不得先前对皇帝的不满,心里着急起来。毕竟皇帝出生时,她已经生了二郎,皇帝说是她弟弟,在心里是将他当做儿子看待的。谁想她匆匆过来,险些从马车上摔下来,到画舫后看见的,却是皇帝在和人嬉戏。再一打听,原来那声遇刺只是皇帝和宫人打赌玩儿,说看谁的声音响亮,能将朝里的重臣都喊过来。

    简直荒唐!

    当着众人,皇帝也怒起来,“我不过玩一玩儿,父亲怎么就不高兴了?难道父亲将家业给了我,我就要整天阴沉个脸,这样大家才高兴?”

    “那你就这样闹?本来好好的在各司其职,被你这么一喊,都火急火燎的过来,也不怕出事?这就是你的为君之道?”

    “你还教训起我来了!父亲是将位子给了我,你一个公主来教训我,就不怕父亲发怒?”

    长公主顿时一噎。

    皇帝又道,“再说了,阿姐有空说我,怎么不管管我那大外甥?都成年了,做出的事漏洞百出,还得我这个舅舅搭把手,也不嫌丢人?”

    长公主被气得身形摇晃了一下。

    付欣急忙上前扶住,又让小兰扶着另一边。

    皇帝这才看见她,微愣,“你怎么来了?”

    “我有些担心陛下,虽说是玩闹,可又害怕伤到了哪里。不论如何,总要来看一看才心安。”

    皇帝顿时乐了,“你倒有心,行了,那么生分做什么?叫大哥就成。”

    “大哥。”付欣笑的温柔,“我瞧着你面色不错,只是我听人说,这样的笑话虽没有什么大碍,可是做的久了怕不吉利,要不,下次别这样了,我实在害怕得很,刚才急着过来,险些被火烧了裙子。”

    “行吧。”皇帝瞥眼付欣的裙子,“你那裙子是有些脏,回头让人给你做一条飞羽裙。对了,你府里缺不缺人,要不再送你两个?俊美的英武的通通都有。”

    在座几位大臣,顿时隐晦的看了眼谢太傅。

    “如今不缺,等缺了人,我再跟大哥要好不好?”

    皇帝点点头,“好,到时候随你挑。”他再看眼其余众人,“行了,既然没事都退下吧,天怪冷的,在家里养着不正好?”

    大臣们脸色又不虞起来。

    长公主却咬牙道,“不行,先把那几个撺掇你胡闹的贱人抓起来,凌迟!”

    “凭什么?她们都是精心伺候我的人!”

    “凭她们妖言惑上,今天她们能撺掇着你胡闹,明天还不定闹出什么事来。”

    一旁,几个美貌宫人顿时低头急呼,“陛下,饶命。”

    皇帝咂嘴感叹道,“她们这样忠心,我怎么能要她们的命?”

    “可她们说得笑话到底意头不好,大哥你是真龙天子,有神明庇佑倒是无碍。她们,怕是福薄。”付欣犹豫着,在一旁道。

    “真的?”

    “应该是,要不将她们送去西山,为父亲祈福。再找些有福之人进来?”

    皇帝顿时眼前一亮,“行,就这么办。”他还对长公主笑笑,仿佛多容忍她一般道,“这样您高兴了吧?”

    长公主憋着一口气,又想说话,却见一只轻柔的手掌在自己后心拍了拍,她顿时鼻子发酸,强忍着怒气点点头。

    不久众人散去。

    长公主刚坐上马车,便大哭起来。

    “你说,你说他怎么就成这样了呢?父亲一走,他就胡闹,万一……可怎么办啊!”话落便泪如雨下,伏在付欣肩头不住抽泣。

    付欣眼眶一酸,忙将长公主搂住,安慰道,“没事的,说不得是大哥年纪小,如今胡闹了些,等过个一二年,就好了。”

    只是不知道,朝臣们给不给他这个机会。

    长公主还在抽泣,“我记得,他小时候很聪明的啊,也乖巧,父亲那时候最喜欢他了。”

    可不嘛,当时惟一的儿子,就算和晋惠帝差不多,也要喜欢啊。

    “可是,如今,我虽然没念过多少书,可也见过前朝是怎么亡的,父亲是怎么成为皇帝的,你说说,难道父亲的功业就要一代而亡了?”

    “阿姐又在胡说了,大哥人还是很好地,”付欣看看周围,拿帕子为长公主擦眼泪。

    长公主眼泪又涌出来,半晌,含泪道,“我知道,也记得,他那时候很聪明的。”

    “……”

    “平常人要念五天的书,他一天就能念好。父亲教他认地图,他认得最全。就连骑射也要比旁人强得多,二弟三弟合起来也不及他!”

    付欣抱着长公主,轻轻拍她后心,不时为她擦擦面颊。

    长公主犹自抽泣,却忽然道,“是了,定然是张氏。”

    “……”

    “阿弟长大后,一直是跟着张氏的,还有刚才,阿弟那样胡闹,也不见张氏劝,那样的,那样混账!早知道,当初就该劝父亲去子留母的。”

    “……”

    付欣将长公主送回了府,坐着马车离开时,天色微暗,她觉得疲惫极了,却又觉得前路漫漫,格外迷茫。

    第二天,皇帝命人送了条锦缎织成,裙面上点缀着孔雀毛,腰带则由宝石做成的飞羽裙过来。

    付欣吩咐人收起来,放到库房去。

    谢蔚然在一旁看了半晌,颇为不解,“怎么不穿上?瞧着也暖和,不过一条裙子,又能说什么?”

    “没有合适的上襦和披帛相配。”

    “哦。”他还以为这人是介意裙子是皇帝送的。

    等坐上去谢府的马车,谢蔚然又问,“我听说,昨天陛下对你很客气。”

    “说对了话,自然客气。”付欣欲言又止,瞧着谢蔚然面上的神色小声道,“我大哥喜欢别人夸他。”

    “那谏言呢?”

    “最好别说。”

    谢蔚然犹豫道,“你既然这样清楚他的品性,那先前关系怎么不好?”如今不过一年,皇帝便好的要送她面首了。

    “我以为,阿爹会好好教他。”

    这语气明明平淡,不知怎的,谢蔚然突然不想看到身边那人的神色。

    付欣却无端想起自己的父亲来,说起来,这是头一回,在父亲驾崩后,她想起他来。如今父亲若活着,会怎样呢?太子逐渐成长,北朝俯首称臣,天下安乐和煦。自己这个公主,也过得和乐美满,高枕无忧。

    可惜,父亲不在了。

    到了谢家,两人去正厅拜见了太傅和夫人。又在厅里稍坐片刻,便开始用午膳。

    赵华扬今天也来了,比起往常,她今日穿的稍艳了一些。水红披风配宝蓝的裙子,整个人明艳又大方。

    待到席面上,太傅和夫人坐在上首,付欣和谢蔚然坐在谢大公子下首,赵华扬坐在谢大公子夫妇对面。又请了谢家三郎,四郎,两个小姑娘,并如夫人周氏。

    中秋夜宴重点在于晚上的赏月和晚宴,因此白天的席面清减了许多。谢太傅领着众人喝了一杯酒,说几句客套话,便说吃饭。

    付欣吃了一道酸菜鱼的汤饼,几筷子小酥肉并一碗鲜鱼做底的热汤。吃完过不了一刻,众人都吃完了。

    饭后开始喝茶,大概记得上回付欣回门时的教训,谢太傅同夫人这次只安安静静的喝茶,坚决不说一句话,谢大公子也坐得端正,谢三郎刚想说话,便被谢太傅瞪了回去。因此偌大的席面,格外安静。

    吃完饭,付欣跟着谢夫人去布置乘风院,等晚上赏完月便歇在这里。

    她们出了正厅,沿着回廊往乘风院走,一路上芳草萋萋,大红的灯笼早已挂上,入眼处,生机勃勃的。

    付欣过了正院,随谢夫人往乘风院的那条岔路上走,过小桥,踏上鹅卵石小道,她突然停了一步。

    “怎么了?”谢夫人跟着停了一步,忙问。

    “没事,大概是眼花了,竟瞧见树上挂了月饼。”

    谢夫人不由得一笑,“月前我就开始准备做月饼了,用了许多馅料,说不上多贵重,但很有意思。晚上可要仔细尝尝。”

    “是。”

    两人于是继续朝前走。

    付欣却分明记得,刚才,在那树木之后,有一双眼睛正直直望着自己。而当自己望过去时,那双眼睛却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