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歌酒
字体: 16 + -

蜀道难 第九十一章:太子城

    岁在鹑首,盛夏时候,有高木绕城门,此地:蜀国皇城——汉阙。

    皇城汉阙位于蜀地中北部地带,背靠山阴关,正对剑门关,说来倒也巧,这山阴关与剑门关虽然同样都是挨着蜀国皇城,但是两关的名头却是大相径庭。

    山阴关是蜀地十三关中名气最小的一关,剑门关却是十三关中名气最大的一关,关于这一点,很多人都认为是因为剑门关的山势更为险峻,山阴关与之相比倒显然平平无奇了起来,再加上,入汉阙剑门关是必经之路,而离开汉阙多数时候也是经由剑门关,或者为了省事的话,便会由左右两侧的平成关和三山关离开,不过话虽如此,有些在理,但要知道,早在蜀庭迁都城汉阙之前,剑门关的名气便已经能在江湖四方叫得响亮了,关于这一点,如今找一个蜀人问话的话,他们倒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了,只能道上一声:

    理所当然,剑门关好看的嘛。

    “剑门关……”

    汉阙城门前,有人坐于马车当中,回首往后看,明明被车厢木板挡住了目光,他却看得露出一幅真切模样。

    “下次再来,我可要好好的逛一逛了。”

    他这话也幸好是在车里头讲的,没有被外头的蜀人听见,不然绝对会招来一大片白眼。

    剑门关其山势之险,就连过路的人也都心心念念的求平安,巴不得快些走,立马就出了关,他可倒好,居然才从剑门关中出来便若无其事的讲出这样的大话来。

    “少爷……这剑门关您刚才莫不是没看见么,哪能留人啊,我可是怕得要命。”

    车厢里一共两人,一左一右坐在车内两侧,右侧是个打扮朴素的灰衣男人,年纪约莫四十六七,但他的背却已经有了佝偻的痕迹,说起话来轻声细语。而左侧的人便与他完全不一,这人穿着一身华贵的紫色长衣,近些天天气变得古怪,一点也不像是夏季,所以他又在紫衣里头添了一件黑衣,目光往上瞧去,这人面貌年轻,大约二十三四岁的年纪,细眉狭目薄嘴唇。

    “二叔……”

    这人忽然出声,那坐在右侧的中年男人身体一顿,抬头瞧年轻人的脸,他的目光也变了,一点也不像先前那样柔弱而温顺。

    “只有你我二人而已,您不必如此小心……”

    年轻人话未讲完,便只听啪的一声,被那中年男人狠狠地一巴掌打在脸上。

    “曹正淳!你想要坏我曹家百年大计不成!?”

    中年人出口骂道,却刻意压低了声音,露出更为凶猛的眼神。

    曹正淳摸了摸自己的脸,朝面前男人笑了笑。

    “这才是我的二叔嘛。”

    他居然并不生气,还露出一脸笑意。

    二叔也像是见怪不怪一般,又坐回到座位上,瞧着他,良久后,二叔点了点头,向曹正淳讲道。

    “二叔与你也算是多年未见,报仇心切了些,你莫要记在心里,若你真记恨二叔,二叔倒也不怪你,只要等你完成了我曹家大业,那时候,你要杀了二叔也好,还是如何也罢,二叔都随你处置。”

    “诶,二叔是我二叔,可是我曹正淳在世上的唯一一个亲人,我怎么可能记恨二叔呢?二叔打我也好,骂我也好,都是我应该

    受住的。”

    曹正淳摇了摇头,当真是个懂事至极的孩子。

    二叔点了点头,似是很满意曹正淳的态度,他看了前头一眼,回过头来向曹正淳讲道。

    “驾车的人名叫章维,是之前与你父亲一起共事的章先的儿子,你若是没去西阳庐,你俩个倒是该由小一起长大了,他是绝对可以信任的,你以后若是有事,便叫他联系我。”

    曹正淳想了想,道了一声:“可。”

    二叔便又坐下,此时马车速度缓了下来,周围人声渐多,当是进城了。

    他又对曹正淳说道:“你在巫地如何了?”

    曹正淳抬头。

    “尚好,不高不下,不成不就。”

    二叔哼了一声,道:“不成不就?不成不就他能派你来汉阙。”

    二叔露出狡黠的笑意,又问道:“巫地女神的事,如何了?”

    此话一问,车厢里明显的沉默了下来,过了一会,曹正淳才开口回答道:“真假不知。”

    曹正淳摇了摇头,向二叔苦笑着说道:“二叔啊,我虽然至小被你送往巫地了,但是巫地却又将我送去了西阳庐,对于巫地我倒还不如您了解得多,倒是西阳庐还知道一些。”

    二叔沉默,曹正淳所言不错,但是正因为如此,他的心里老是有些不踏实,他也说不上来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西阳庐……”

    二叔心头微微沉重起来,巫地先是叫曹正淳动手西阳庐,再是派他前来蜀皇都……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他思前想后也猜不透,而自己这个侄儿么……

    “此次事后,你应当可以成为巫地的话首人物了。”

    二叔话罢,向曹正淳深深地看了一眼。

    别人不知道,他倒是清楚得很,此时的西阳庐怕是已经天翻地覆了吧?

    哼,巫地手段,倒是一向的高明……想到此处,他心头便隐隐明了自己先前的担忧了,西阳庐尚且如此,他曹家的结果又到底如何呢?但是此刻箭早已发出,已是骑虎难下的局面,不可回头了。

    “你自己小心处事,莫要坏我曹家大事。”

    曹正淳点了点头,说道:

    “二叔走好。”

    与话音一同落下的还有马车,二叔打开侧边的窗户,最后瞧了一眼曹正淳,忽闪一下便消失了。

    帘子尚在摇摆着,曹正淳深吸了一口气,伸出手来,他的掌心与别人颇有不同,别人掌心的纹路都是自然而然的,他掌心却是一条条红色的线,虽然色浅,但还是令人在意。

    他朝刚才二叔所在的位置看去,一袋四四方方的东西落在凳子上,有异香,如药如囊。

    他起身去取,马车也适时动作起来。

    .

    汉阙城格局四一。

    四者:一为午阳、二为正德、三为火龙、四为高歌。

    一者:天居。

    单听名字便能猜出端倪,这为一者天居嘛,自然便是蜀国皇帝的居所,说来倒也有几分笑话,这无论是江湖也罢还是朝廷也罢,自龙阙之后,便都有些乱套了。

    也是直至近些年江湖上正道与非门稳定下来之后,朝廷也大致被几方大国所把握,这情况才显得好上

    了许多,但是关于皇帝称号一说,却依旧一直存在争议。

    有些人讲,为了突出龙阙的千代功绩、为了使后代江湖儿女记住龙阙的名字,当称他一人为皇帝,而其他再者,无论是谁,都只能称为王。

    但是每年都有人提出,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却一直都没能实现,因为早在龙阙之后的几代朝廷便沿用了皇帝一说,当时之乱世,为王者也众多,为皇、为帝者亦不少,于是直到今天也没个统一的说法。

    比如蜀国的皇帝,他们自然是沿用了当年的蜀开国皇帝的称号,但是其它的朝廷并不认啊,于是便有称蜀王的,有称蜀帝的,更有甚者,倒是直呼其名姓。

    蜀国如此,其他诸如东周、北燕之流也中如此,蜀国也是不会承认他们的皇帝称号的。

    午阳在汉阙西侧,是平日里汉阙人来往人流最多的地方,正德居中,是为政之所,火龙驻兵,围城而建,高歌在东侧,听说是蜀皇帝迁都之后,在生下第一位皇子时亲自更改的名字,取意为:日出东方,向阳而生,高歌猛进。

    是为皇室居所。

    高歌占地极广,内物繁华而广杂,其中最为耀眼的便是那当中一颗高树,树顶生红条,蜀皇帝曾经大笑题下三字:迎当鸿。

    这树便是汉阙著名的当鸿树,当鸿树前为一条宽厚大道,其后是一座富贵豪门,前大匾上书着三个大字:太子城。

    这日里,有马车驶到了当鸿树下,几乎只是下一个刹那,便由太子城中走出一个红衣管家,管家迎上马车。

    不少汉阙人见着,太子城中向来昂着下巴看人的红毛鬼,居然亲自接进去一辆马车,如此高调,倒引起好一阵大热的议论。

    车中人皱眉,心道了一声废物。

    由前头车帘探进来一颗头,那人尖嘴猴腮,长须被理得如同毛笔一样吊在下巴上,若是夜里的灯下转角处,叫人突然看上那么一眼,加上他这一身显眼而突兀的红衣与瘦竹竿一样的身材,倒真像一只鬼一样,也难怪会被城中人叫做红毛鬼了。

    “来者可是,咳!来者可是曹少爷啊?”

    红毛鬼本想直接叫出他的名字,但又止住了,一脸的傲气,就等着曹正淳点头,要按着之前的惯例,别管是谁,只要不是皇帝和皇后亲自来了,就算是妃子皇子到了这太子城,那也得给他些好事才能进那大门,就更莫说是这外地人了,虽然太子曾经跟他讲过这人比较重要,但是他是谁?太子城管事。

    可是眼前这人好像没有眼力价啊……

    红毛鬼等了许久,也不见眼前年轻人有所动作,他便故意咳嗽一声。

    曹正淳看着他,心头微微生起杀意,如此蠢货,如何能与之共事?

    来汉阙之前他倒还对那素未谋面的蜀皇太子抱着一丝希望,但是见到这红毛如鬼的管家之后,他心头最后的一丝谦虚也被打破了。

    听先前这红毛老鬼欲言又止的说话,分明是已经知晓了自己的名字,如此狗仗人势的东西,居然也知晓这等本该是机密的事情,他如何能不失望?如何能不想杀人?

    曹正淳笑着,向红毛鬼说道:

    “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