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歌酒
字体: 16 + -

蜀道难 第七十四章:天人境

    “山高水长,我倒是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有人黑发长袍,其声朗朗。

    “尚同。”他喊道。

    “阿弥陀佛。”

    明明是公皙檠的身体与声音,但是却叫人一眼便能分清,此时的他不是公皙檠,是圣僧尚同。

    “胡长老,别来无恙。”

    不知何时,他却是由深山卧龙,到了平仄笑春风。

    他与胡无行礼,平燕绕着他身体四转,发出铮铮剑鸣,在见到胡无的那一刻它显然格外的跳脱、兴奋,可这兴奋不像好友至交重逢,倒更像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嘿,你倒是还没忘了我。”

    胡无瞧着平燕招手,平燕缓缓徘徊着,突兀直冲天际,如鹰击长空,再猛地落下,刺向胡无!

    “哼!”

    胡无没有去望天上的平燕,他瞧着公皙檠,此时应该叫他尚同才是,他瞧着尚同,抬出一只手去。

    “尚同大师,你为何而来?”

    尚同露出笑容,平燕正好落至胡无头顶,他手心抵在剑尖下方,气劲上涌,两两相拼,平燕拼力的想要朝下压,胡无的身体却纹丝不动。

    “我为天下苍生而来。”

    尚同一语话罢,平燕轰然作响,将胡无击退三步,胡无揉着手叫痛,平燕亦落回尚同身边,呜呜的发出委屈似的哭声。

    “可你已经死了。”

    胡无一点儿也不忌讳,由来到此地开始,他的眼神便重来未离开过尚同的身体,他一直瞧着他的眼睛。

    尚同不置可否,两人之间便诡异的沉默了下来,只有平燕发出微微颤动。

    “长老,我的时辰不多。”

    尚同突然开口,打断了这份沉默。胡无亦有所思,脸色缓缓变得凝重。

    “我知道。”

    他说。

    “长老,你打不过我。”

    “我知道。”

    他说。

    平燕静立,风起,两道身影同时向对方冲去。

    .

    天高地阔,可此时的天显然并不那样的高,地也显然是那样的狭小。

    有巨人于天地间站立,有群山托起众人。

    “弟子见过庐子!”

    群山各处声音四起,庐中弟子也好,关镇居民也罢,此刻齐刷刷弯下腰去。程思瑶有些不明道理,虽然庐子为西阳庐的标志首脑,但是如此大的排场当真是庐子作派么?她正这样想着,一旁的帅闻理头也未回地说道:“此份师礼,他当得起。”

    就好像是他知道庐外人一定会疑惑一样,就好像他必须要为庐子证明一样。

    程思瑶听得见,一旁的鞠巧曼自然也听了个清楚,她心下若有所思,想起了一桩宫中记录下来的往事,在这之前她一直只当做一件趣事而已,可是听完帅闻理这句话,她忽然觉得那件事是真的,真得不能再真的事实。

    她便亦弯下腰去,帅闻理有些惊讶地回头瞥了她一眼,程思瑶也跟着向庐子行了一礼,鹤云扬作为与她师父同辈的正道前辈,就算没有其他事情,这一礼,他也是当得起的。

    庐子向弟子们摆了摆手,今日的他并没有穿着那件像征着庐子身

    份的人墨青天。

    “这是不是又意味着什么呢?”

    有平仄关中蜀人自语,毕竟他们自知每次他们上山之时,庐子总是穿着那件人墨。

    “各位长老,我西阳庐中百年旧事,便到此为止吧。”

    庐子对着那刑字课弟子如是说道,群山之上众人面面相觑,庐子这是何意?可就在他们惊疑之时,更令他们感到惊讶的事发生了。只见那使出千丈蒿的弟子身体再次放大,他的身体膨胀着,直到他的四肢显得像是可笑的四只蹄子。

    “啊!”

    弟子神色痛苦,他那巨大的惨叫声穿透过在场每一位人的耳朵,直直窜向他们的心窝,使他们不得不捂住自己的脑袋,有些实力低微者与关镇中的普通百姓更是双耳溢出鲜血,更有甚者直接七窍流血,倒地不起。

    “不!”

    弟子痛呼,他眼里满是不甘的神色。

    “不要,不要!”

    不要就这样死去!

    “我才得到这股力量、我才得到这股力量啊!”他放声大吼,他还要将敖博易打到生死不如的境地,他还要得到顶头长辈的夸赞,他还要得到更多、更多更强的力量啊!

    “我不……”

    他的眼里充满血丝,那血丝渐渐的,由他的眼球深处攀爬到外头的眼框,直到布满他那一整个原本就惨不忍睹的脸庞。

    血丝变成灰色的雾气,他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不……”

    咝~~

    没有惊天巨响,只像皮球泄气一样,原地又起了烟雾,不过这次比之前要浓得多,也更加的有气魄。因为当这烟雾出生的那一刹那,它们便像是被一只大手攥住了,那大气一挥,它们便刹那消失得一干二净了。

    刑字课弟子的身影已经不见踪迹,四道人影各异,取而代之。

    一道身材高挑着红袍,白眉黑发红唇细腰却肩抗大弯刀。

    二道身材矮小着灰袍,黑眉白发虎背熊腰却手握细布条。

    三道佝偻弯腰,长杖挑短萧。

    四道青衣短剑,剑眉长袍,双手背负先众人一步站于庐子正前。

    鞠巧曼蹙眉思考:这四人如此奇特的模样,她为何一点线索也想不到?

    “你下山了。”

    青衣人出声,将庐子瞧。

    “哼!鹤云扬,你可知道你这样做的下场?!”

    这是那个握着细布条的矮小汉子的声音。

    “云儿,你不该参与这件事的。”

    她一边说着,一边颇为惋惜地摇头,这是四人之中唯一的女子的声音,她的声音很温柔,倒是让人觉得年轻时候的她也一定是个大美人。

    “庐子,现在回头还来得及,回山上去吧,离开这里。”

    这是最后一人,那个佝偻着身子的人的声音,虽然他话是如此说着,但他却动手将长杖顶挑着的短小竹萧取了下来,持在另一只手上。

    四人话罢,都将庐子瞧着,漫山遍野的目光便也跟着他们一起,齐齐的望向庐子。

    庐子向四人弯了半腰,说道:“青天已褪色。”

    鹤云扬直起身,举起了手中长刀。

    “长刀在手

    。”

    他的声音还是一如既往的平稳。

    “当初的誓言你都忘了不成?”

    那红衣女子皱着眉头,好似恨铁不成钢的出口。

    “誓言不敢忘记。”鹤云扬直面着她的目光答道。

    “那你如何要下山?如何要拿刀?”

    青衣人上前半步,手势陡然升高。在场众人只觉得周围的空气突然变得重了,虽然还远远未到将他们弯得直不起腰来的地步,但也足以让他们感到变化。

    “夺天地造化……”

    有人感受到这股力量,不由自主地出声道:“天人之境……”

    江湖中人最为耻笑将实力分为三六九等,若是有人说谁谁谁今日成了什么境界的大高手,谁谁谁又成了什么绝世强者,那他一定是会遭到耻笑的。原因很简单,一个人的实力具体以什么东西来划分,这太难说得清了。

    如果说以杀人来判断实力高下,江湖恩恩怨怨几多,今日我杀你,明日你杀我,可能是我杀了你的父亲,杀死我的却又是你的孩子,哪怕是一个三岁的幼(手动分离违禁词,哔~~)童也可能杀死一位在江湖里名声浩大的宗师级老人,谁也说不清楚自己的实力究竟到了哪个地步,正因为如此,没有人能够高枕无忧。

    但是为什么江湖中人对于真气的渴望那样的强烈,特别是近些年以来?本来相差无几的门派一旦多出一位真气高手,那门派便瞬间高出其他门派一大截,哪怕只是半步真气高手,那也能在江湖上排个不错的名头了。

    正如近百年来稳定下的几大正道门派:西阳庐、簪花宫、人间寺、承道山庄等等,或者老牌非门梦賖岛,近年来声名鹊起一度被认为有机会和梦賖岛一争高下的鹧鸪客栈等等,这些在江湖上有名有面的门派之中都有真正的真气高手坐镇,不然的话,它们的地位早早便被别人取而代之了。

    而一旦修炼跨过真气这道门槛,便可谓是一步千里,再少的进步也能区分下高低不同,于是自然而然的,便有了境界的区分。

    真气的境界是由古武学时代便有的,但是当时具体是如何划分的今人早便不知,只是知道流传下来的几个境界:

    入室、得礼、天人、构生、自舍、大合葬、归尘。

    真气之境,每多一步,都与之前有天壤之别,江湖里多少前辈高手苦苦追寻一辈子也不过堪堪摸到入室的门槛而已,眼前这人举手投足之间隐隐有天地共鸣,显然他还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这股气息,像是才刚刚进入天人之境而已,但是如此而已,对于在场众人而言,却已经是莫大的震撼了!

    更何况,与他站在一起的,还有三人呢。

    “你可知道你下山便是违誓,违誓便是一死?”

    他再上前一步,手势再往上涨一步,这下,众人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看见自己的身体在往下沉。

    “这绝对不是初入天人!”

    青衣人想逼得鹤云扬知难而退,可是鹤云扬的身体纹丝不动,倒是放下了手中刀,一字字说道。

    “如此,鹤云扬便求一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