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来福
字体: 16 + -

第6章 披麻戴孝

    陈志东也气得不行。他也饿着肚子呢。没想到还有人在人家丧礼上吃荤腥。这可是大事儿。按照习俗,丧期不管是家属还是做法事的人都是要忌口的。对于这种不懂规矩的人陈志东觉得刘强的想法没有错,找出来直接让其滚蛋。

    去了没多久,陈志东又转了回来。脸色很是奇怪。

    “怎么了?”

    “......”

    “说话啊!到底找着是那个混蛋没有?”刘强叠好换下来的道袍瓮声瓮气的问。

    “找,找着了。”

    “谁?让他赶紧滚蛋!”刘强没好气的低声骂了一句脏话。他有些担心这事儿要是让张家的人知道了闹起来可就不好收场了。

    “没,没法滚蛋。那人,那人......”

    刘强嘿了一声,两眼一鼓,问道:“尼玛!说,是谁!”

    陈志东左右看了看,然后凑到刘强耳边小声了说了一句。后者听了之后脸色唰就变了。变得有些,嗯,有些不知所措或者说是感觉有些荒谬。

    挥挥手,让陈志东下去忙。这事儿刘强觉得自己还得消化消化。

    第一次遇上这种奇葩事儿。自己家里老人死了,还在办丧事,而且被知会过家里人丧礼期间要忌口,可居然第一天就满不在乎的吃起了红烧肉。

    没错,陈志东去转悠了一圈倒是找到了吃红烧肉的人。这人根本就不是刘强之前以为的是自己找来的那些帮手,而是张家自己人。

    思前想后刘强觉得自己还是该去看看,不管怎么说人家是付了钱的,提醒一下也是应该,万一是对方不小心忘了呢?

    进了院子,红烧肉的气味儿就更浓了。不用刻意去找,一楼的客厅里,张家的人正围成一大桌吃晚饭。桌上的饭菜花样还不少,有菜有肉。坐在桌上的不单单是张厚山的五个子女,还有六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这些都是张家的直系亲戚,几个年轻人是今天下午才到的。

    “刘先生,有事儿?”坐在主位的张总彰德霖第一个发现站在门口的刘强。

    “张总,我就是过来问问,你们晚上准备安排谁守灵?”刘强一边说一边进了客厅。这下看得更清楚了。特么的桌上不但有一大碗红烧肉,居然还炖了一只鸡!

    张家一家子人齐刷刷的看向刘强。表情不一。客套的微笑、面无表情、鄙夷、好奇。

    张德霖:“刘先生,这个守灵有什么讲究吗?”

    “没什么要求,只要是张老太爷的直系亲属就行了。男女不限。哦,当然,如果是女士的话,不方便的时候最好就不要去守灵。”刘强的意思是说女人来大姨妈的时候不能去守灵,因为女人的月事在他们这行留下来的传统里是不太干净的东西,说是会影响到道场的效果。

    “哼!不知所谓的迷信!可笑!”

    这话冷不丁的钻进了刘强的耳朵。他保持微笑并没理会。这女人叫张岚,张厚山最小的女儿。早上刘强来的时候也是这个女人说他是“蠢夫愚妇”。

    张德霖:“只要是直系亲属就行是吧?”

    “是的张总。晚上外面挺凉,你们几位上了年纪的就不用守灵了,年轻人比较合适。”

    守灵可是要守通宵的。张厚山的几个子女年纪都不小了,哪能扛得住这个。所以刘强建议还是孙子辈的来合适些。

    张德霖点点头,朝着下手的一个看起来二十七八岁的男人说道:“张元你晚上给你爷爷守夜有问题吗?”

    “爸,我一点问题没有。刘先生,几点开始?”

    “你们吃了饭就可以开始。要守到明天早上八点。”

    定了守灵的人,刘强就作势要走,临出门的时候装作不经意的提了一句:“哦,对了张总,丧礼期间是要忌荤腥的。”

    张德霖朝刘强点了点头,然后瞪了自己的儿子张元一眼。

    刘强可不管这些肉菜是谁张罗的。该他说的话他都说了,人家家里的事儿他可没傻到真去说三道四。

    第一天的法事算是做完了。那些“和尚”和“道士”也换下行头坐车走了。剩下的事儿留三两个人看着就行了。

    张元是个健谈的人。吃了饭之后就出来跟刘强打招呼,问了一些守灵的事儿。

    刘强:“张少,这守灵其实没什么道道。披上麻带上孝,守在灵柩边上,看着灵柩前面的这盏安魂灯不要让它熄灭了就行。再就是每过两个小时给灵柩前上三炷香烧叠纸钱。”

    一边说刘强递给张远一套行头。一块白布,一件麻衣。见对方看着不知道怎么往身上套,刘强又给他穿戴好。

    白布是缠头上的,缠成一个奇怪的带着一点尖锥,看上去有些奇怪。那麻衣也是肩部向上飞起有些类似翅膀的模样。

    “刘先生,这,这看起来怎么跟我以前看到的那些不太一样。嗯,就是电视上的那些,你知道的。”

    刘强笑着点点头。答道:“张少,电视上的不能信,那都是为了好看改了的。你现在穿身上的才是最正宗的“披麻戴孝”。这头巾还有这麻衣都是有讲究的。”

    张元听刘强这么一说还挺好奇。刘强只好给他解释了一番。

    头上的白布叫“孝布”,奇怪的样子其实是故意在模仿鸟类的头,那个故意弄出来的“尖锥”就是模仿乌鸦的喙。身上的麻衣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才会在肩膀的地方弄出一对翅膀模样的东西。

    “乌鸦?你是说,我这一身打扮其实是在模仿乌鸦?那玩意儿不是不吉利吗?咱们还模仿上了?”

    张元不明白。

    刘强道:“乌鸦不吉利也是因时而议的。在丧礼上来说乌鸦不但没有半点不吉利,相反这是一个传下来的很有意义的典故。

    相传啊,有个老妇老得要死了。她的两个儿子对她很不好。老妇就给自己的儿子说,让他们在自己死后不用办什么道场浪费钱。只要求他们看看天上的乌鸦和林里的猫头鹰。

    两个儿子本就不待见老妇人,听着不需要为老妇人的丧事花钱边高高兴兴的答应了。

    后来他们发现,乌鸦与猫头鹰都是细心地喂养自己的孩子。可是,小家伙长大以后又怎样对待生养自己的妈妈呢?小乌鸦还不错,妈妈老了飞不动,觅不到食,就让她待在家,衔来吃的填在她嘴里,等到小乌鸦老了,又有自己的孩子喂养她。这样反哺之情,代代相传。

    而小猫头鹰却截然相反,妈妈老得不中用了,就把妈妈吃掉。令人伤心的是,小猫头鹰后来也被自己的孩子吃掉。这样反咬一口,一代吃一代。

    兄弟俩越看越看不下去,如今这样对待老娘,将来孩子也这样对待我们怎么办?他们不敢往下想,渐渐地改变了对老娘的态度。可是,兄弟俩刚刚开始孝敬赡养老娘,她却偏偏过世了,兄弟俩后悔莫及。为了表示孝心,安葬那天,他们模仿乌鸦羽毛的颜色,穿一身黑色衣服,模仿猫头鹰毛色,披一件麻衣,并下跪拜路。

    打那以后,这个风俗就逐渐流传开来。有的地方百姓比较穷,穿一身黑衣服买不起黑布,于是就裁一条黑布戴在胳膊上。都是为了表示要永远记取乌鸦与猫头鹰善恶孝逆的教训。”

    也不知刘强的话让张元想起了什么,反正脸色变得不怎么好。还莫名其妙的时不时的扭动身子。

    “张少?怎么了?这麻衣是不是紧了点?要不我再去给你拿一件大一点的?”

    “不用了。刘先生,你去忙吧,我一个人就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