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国皇子的小娇妻
字体: 16 + -

第573章 严肃

    赵医士开始慢慢施针,渐渐进入了一个医者的状态。扎了方毅胳膊几处穴位,都没有任何反应。便收了针,表情十分严肃的对方毅说道:

    “将军,实不相瞒,你这右臂伤的十分厉害,一定不可动一丝力气。下官为将军开了活筋通络的方子,请将军一定按时用药。”

    写好了方子交给方毅,赵医士离开将军府赶回皇宫。

    赵医士回到皇宫向皇上禀明了方毅现在的状况。

    “赵医士所言句句属实?”眼前的皇上已然没有了昨夜与吴公公闲聊时无奈的模样,眼神中又透露出凶狠的目光。

    “回皇上,句句属实!臣为方将军施针,扎了几处穴位,若不是伤了经络,都会有所反应。是想控制都控制不了的。绝做不了假。”

    赵医士匍匐在地上,额头上沁出层层细汗。

    皇上之所以会选择赵太医的儿子前去为方将军诊治,也不完全是因为赵医士的医术。赵太医入太医院多年,皇上早就对他一家了如指掌。

    赵太医只有这一个独子,从小赵家对这个独苗呵护备至,使得他养成了心思单纯的性子。他若说谎,必会被自己一眼看出。而他还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老父亲被自己扣在皇宫,他必会认真对方毅诊查。不敢懈怠。

    想到这儿,皇上的神情缓了缓。

    “辛苦赵医士了,你父子二人退下吧。”

    赵医士拉着父亲逃命的跑出了皇宫。可怜赵太医为了磨练儿子的性子,磨破了嘴皮子才让他考了太医院。经历了今天的这事儿,怕是这小子死敢不肯再在太医院待下去了。

    送走了赵家父子,皇上不仅更加的头疼。眼下朝中没有可以带兵出征大昭的将军。攻占乌山更是事关重大,乌山暗藏金矿的事,当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自己最信任的方毅又有伤带不了兵,一时间一筹莫展。

    病榻上的皇上思来想去,不由得想起益王李岘和康王李峄。这二人是老益王仅有的血脉,若能将他二人紧紧把握在手里,老益王到时肯定万事都会依着自己。

    李峄虽已在皇宫外有了自己的王府,也还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可那李岘寻了这么久,还是不见踪影,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

    没了李岘这个王牌,皇上不敢轻举妄动,放弃了围攻乌山的想法。皇上想到自己现在畏首畏尾的处境,更加胸闷。又是一阵巨咳。

    皇上这边郁郁不得志,乌山的山民没了官兵的围守,日子却是过得越来自在。山民们又恢复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静生活。

    这一日,艾柯来到老五兵器房,找他讨教如何打造兵器。

    艾柯受益王李岘所托,将书信交与老益王,便留在了乌山,住了下来。

    “艾大侠,你这哪是兵器呀,分明就是女人戴的发簪。你快别折磨的我家伙什了,歇歇吧。”

    老五看艾柯拿起自己打造兵器的工具,一顿乱抡,不由得心疼起来。

    “看你五大三粗的,还真够小家子气。你说我打的像发人戴的发簪,就送给你罢。”艾柯特别喜欢老五直来直去的性子,有事儿没事儿就逗他,老五嘴又笨,说不过艾柯。经常气得抓耳挠腮。

    “还是留着送给你家娘子吧。”老五气鼓鼓的说道。

    艾柯大笑:“那可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了,我娘子家的大门往哪我开,我还没找到呢。不过老五你这么一说,这簪子我还真要好好保管,没准儿哪天就碰到我未来的娘子,也好做个见面礼。哈哈哈。”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正相谈甚欢,老管家拎了几包草药和一些野味来寻艾柯。说这是老益王托艾柯到别苑送给少夫人的。

    虽说皇上撤了围山的官兵,但谨慎起见,山民们都不能单独出入乌山。而艾柯身怀绝技,又是生面孔,出入比较方面。

    艾柯本就是个爽快的性子,再者对李岘的这位弟媳他是只闻其名未见过其人,早就想去拜见拜见了。一口答应了下来,拎着东西和老管家交给他证明身份的信物,到孙染居住的别苑去了。

    郊外别苑。

    孙染的身子越来越重,平时走路都由丫环红雨小心搀扶着。蓝雨也拦着孙染,不让她似之前那般在庄子里随便走动。担心哪个淘气的孩子不小心撞到少夫人,伤害了腹中胎儿,到时可如何向老王爷和自家少爷交代。

    此刻她俩人扶着少夫人坐在荷花池旁,给池塘的鱼儿喂食。

    “哎哟”孙染轻叫了一声,手捂着肚子。

    “少夫人,怎么了?可是哪里不舒服。”二个丫环见状,忙围上来急切的问到。

    孙染的手满是慈爱的抚摸着肚子,“无碍的,这小家伙又踢我了。”

    “准是一个同少爷一样淘气的小少爷。”心直口快的蓝雨说道。

    红雨听闻,连忙捅了捅她,跟她使了个眼色。

    少夫人怀胎月份的越来越大,可少爷失踪了数日,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少夫人挂念少爷,经常长嘘短叹。你可倒好,哪壶不开提哪壶,又惹得少夫人不开心。

    蓝雨自知礼亏,吐了吐舌头,“我去给少夫人,熬莲子粥。昨日里新采的莲子,新鲜着呢。”说着便跑开了。

    “看来我要有口福了,又能尝到蓝姑娘的手艺了。”一个长得眉清目秀的姑娘,抱着一个针线箩筐走了过来。

    “婉碧妹妹,快过来坐。”孙染热情的招呼这位姑娘。

    这个被唤作婉碧的姑娘姓刘,也是乌山上的山民。上官围山时,同老益王安排到别苑的山民一同住到这里来的。

    婉碧长得清秀,性子温和。还生了双巧手,花呀,鸟呀,鱼呀,经她这么一绣,顿时栩栩如生。

    孙染在庄子里闲逛时,碰到刘婉碧正在绣一朵荷花,一下就被她的绣品吸引住了。孙染虽说也会刺绣,可跟婉碧比起来,她绣出的东西可就拿不出手了。

    左右闲着无事,孙染就跟婉碧讨教起绣艺。一来二去,性情相趣的二人相处得越来越亲密。

    闲谈中孙染得知,婉碧比她年少一岁,父亲原是一个地方官员,她本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备受呵护,家中还有一个哥哥。

    父亲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一次审理一个案件时,得罪了顶头上司李知府,受了那知府的陷害,被关进大牢。哪曾想性子刚烈的父亲不肯在认罪书上画押,受不了严刑拷打,竟冤死在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