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怪人
字体: 16 + -

第65章 虚拟的组织

    “吃好饭,我们去一趟实验室,你看着不错的话,我就去和王董谈下一步合作。”



    “嗯,好。”我将一块肉送入嘴里,咀嚼着说,“你说白天说的那个卫铭,他给我的提示是干什么用的?我想了一天,还没有想到。”



    “估计是提醒你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智能机器人吧,我听到那么一耳朵,说什么目前的人工智能最多只是延续人类的‘人工’。如果你实在想不明白也没办法了,我就记得这许多,而且我真不是专业的~我连他给你这本册子的理由都不十分明确,不过我猜,他可能是听说你在上次疫情中做出的贡献,所以教我给你这本册子。”



    “哦……好吧,但愿不是什么要紧事。”



    暂时放下心头的疑虑,我又把我这几天一直萦绕于我脑海的梦境给想起来了,总觉得那场梦是提示我芯片内部出了什么逻辑方面的问题。



    “别关心那些了。你看看,外头这么多的人,我们是度过了多大的一个难关啊!经济还恢复得差不多了,我们可以在这里吃饭,真是件乐事。”



    “经济恢复……怎么形容这种状态比较合适呢?”



    “当然是——‘欣欣向荣’啦!”



    “不是,我是说怎么形容这种经济模式?”



    “市场经济。”



    “啊——那么什么样的经济是好的经济呢?统一管理?限定买卖?”



    “当然不是,统一组织的经济不一定是好的经济,保有一定的自由才能激发活力……你觉得对么?”



    “你刚才说市场经济……我觉得这就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别想了,与其想国家大事,不如想好怎么经营自己的企业。”



    “这倒是,那么你说,我的公司应该用什么模式经营呢?”



    “哈哈,显然,我的知识边界不宽阔,回答不了你这个问题。”



    “那么你就得回答一下,究竟什么事市场经济了。”



    “这个么……经常接触领导人,我还是比较熟悉这一点的。市场经济,说白了,就是四个字——”我低着头,静静地听他说出几个字,“分头决策!”



    我敲了敲桌子,喊了声:“对!我要的就是这个!”



    我问服务员要了张便签,刷刷地把脑子里的想法写了下来,生怕自己写慢了忘记。



    写完后,我告诉吴院士,前几天我做的有关芯片的梦,说完梦之后,我说:“其实,我这几天不问公司事务,就是在思考这些机器人的问题,1、机器人所用的通道纵横交叉,结构复杂,从中运输任何东西都十分不便。你想想看,一个机器人即可堵塞一天通道,还怎么会有效率?2、所有的机器人都需要参与挖掘和运输这两项工作,没有流水线,也没有分工。如果可以适当分出一部分机器人来,专门疏通通道和运输矿物,那个东西的生长速度就会快很多,3、你刚才说的市场经济提醒了我,我曾经看过一些文章,总算对这个领域有些认识。我觉得可以制定一个最高效率原则,这个原则是由每个机器人单独掌握的,当手头同时有挖掘、分拣和运输三项任务时,优先做自己最高效率的事情,比如道路堵塞的时候就分拣。”我当然没有提到智恒,因为我觉得,未来的事还是不要多说的好。



    “这只是梦而已,不用这么当真吧?”吴院士拿着这张纸片讶异地问我。



    “当然要当真,我总觉得,这是一种指示,没想到还真是可以拿来实践的理论。你研究病理学的,你也肯定有一些心心念念要深入研究的小知识才对。”



    “这倒是,比如我们现在正在搞的‘国家病历分析系统’,非常费脑子。”



    “哦,意思是,以后可以系统性地查询了?”



    “当然,每家医院的病历都是分开保存的,这很不方便,以后,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医生看病,这套系统就将会成为最完善且精准的资料!这还要谢谢你,不是你的话,国家还真不会启动这个工程。”



    “别提了……老是夸我,实在没什么意思。”



    “哈哈……你总说实话,这一点很难得啊!”



    第二天,我们约定来到实验室,正好有几家商户派人送货上门,我检验了样品后,吴院士让它们直接送到实验室最里头的仓库。我顺便和吴院士一同参观这家实验室。



    我们一路慢慢走过,来吴院士介绍着整个实验室的结构安排,他指着我们面前的一间房间说:“这是‘1号实验室’,是最大的一间。”



    我透过门上的玻璃往里看,里面都是那些化学实验用的瓶瓶罐罐,这是一间非常标准的实验室,估计可以容纳十几、二十人一同实验。



    整个实验室非常暗、安静、空旷,除了送货人堆放物品的声音,什么都听不到。



    最后我们走到仓库,看着整整齐齐摆放着刚买来的实验用品,我有些兴奋,想马上就试着给智恒用上。



    “这个纯度会不会不够?”我盯着硅原料包装外的百分比数字,脱口而出说。



    旁边送货的说:“市场上能拿来做实验的不多,达标的也不一定就能用。最近硅涨价很厉害,基本买不到,我们这已经是一半的库存了。”



    “好,谢谢你。”我皱了皱眉头,送走了送货人。而后我和吴院士又进入



    “硫不纯的话,可以用将粗硫磺置于加热器中加热,通入水或水蒸气反应、冷却、洗涤、干燥,可得到含硫量≥99.9%,你应该学过才对。”



    “大学里不是这个专业,所以忘得差不多了。”



    “今天反正也就这样了,明天开始我要派人来这里工作。”



    “你熟悉一下工具吧。”



    “也对,毕竟是个精细活,是要熟悉一下。”



    吴院士打开门,然后把钥匙给我,交代我那把钥匙对应那个门,然后开始讲解各种玻璃用具。



    听他说着说着,我便嘻嘻地笑了出来。



    “干什么笑?”



    “我想起了高中,那时候老师教我们这些器具的用法,就是这样,我们心不在焉地听着,老师一本正经地说……哎,过去块8年了。”



    “那我说些你没听过的,保证你专心。”



    我抬眼看看他,他俨然一位专业科学家。



    “好。”



    “端粒!你听说过么?”



    我贴着桌子的边沿走了半圈,然后吐出了两个字:“听过。”然后继续没精打采地听他说。



    “它是每条染色体的保护基因段。”



    “是嘛……好了,今天到此为止。吴院士,谢谢你的帮助,股份的事,我会考虑多给你一些的,到时通知你。”



    “呵呵……好吧,以后这里就交给你了。”他走到门口,我也送了出去,他回头说了句,“以后世界都是年轻人的。”就开车走了。



    我又走了一遍实验室,除了刚才那间大的,其他都是小房间,还有一间仓库和一间休息室,有点像日式榻榻米的房间,休息室里头是淋浴间,布置十分齐备。



    浏览了一圈后,我回到“1号实验室”,翻开册子,读了起来。



    不过我一行也记不住,都是用非常老套的话写的,写得客客气气,好像是写给谁看的一样。不过这个卫铭真是个人脉很广的人,这些人都互相认识,如今又都肯帮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看着蒙上一层灰的桌面,我想可能要将这里彻底清洗一遍。然后是改造,这个工程也是十分麻烦的,我走到两张桌子之间,比划了一下。“这里要买一个反应炉。”然后再走到墙边,“这里要放材料。器具都拿走,放到仓库里……”想象着规划后的布置,心中的感受是满满的成就。



    正得意着,册子从口袋里掉了出来,落到地上后,正好翻开到最后一页。



    我弯腰去捡,看到“游戏”二字,不由地一怔,心想:这个卫铭也是支持游戏设计的么?于是坐下来翻看。



    只见这一段写道:别以为游戏是个简单的东西,想要克服,需要先画出游戏的各个要素的拓扑结构图,然后再分配各个要素之间的加权数值,最后用一个等式表达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接着就是机器学习。



    “哦,卫铭说的是这个意思~”



    我翻开随身携带的卫智恒的笔记本,从头到尾翻了过来,再接近最尾端的部分看到了类似的一段话。在这段话的下面有一句明显是之后加上去的话:要想人工智能提高快,必须结合两种模式,即用虚拟的数据来模拟现实世界的现象,让人工智能在里头学习,最终目的是达到人工智能可以拥有自主地组织自身代码的能力。



    “虚拟的组织……”我喃喃自语,“难怪智恒要告诉我这些……结合太完美了!这样一来,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我站了起来,来到窗前,看着窗外的景象,为这次无意中打通的思路而感到兴奋不已,似乎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



    可是没多久,我就冷静下来,看着渐渐阴沉下去的天空,泛起无限的担心。



    “要是这一天早一点来就好了。”说着,我回头看着实验室,随着窗外传来一阵雷鸣,室内的景象渐渐模糊……


目录

下一章